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9
就像是自行車,她在二零一幾年上初中的時候都看見有人在網上拍賣自家永久牌老古董自行車。 青梅畢竟是在那樣一個環境里長大的,消費觀念還是跟這里的人不一樣。 在青梅看來,既然東西是個可以長久使用的物件,那買了肯定比換成錢擱置在家更有價值。 其實主要也是現在糧食根本就買不到了,加上家里存糧也不老少,都夠他們一家三口吃兩三年了。所以在錢上面,青梅也就不怎么在乎了。 趙三明沒想到青梅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瞪圓了眼睛一時沒能反應過來,整個人傻愣愣地看著青梅。 狗子在旁邊好奇地翻看花花綠綠的票,對于啥自行車根本就不懂,因為他從小長到現在,還從來沒見到過自行車。 等趙三明終于反應過來了,蹲著的腿突然彈了一下,沒能彈著站起來,反而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就算如此,趙三明也顧不得自己現在的姿勢有多滑稽,而是不敢置信地問:“買、買自行車?咱們家??” 最后一個字的尾音都要翹到天上去了,充分表達了趙三明的驚訝不敢置信。 青梅莫名其妙地瞅他:“嗯,錢夠的話,你想買就買吧,反正我用不上?!?/br> 青梅更長去的還是龍鳳山里,在山里當然沒用自行車的機會。 更何況就靠她自己的腳力,便是山地越野車也能趕超。 趙三明在腦袋里飛快地合計家里的存款。 從今年六月份開始,黑市上就很難買到糧食了,加上青梅也默認了家里的糧食夠多了。 于是趙三明就沒再大量購買糧食了,只偶爾出去一趟,張大海那里有了什么新鮮稀罕玩意兒,趙三明才會花錢買一點回來。 就這么陰差陽錯之下,家里的存款已經有兩百多塊錢了,要買個自行車綽綽有余,還能買特好的那種,一百七十多的永久牌! 青梅不心疼錢,趙三明卻忽然心疼起存款來了,此時激動過后就開始猶豫。 “那得要一百多呢,要是買了,咱們家兩百多的存款就要去掉大部分,就剩幾十塊錢……” 以前趙三明是兜里有一毛錢就敢出去瀟灑的,可現在捏錢捏習慣了,忽然只有幾十塊錢,趙三明就覺得心里空蕩蕩的,沒啥安全感。 對于趙三明的糾結猶豫,青梅持無所謂態度,隨便說了聲“隨你”,這就起身拍拍手不管這些東西了。 都是些票,又沒有吃的,糖啊油這些,有趙三明在,家里就從來沒短缺過。 所以青梅對這些獎勵徹底沒了興趣,還不如去菜園里看看地縫,看望看望里面還在努力長大著的土豆紅薯。 這些小東西既能煮又能烤,還飽腹,多可愛啊。 對了,過幾天去山里,可得去看看木屋前的菜園子,也不知道里面的紅薯長得咋樣了。 這段時間忙著打獵,身邊又都是人,青梅都沒找到機會去木屋前轉轉。 這兩天降溫,旗桿跟裙子應該會遷徙到木屋去,希望不會有野豬拱了菜園子…… 獎勵下來之后又過了小半個月,嘎子村的判決傳到了大崗屯。 主犯徐大海徐大偉徐大膽等人,因為涉嫌多起重大搶劫殺人案,毫無疑問地被判了熗決。 這次熗決的就有三十多人,可謂是聲勢浩大,支書還特意拿了份報紙回來。 報紙是省報,上面用了小半個篇幅來講嘎子村土匪團伙的案子。 另外,田村長因為貪污、包庇徐大海等人,本來應該也判熗決的。 可因為被捕后積極提供重要線索,最后,田村長被判終身監&禁。 同樣判處監&禁的還有嘎子村其他從犯,其中就包括了青有糧。 不過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三十年二十年十幾年的刑期,就田村長是終生。 就在報紙出來的時候,田村長青有糧已經被押送去了新疆省實施勞改。 現在的新疆省還到處都是戈壁灘,加上那邊生活的多是少數民族。 因為一些歷史遺留因素,他們目前對漢人還保有一定的仇視。 田村長他們這些犯人被押送到那邊,那才真是想逃都逃不掉,因為單單是了無人煙只有狼群的戈壁灘就能讓火車跑上一天一夜,人在里面簡直就是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經此一役,嘎子村也算是“一戰成名”了,就連省城那邊看了報紙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了清水鎮這邊有這么一個村。 對于名聲,嘎子村的人不在乎,可他們在乎的是村里忽然就沒了六十多號勞動力,基本上還都是主要壯勞力。 這讓本來就因為大干旱欠收而過得艱苦的嘎子村社員們日子更難熬了。 值得一提的是,嘎子村村長沒了,上面委任了新村長來。 可新村長來了嘎子村才幾天,就火急火燎求爹爹告奶奶地終于找了門路,收拾收拾包袱這就溜了。 不是新村長太勢力,實在是嘎子村太窮了! 不但窮,這里的村民還都懶惰成性,你說這還有救嗎? 公社上沒辦法,只能向上面求助。 就這么耽擱至十一月份,眼看著就要入冬了,終于找到了一個沒門路跑不掉的倒霉蛋接任了嘎子村的村長職務。 在1960年年末這幾個月里,大崗屯一共發生了兩件值得大家翻來覆去咀嚼議論的事。 一個是知青老師韓江,請假去首都找已經把糧食戶口轉走的對象唐稼老師,結果一個人回的首都,又一個人回的大崗屯。 回來以后,韓老師就變得沉默了很多,不像之前那樣沒心沒肺地瞎樂呵了。 現在大崗屯里不少有閨女的人家,都開始對陽臻韓江蠢蠢欲動,想要伸出魔爪。 第二件事,哪怕是放在清水鎮,那也是一件值得議論的事。 那就是青梅家買自行車了,還是永久牌的! 嚯,這可不得了,自行車??!兩個轱轆的車??! 買回來的那一天,整個大崗屯的人都端著飯碗跑到了青梅家,院門都給擠破了,籬笆更是被不少人給掰扯壞了。 沒辦法,來圍觀的人太多了,院子里都站不住腳了,這些人就只能在籬笆邊院門邊使勁往里面擠,脖子都給抻長了好幾寸。 這還不算完,等大崗屯的人看了好幾天終于算是過了新鮮勁,這些人在其他生產大隊的親戚又聞風而來,紛紛趁著年前還沒下雪,積極地跑來大崗屯走親戚,就為了看一眼傳說中城里人以及領導們才能用上的自行車。 也不能怪這些人太少見多怪,實在是現在也才剛進入六十年代,在清水鎮這樣偏遠的地方,十里八鄉都不一定能找到一輛自行車。 更有許多從民國走過來的老人家,一輩子都沒見過自行車。 現在有機會了,就在距離自己家一兩百里路之外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