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
夠。衛老爺子也堅決不占兒媳婦的便宜,因為這種事是會遭人恥笑的,就像是占了兒媳婦的嫁妝似的。所以,王家二舅送來的牛rou,最后只切成了小盤,放在了衛玠一人面前,專人專享。原汁原味的白切牛rou,衛玠的最愛。烹飪時選用的是上等的腱子rou,也就是牛大腿上的肌rou,不粘手,有彈性,鹵過后rou味更加鮮美。中醫上有補氣養脾、功同黃芪的說法。衛家其他人吃的牛rou都是衛家自己的儲蓄,是口感最好的黃牛rou。后廚特意給做成了應景的荷葉牛rou湯,荷葉選的是新鮮的早夏荷,清熱解暑;牛rou文火慢燉了兩個時辰,直至rou質酥爛,湯味飄香。性溫,味甘,營養豐富,又有荷葉的清香爽利,還未動筷便已食指大動。一牛百吃,這就是華夏飲食傳統的日常畫風。開飯前,衛玠不著痕跡的朝門口看了看,發現拓跋六修的側臉還是一如既往的面無表情,有些拿不準他會不會也想要吃一些。在現代的時候,哪怕衛玠本身就沒什么錢,哪怕明知道拓跋六修吃不了,他也還是會堅持多準備一份,如今……衛玠有了這輩子都花不完的錢,卻反而連為拓跋六修多準備一個碗都暫時做不到了。就像是有心有靈犀一般,在衛玠不放心的看過去的時候,拓跋六修也扭頭看了過來。漆黑的雙眼,英武的面容,他緩慢但堅定的對衛玠露出了一個讓他放心的笑容,整個人的面部輪廓都看上去變得格外溫柔。他用別人都聽不到的聲音對衛玠說:【鬼是沒有味覺和嗅覺的?!啃l玠這才收回目光,積極投入到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飯桌。拓跋六修則繼續看著衛玠,他是發自真心的替衛玠開心著的,因為他比誰都清楚衛玠到底有多渴望能和一家人一起吃飯。衛玠開心,他就開心。繁昌公主笑瞇瞇的親自給衛玠和七娘各盛了一小碗牛rou湯,這是連她的駙馬衛宣都沒有的高級待遇。“疾醫說牛rou有安中益氣、強筋壯骨的功效,還能健脾養胃,是滋補佳品。你們倆都要好好吃,不許挑食,知道嗎?”七娘懵懵懂懂的點點頭,她聽不懂她娘那一串,但她知道牛rou好吃,趕忙保證:“我不挑食?!?/br>七娘屬于典型的健康寶寶,從小到大,吃什么都能吃的津津有味,讓人不自覺的就跟著她食欲大增。衛玠比他阿姊就要差上一些了。因為身體的原因,衛玠的胃口本身就比常人小,還十分嬌弱,嘴里總是有著揮之不去的苦澀,舌尖容易發麻,吃什么都沒滋沒味??沼幸活w想要吃遍海陸空的心,奈何花架子的身體條件根本不允許。為了不讓家里人擔心,衛玠才一直在假裝出一副看什么都很想吃的模樣,僅憑對穿越前吃飯的美好想象,就能吃下一碗飯。不過,那一小碟淋著美味蘸料的白切牛rou,最后還是沒能全部吃完。這還是衛玠在開吃之前,就已經先親自孝悌過祖父、爹娘、兄弟之后的成果。衛玠很是忐忑的看了一眼他阿娘,不是怕浪費了昂貴的食材,而是怕阿娘擔心他胃口不好,但他真的已經很盡力的去吃了。總能急人之所急的棗哥,已經分分鐘準備上線了。第12章古代十二點都不友好:在場輩分最高的衛老爺子已經酒足飯飽,停了象箸(zhu)。象箸,其實就是象牙筷子。只不過在在魏晉時期,還沒有筷子這種說法,遵循兩漢的叫法,多為箸或者筯。古人用箸吃飯規矩多多。好比和長輩同桌吃飯時,需要長輩先動筷,這是基本常識,現代人也知道。但不太為人所知的是(最起碼衛玠一開始是不知道的),只有等輩分最高的長輩吃飽停了筷子之后,其他人才能陸陸續續的停下。并且要把筷子整齊的橫放在碟子或者碗上,表示“不再進食,諸君慢用”。最后這個動作有點日漫風,但它確確實實是華夏起源的,就像是榻榻米一樣。衛玠的世家生活,每天過的都像是古代生活常識科普。這里特意提起衛老爺子先擱下了象箸,就是為了說明衛玠和衛璪兄弟也已經可以大大方方的表示自己吃完了。棗哥替弟弟遮掩的方式,就是停箸后,講個故事分散大家的注意力,不讓王氏過于在乎衛玠面前的碗。衛璪問衛玠:“阿弟可知道二舅這牛rou是如何得來的?”衛玠想了想,回憶起白日王氏在齊云塔說過的話:“據說是和王國舅打賭贏來的,叫八百里駁,好霸氣的名字?!?/br>衛玠能記住這個名字,還是因為他中學時被強制背會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還是青蔥少年的衛小玠,怎么想都不明白為什么“八百里”能指代牛,如今他才發現,他離歷史的典故起源是如此的近。“是夠霸氣的,可惜給他起名的主人……”腦子缺根弦。棗哥故事還沒講,就忍不住自己先笑了。八百里駁的主人王國舅,是已逝太后王元姬的弟弟,晉武帝的親舅舅,繁昌公主的舅姥爺。為人十分不著調。王元姬貴為皇太后,身體力行提倡節儉,但王愷這個弟弟卻是個坑姐的,酷愛與人攀比斗富,是遠近聞名的敗家子。最重要的是……他斗富還斗輸了,一時間成了整個世家圈的笑話。繁昌公主很不喜歡她這個被縱的無法無天的舅姥爺,雖然她自己也蠻強勢霸道的,但她卻不喜歡別人這樣。所以,一聽說王國舅輸給了二娘家的哥哥,繁昌公主不僅不會不開心,反而也停了象箸,興致勃勃的聽起了棗哥講八卦???,深宮無趣,除了變成宮斗中的戰斗機,公主和宮妃們也就剩下八卦這么一個業余愛好了。王國舅和王二舅雖然都姓王,但是卻并沒有什么必然的關系。王國舅名王愷,父親是名儒王肅,祖籍東海(今山東);王二舅名王濟,出身世家,一句太原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二王都是生生把世家子弟的生活,過成了暴發戶品味的神奇人物。先有王愷、石崇斗富,后有王濟閑賦邙山后的編錢金埒(用五銖錢推成獵場的圍墻),揍是一群閑著沒事干窮折騰的主。王國舅雖然斗富輸給了石崇,卻自認為自己好歹是天下第二富,很是看不慣后來者居上的王濟。但王國舅這個人最神奇的點是,他一邊看不上王濟,一邊又總愛腦抽的上趕著和王濟玩,就像當初他非要和石崇玩一樣,略帶抖M傾向。這一日閑來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