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7
玠又發現,王戎真不愧是竹林七賢,談吐幽默,清賞簡要,足以對得起他被歷史書記載了一筆又一筆的文壇大咖的身份。竹林七賢給人的第一感覺,往往這就是七個避世的高人。但其實竹林七賢雖然都好玄學,但在政治傾向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好比嵇康和阮籍就是最符合大眾印象的那種,他們始終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放棄禮教,返璞歸真),對被司馬集團所控制下的魏朝,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態度。無論你征召我多少次,都對不起了,大爺我就是對那些功名利祿沒興趣。竹林七賢中的向秀,則主張自然與名教合一,在嵇康一曲廣陵散自此終結血灑刑場后,向秀選擇了被迫出仕;阮咸也選擇了出仕,卻和向秀一樣,不為晉武帝所重用;山濤四十歲的時候選擇出仕,投靠了司馬師,一路扶搖直上,位極人臣,可惜,司馬師大業未成就病死了;唯有王戎,歷經幾朝,在風雨飄搖中,地位始終超然,他也是竹林七賢中活的最長的,七賢的子孫后代在他和山濤的幫助下,都不至于混的特別慘。衛玠想起他曾聽過的有文人對王戎的不屑,覺得竹林七賢中就王戎功利心最重,又貪財吝嗇,實在是墮了竹林七賢的名聲。但衛玠看到的卻是,瀟灑走完人生路的阮籍和嵇康等人的子孫后代,都是王戎和山濤在照拂。嵇康雖然是因為得罪了鐘會被構陷而死,但他死時確確實實是背負著罪名的,他的兒子嵇紹當時還是個孩子,他將嵇紹托付給了山濤,山濤對嵇紹視若親子,真的撫養嵇紹長大成才,于是有了“嵇紹不孤”的成語典故。但是山濤也早早的去世了,歷史上嵇紹能以罪臣之子的身份,混到晉惠帝身邊當侍郎,走的能是誰的路子呢?只能是王戎的。在這個平行世界,也是在王戎和衛瓘的幫忙,才成全了嵇紹的今時今日。衛玠實在是不能理解那些背后說王戎不是的人的想法。在衛玠看來,誰也沒有立場去說竹林七賢當年的分道揚鑣孰對孰錯,嵇康、阮籍成全了他們心中的高義,王戎、山濤則照顧了所有人的子孫后代,讓他們不至于沒有活路。只能說是不同性格的不同活法,他們都活的挺開心,這才是真正的竹林七炫,順著本心而為,并沒有對錯。而就在衛玠覺得他已經足夠了解王戎的時候,王戎卻急流勇退,請辭了。這不僅僅是這個平行世界的王戎的獨特選擇,在真正的歷史上,王戎也是這么做的。只不過他不理世事、寄情于山水的時間,要比平行世界的時間早上近十年,并且,他也沒能悠閑多少時間,便在晉武帝死后,再一次被朝廷征兆,又因為女婿裴頠被趙王所害有過短暫的被罷免期,再然后又重新起復……在宦海起起伏伏。所以,在如今這個情況下,王戎請辭,衛玠和所有人一樣,先是覺得不可思議,后再聯想了一下歷史,就又覺得也沒那么值得驚訝了,確實是像王戎能干的出來的事情。只不過歷史上,王戎的避世,有一部分原因是他覺得國將大亂。如今呢?還是因為他對這個國家不算看好嗎?衛老爺子有白話版這個作弊器,也熟知王戎的套路,當即便下了拜帖,親自登門求問。王戎卻給出了令衛瓘十分意外的回答:“若我不退,誰來替伯玉(衛瓘的字)釣魚?”“恩?”衛老爺子心中一怔。“有廣陵王這個餌,還是不夠重,唯有能真正給出讓他們心動的位置,那些隱藏在暗涌下的黑手,才會真正現出原形啊?!?/br>王戎因為廣陵王當年批發玉佩的事情,對廣陵王各種看不上,兼之想看他倒霉,就對廣陵王多加關注了一些,也就自然而然的看出了衛瓘的打算。他在經過深思熟慮后,下定決心要幫衛瓘一把。輔政之臣的位置,對于無論野心是僅止步于輔政之臣,還是想要借輔政之臣為跳板所求更多的人來說,都足夠重要了。哪怕明知道這是個坑,也會義無反顧的跳下去的那種重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毙l瓘也懂了王戎的意思。縱使衛瓘計策再多,面對那些混不吝手握重兵的王爺,又能如何呢?一力降十會,若對方學歷史上的楚王和清河王那樣,直接先滅了衛家滿門,衛老爺子也是沒轍的。哪怕如今他們手上也有身為大將軍的王濟的兵馬,有了一拼之力,但衛老爺子主觀上還是不太想兵戎相見,導致生靈涂炭。所以,王戎給出的辦法才是最合適的,用一塊實實在在的肥rou,引得這些王爺們先自相殘殺,內耗一番。然后衛瓘才好渾水摸魚。若一開始按照衛瓘的計策,只以廣陵王為餌,不是不可以,但要費事兒很多,還加大了風險。“若不是知道朝中還有一個你,能把握好這個度,我是斷然不會請辭的?!蓖跞謱πl瓘直言不諱,因為衛玠,王戎和衛瓘私下里的關系要比歷史上好很多,“只有你能懂我,并且能把它做到最好?!?/br>衛瓘張了張口,準備說些什么。王戎卻先一步猜到了他想要說什么,直接打斷他道:“若你請辭,我卻是斷然是沒有辦法做到你能做到的份兒上的。你是知道我的性格的,我膽小,說不定在強壓下會撒手不管,我真的干的出來的。我與你不同,你從一開始追隨的就是司馬家,而我只是沒有辦法下的選擇,我對司馬家一直有心結?!?/br>司馬家害死了王戎的至交好友嵇康,雖然只是間接傷害,卻已經夠王戎記司馬家一輩子了。他能盡心輔佐到這一步,也不過是為了王家和至交好友的孩子而已。“所以,我退。請不要再勸我了。我認識的衛伯玉可不是不懂得何為壯士斷腕的人?!?/br>“待清理了朝中弊病,必請濬沖(王戎的字)歸朝?!毙l瓘鄭重其事的許下重諾。王戎卻再一次拒絕了:“我更愿意寄情于山水?!憋B已經成長為足以接過王戎照拂后代重任的人了,他退的很安心。“我會替你照拂后代?!毙l瓘是為王戎做些事什么,總覺得不安心。這一次王戎沒再拒絕,只言:“恨沒能與君早結識?!?/br>“如今尤不晚?!?/br>“對,不晚,不晚,當浮一大白?!?/br>作者有話要說: 注1:王戎文中夸王濟的話,其實是用來夸王衍的,但是,咳,蠢作者設計大綱的時候有寫王戎也夸過王濟的,但如今實在是找不到原文了,so,借用一下,希望親親們能夠不要介意。注2:文中王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