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7
然后換上整潔的衣衫,直到身上再看不出一絲臟污的痕跡,這才帶著人回到作坊。此時,那里已經等著好幾個人,多數都是管事,只其中兩個是東家的兄弟。沈家湖最先走,之后是沈家溪,其他幾人則各自帶著兩三人分批去車馬行租車。城內只要不出事,出城一向是比進城容易,最直接表現便是出城檢查比較寬松。沈家湖一眾人分別從南西北三個城門出城,以減少被人攔下的風險。沈家溪他們在云州城做了近一年生意,膽子早就歷練出來,面上不露絲毫愜意,多塞了點錢給城門衛便順利過關。一行人在指定地方匯合后,快馬加鞭,半上午就趕到安陽村。預定的保人們挑著合自己眼緣的人作保,這么一番下來,倒是沒出現讓人極為尷尬的一面,那就是有人誰都不愿意為他作保。趁著時間還早,村長領頭,帶著一群人浩浩蕩蕩殺向萊安縣縣衙。村長和沈家人先行一步,其他人則在縣城門附近茶棚小吃攤上候著。這么一番忙活下來,已經快到飯點,沈家海說明來意,邀請相熟的官員去酒樓聚聚。酒足飯飽后,眾人開始談起正事。有之前的關系打底,事情很快就敲定,但該給的銀子一分沒少。沈家海也不糾結這個,能用錢解決的事,對現在的沈家來說,還真不算什么大事。明知如此,他也不會這么傻兮兮地表現出來,錢給得太過爽快可不行,這樣會被別人當作待宰羔羊,適當地表露一點為難不舍很有必要。當然,這個度要把握好,讓人以為沈家是窮酸充富戶,效果只會適得其反。果然,人還真是需要歷練。在以前,沈家上下除了方天林之外,可沒有哪一個見了官還能談天說地,不戰戰兢兢就非常不錯?,F在即便還無法和同水平線上的官員平起平坐,也不差多少了。方天林跟沈家河同萊安縣官員打交道的次數不多,兩人卻沒被怠慢,總有人趁空和他們說上幾句話。這當然不是兩人魅力如此巨大,虎軀一震,四方就為之傾倒,而是他們自身的能量,外加背后站著安家帶來的效果。能在官場上混開的多半都不蠢,甚至不少腦子比大多數人都轉得要快,起碼心機淺不到哪去。沈家在安陽村落戶時就是安家幫得忙,安陽村離云州城又近,對于沈家到底何許人,自然會有人去調查打聽,只要消息無誤,自是清楚沈家是如何起家。若方天林是只掌內院的媳婦,不插手外務,那和他打交道的就是各家內眷。既然沈家不走尋常路,默許了他的做法,旁人自也跟著轉變態度,將他擺到與沈家河差不多的地位。云州城經濟繁榮,周邊州縣也多富饒。這樣景色宜人,物產豐美的地方,自是有許多等著外放的官員垂涎。知州知縣沒點能耐怕是站不住腳,疏通上面,再拉攏當地官員富戶,雙管齊下,才是最保險的做法。沈家正在逐漸發力,背后又有人支持,萊安縣部分官員同他們交好,一點也不突兀,特別是在雙方都有意的情況下,往來就更加和諧。用過飯,又天南海北聊了會,待到上衙的點,沈家海跟著這些官員一起走,方天林跟沈家河則回到城門口,將人全叫上。事情之前就已經商量好,剩下的就簡單了。即便如此,戶籍官依舊將那些要落戶的人,一個一個叫到面前仔細詢問。通融一下走后門沒問題,但該有的程序還得要走,再怎么說,雙方也只是互利互惠,相互合作,而不是牢牢拴在一起的螞蚱。若有差池,相關人員是要擔干系的,撇開其他不談,至少也要盡量減少自己被牽連的幾率。回到安陽村后,魏曉東跟著方天林他們去村長那選宅基地。他們雖然長期定居在云州城,但在安陽村也需要一個落腳地。既然分為兩戶,那索性就起兩座宅子,魏曉東不是好高騖遠之人,他們才剛擺脫赤貧,房子不用建得多大多奢華,只要普普通通,夠他們住就行。以前他們或許辦不到這點,現在縱然手頭也不太寬裕,但起兩間民宅卻還是夠的。大家都在一起待慣了,宅基地自然選在一起,再在中間院墻上開一扇門,兩家人又變成了一家,跟以前沒多少差別。雖然魏曉東不知道兩位東家具體花了多少錢,但他心中明白,定然不少就是,再加上建房花費應該也不小,他必須盡快回去工作,不管是為東家考慮,還是為他跟兄弟們著想,這都勢在必行。是以,房子的事便交給不用出攤,沒有固定活干的其他更年少的小子。魏曉東一點不擔心他們會被人蒙騙,安陽村還有沈老太爺他們在,托他們照看一二,想來出不了大事。若實在搞不定,到時候再喚他回來就是。魏曉東等人跟著各管事先一步回云州城,沈家河幾兄弟則要再晚一點。“爹爹阿父,走,我們去看爺爺奶奶的新家?!鄙蜩奥牭酵忸^的動靜,立刻從堂屋里跑出來,一手拉著一個興沖沖往前走,說完還不忘回頭叫上在后頭慢悠悠挪步的沈璧跟沈璜。南邊稱呼和廣延村那不同,到了這里之后,三胞胎很快就改了口,叫沈老爹張婆子為爺爺奶奶,而不是阿公阿婆,這適應能力可真不是一般強,換做成年人,估計這個習慣一輩子都可能改不了。“你們去看過了?”方天林回頭招呼后頭兩個兒子跟上,和沈家河用空余那只手,一人拉了一個。“嗯,嗯?!鄙蜩斑B點了兩下頭,“比過年時看到的漂亮多了?!?/br>“真的?”方天林嘴上這么問著,頭卻轉向另一側的小兒子。“二哥說得對,有些地方比咱家還要好看?!鄙蜩胶?。不等方天林再次開口,沈璧自動搭話:“咱家修得比較簡潔大氣,爺爺家更精美?!?/br>結合三胞胎的話語,方天林腦海中很快就呈現出一副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的畫面。沈宅前任房主估計是北方人,修建的宅子具有粗獷的風格,方天林在翻新屋子時,也沒破壞原有的設計,只是將陳舊的家什等都換了。讓他沒想到的是,沈老爹竟然選擇南方小巧玲瓏的園林式建筑。方天林一家五口到時,工匠們正在不停忙活。正院已經初具模樣,雕刻師傅專注雕著一根木頭,有人進來了,也沒半點反應,可見他注意力有多集中。現代裝修也能做到美輪美奐,但如此古色古香,雕梁畫棟的景象,卻很難做到,這是時代感的問題,即便再精湛的技藝都不足以彌補這一點。方天林將新宅子轉了一圈,心下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