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0
著罐頭離去,那個急切的樣子,哪還有以往氣定神閑的模樣?沈家海見此不由搖了搖頭,倒沒有任何鄙夷嘲笑的意味。換做幾年前,他恐怕不比他們淡定多少,或許更加急切也沒準。不過話說回來,沈家海也有些好奇荔枝等水果罐頭的味道。去年他們到燕州港時,時候不巧,荔枝這些早就下市,剛才聽齊管事說,今年也快落市,這些已經是最后一批,再晚一些,就得等明年了。信已經送往荒谷,最晚明天中午,三弟夫夫至少會過來一個,沈家海咂了咂嘴,眼不見為凈地將東西送到自家收起來。他暫時還不能離開商盟駐地,他得看著伙計們將商隊所購貨物卸貨入庫。方天林收到信,跟沈家河商量之后,立刻召集馬隊前往星火村,不出幾天便拉回來一堆物資。罐頭食品數量有限,沈家人各家每樣分了幾瓶,便盡數分完。其他物資便沒有這么緊張,干果之類夠他們吃好久,還能拿出不少放在沈家鋪子里出售。想嘗鮮的沈家下人雇工,盡可以花錢購買。“阿父,甜甜的,好吃!”沈璋吃得眼睛都瞇起來,顯然很滿意眼前之物,“咦,怎么只剩三個了?”沈家河撇開頭,假裝沒看見大兒子剛才的動作,孩子們的事情,他就不摻合了,還是讓他們自己解決吧。方天林好笑地看著撓頭的二兒子,見他煩惱了一會之后,繼續好心情地吃著罐頭荔枝,差點沒笑出聲來。他這個二兒子真是心大,不過這只是表面現象。別以為璋兒真不記得荔枝顆數,總共就沒多少,他不可能記錯。小家伙其實精著呢,沈璋知道犯案之人不是雙親便是兩個兄弟,就座位來看,是他大哥三弟的可能性最大,最高嫌疑人還用說嗎,十有八九是他的大哥沈璧。問題是指控出作案之人有用嗎?半點用都無,最多就搶回一顆荔枝而已,還不一定能成,除非向雙親告狀。沈璋自認已是小男子漢一個,這么點小事,怎好意思祭出阿父和爹爹這兩個法寶?與其勞動父親們,還不如當作什么事都沒發生。讓大哥高興了,說不定以后還能從他那里得些好處,大哥對他和三弟其實很愛護呢,有好東西從來不會少他們倆的份,這不過是玩笑之舉罷了。沈璧其實也清楚沈璋的想法,不過這又有什么關系?愛護弟弟本就是他該做的,偶爾拿這個不愛動腦的二弟玩鬧一下可以,老是欺壓可不成,把弟弟玩壞了,他上哪找這么好的人選去?呃,不能這么想,這是愛護弟弟,對,就是愛護弟弟,他怎么可能生出這么無齒的念頭?一定是這樣。沈璜眼角余光掃過兩位兄長,若無其事該吃吃,該喝喝。雖然他也有些心癢,不過他可沒有大哥這么快的手速,這個辦法他施行不通,很大可能中途就被二哥給發現。再說,他一個做弟弟的,怎好意思去捉弄二哥?哎,真是遺憾!這已經成為大哥的保留節目,隔個十天半個月就要上演一回,有時候二哥碗里會像今天一樣少點東西,有時候正好反過來。即便沈璜無法參與其中,看著也挺有意思,不是嗎?第184章見兒子們吃得歡快,方天林心情也不錯,愜意地享用著自己那份,吃著吃著,不知怎么竟想起他留在廣延村那眼泉水。那汪泉水因水空間而生,自然也會因其消失而消失。方天林并不清楚廣延村那邊情況如何,也就無法判斷,到底是現在開始慢慢往回收好,還是就此放任不管。方天林一時拿不定主意。有這個泉眼在,在廣延村討生活的人會輕松不少,只是不知道那邊還剩下多少村民。廣延村氣候條件惡劣,泉眼的存在,能給村民帶來許多便利,反正泉眼涌出的空間水都是外層空間水,對他影響不大,荒谷也不缺水用,方天林便決定暫時不做改動,什么時候需要用到泉水,他再來考慮這事。******遠行商隊有過一次成功交易之后,林山縣商盟嘗到了甜頭,正在籌劃商隊第二次出行。方天林趁機提議組建商會,這比商盟關系更加緊密,商會成員想要脫離出組織自起爐灶,可沒那么容易,有商會約束,出現內部傾軋的可能性也會降低許多。林山縣本地商家經過一番商議,最終這個會長落到沈家頭上。方天林和沈家河仔細商量過后,決定由方天林擔任會長一職,沈家河任代理會長一職,平時兩者只二取一,看似兩個職務,其實只有一職,兩人中只能一人發聲。之所以這么定,是因為情況特殊,荒谷才是沈家根基所在,平時兩人多數時候都在谷內,能輪流派出一人駐守在星火村就已經不錯,不可能長期露面。本來還有其他辦法,譬如將會長一職交給沈家湖,方天林綜合考慮過后,最終沒有下放這個權力。這倒不是方天林不信任沈家湖,而是沒錢一切都免談,他可不耐煩多一道申請的程序。會長自然要有會長的威嚴,若真讓沈家湖擔任這個職務,事情麻煩著呢。其實這并不針對任何人,只要不是方天林跟沈家河擔任會長一職,換誰坐上這個位置都是如此。沈家湖對此絲毫沒意見,讓他當會長,他還未必能勝任,再說他現在也有很多事情要忙,他得代表沈家海三家,作為普通商家加入商會。至于方天林和沈家河兩人都不在時,商會交給誰管,這事情簡單,再設幾個副會長,一切難題便都迎刃而解。副會長負責商會日常事務,一些重要決策則押后,等方天林或沈家河出谷處理,若有急務,直接通過沈家海派信鴿來回傳信,只要兩人能想出辦法,不出一個時辰事情便能圓滿解決。這次商隊目標不再是燕州城,而是商道沿線城鎮,此行主要目的是擴大林山縣商會知名度,爭取讓盡可能多的人知道林山縣出產諸多好東西,吸引外地商家慕名而來。商隊第二次遠行并沒有走很遠,沿路經過十幾個縣鎮消化之后,貨物便宣告售罄。這次商隊采買的貨物比上次要少許多,畢竟這邊氣候跟林山縣差別不是很大,出產物品相似度比較高,需求自然就小。這次商隊學聰明了,刻意留下一部分貨物,雇傭當地行商去附近州縣販售。商隊跟他們協定,要是能吸引一個商家前往林山縣進貨,就分他們一部分錢,吸引的商家越多,他們得到的錢便也越多,不設上限。有錢能使鬼推磨,光靠商隊只能顧及到商道延線一帶城鎮,有了這些行商相助,不消多時,林山縣提供的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