分卷閱讀282
心領神會的表示,表示小娘也大了呢,是該這個年紀了。和一般封建家長不一樣,王氏對兒子的戀愛要求很低,只有一個條件——活的。鑒于兒子有心疾、不能受刺激這個要了命的前提條件,以及女兒打死不結婚的王氏經歷,王氏覺得不管他兒子找個啥,只要他兒子樂意,她就該慶幸了!反正她是不會當汝南王郡主的(裴修的娘),她沒那么傻。兒媳婦什么的,不滿意進了門,總能調教的滿意了,何必在那之前鬧不愉快呢。常山公主和王氏的想法也差不多,她對于衛玠找個什么樣的都沒意見,反正她都看不見,實在是不行,那就再給衛玠找一個唄。繁昌公主是見王氏這個當娘的都沒意見,她就也沒意見了。這也是因為繁昌公主最近的心思都在別的上面——她正在琢磨怎么哄她的皇帝哥哥同意結親。是的,繁昌公主依舊沒忘記把自己女兒嫁給皇子的野心,七娘不行,那就換十五娘!總要有一個親上加親!趁著孩子年紀小,正好來個娃娃親!拓跋六修害怕衛玠出事,二次折返回來,看到的就是這個場面。剛剛還因為被衛玠懟的說不出來話的心,一下子就定了下來。一切盡在不言中。第167章古代一百六十六點都不友好:“臉紅心跳”對于一般的小年輕來說,是一段永不褪色的曖昧,是一曲青春年少的樂章。但是對于衛玠來說卻是……清心咒怎么念的來著?再不念,就要死人了!這讓衛玠不禁陷入了沉思,只互通個心意,他的心臟就已經飆車飆到快要直升天堂,若負距離交流感情……他的人生大概就要直接以“少卒”作為結尾了吧?不要啊,衛玠在內心化作一個捧大臉的吶喊小人,真要是被做死了,還不如“看殺衛玠”呢,好歹能留個美麗的傳說。拓跋六修不知道衛玠已經想的這么“深入”了,只一心以為衛玠還在生氣,變著法的想要哄衛玠開心。時不時的小浪漫,甜到齁的虐狗蜜言,無不讓衛玠覺得拓跋六修其實是在謀殺。本著多練練說不定就有了抗體的精神,衛玠堅持聽了下來。但是直至最后,他得到的也只是默念清心咒技能滿級,并沒有其他。他覺得說不定再過段日子,他清心咒都能倒背如流了。衛玠這里說的清心咒,不是佛家那個,而是道家的。張口閉口的“上士無爭”、“上德不德”,以及最重要的一句“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天天念,時時念,才勉強壓下了心中那頭懷揣著二八少女之態的老鹿。短短十日,念的衛玠覺得自己都快能夠坐而論道,白日飛升了。團爺不堪其擾,如今一聽“老子”二字,就拔腿外逃,將一只成了精的貓演繹的活靈活現。當東海王和成都王的座駕組團入京時,只遠遠的看了衛玠一眼,便都不約而同的想到,真真是“誰家璧人”啊,果然名不虛傳,渾身都透著一股子“我欲乘風歸去”的仙氣。二王入京,晉惠帝既是君又是兄,自然不會出來迎接他們。但還是派了朝臣代替他,來表示了對兩個弟弟的重視。衛玠雖然身上沒有一官半職,但是他有爵位,作為洛京的臉面,每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他都會應邀出席,而且總會被安排在極其顯眼的位置。百姓們傾城來看衛玠,導致迎接兩王的隊伍看上去頗為聲勢浩大。東海王少有令名(少時就有很好的名聲),也好名,見到這般場景,面上不顯,內心卻是頗為自得的。成都王君子端方,一派和氣,看不出什么太大的情緒和表情。只一心一意的摸著懷里的小動物。那是一只正在睡覺的幼年兔猻(sun),看上去軟萌又可愛,但其實卻是兇殘的貓科類動物之一,夜行性,喜rou食,口爪鋒利,成年后總是一副隨時隨地要吃人的兇狠模樣。實在是不太適合家養,但偏偏成都王就養了這么一個寵物,看上去還十分的喜愛。衛玠不認識那是兔猻,只以為是什么不知道品種的家貓,小小的一團,橫紋顯著,絨毛又密又軟,一看就特別好摸。衛玠總忍不住被成都王懷里的外表頗具欺騙性的兔猻吸引,隔一會兒就看一下。成都王在心里微微勾起了一個向上的唇角。寒暄完之后,就該恭送王爺們各回各家了。成都王和東海王在京中都有御賜的宅子,稍事整頓休息,晚上還要參加宮宴。東海王繼續搏名聲,裝樣子:“各位就不用送了?!?/br>其實也沒準備送吧?成都王在心里道,卻沒有拆臺,反而很難得的順著從兄的話說了下去。成都王和東海王的對外形象,走的是差不多的路線,都是溫仁惠和、禮賢下士那一套親民派。只不過東海王更加長袖善舞一些,而成都王則略顯高傲。這也符合他們各自的身份,一個是皇帝的遠親,一個是皇帝同父異母的親弟弟,后者自然有傲的資本。東海王覺得成都王屈尊降貴的樣子很討人厭,成都王則覺得東海王太過自降身份簡直丟人。兩人對彼此是百般的看不順眼。也沒辦法看得順眼。都是王孫貴族,又是青年才俊,差不多的年紀,差不多的軍權,以及差不多的野心,連放出風去的個人評價都那么相似,兩人之間可以說是存在著極大的競爭關系?;ハ嘧匀皇遣惶赡苋ハ矚g這么一個人的,也說不了對方什么好話。但其實這兩人在外人眼中都是極優秀的。顏值不錯,性格很好,再加上“年少有為,身居高位,手握重權”這個buff加持,哪怕本身是只有六七分的優秀青年,也能被渲染成十二分。更不用說他們本身就能打個九分。是的,這兩個目前敵友不明的王爺,就是這么兇殘,基礎分高到讓之前造反失敗的趙王和楚王只能跪下唱征服。這也很好理解,試想,在歷史上能從司馬家一堆王中殺出重圍,手腕、心機一樣不缺的人物,能差到哪里去?不管史書對他們如何褒貶,反正站在衛玠眼前的,就是兩個這般華彩俊逸的人物。晉朝的八王之亂,有個最大的特色——參與其中的王爺們大部分都很年輕。歷史上,楚王造反失敗輸給賈南風,死的時候才二十一歲,卻已經轟轟烈烈干了好些“大事”。眼前的成都王,本應該的死期也不過二十八歲,還是虛歲。所以說,有時候瑪麗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