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7
跟紅薯卻絲毫不受影響,漲勢很是喜人。 趙三明刨了一把草,彎腰把臉湊到龜裂的地縫上往里面瞅,發現紅薯個頭長得不錯,心情挺好地直起腰身問青梅:“梅子,你今晚要吃烤紅薯不?” 除了趙三明做的零食紅薯片,青梅最愛吃的就是烤紅薯。 用炭火烤出來的紅薯,可比幾十年后街頭叫賣的那種烤紅薯好吃多了。 隨便撿一個略長的紅薯洗一洗,晾干,在燒火做飯的時候就從灶膛里捅一些還亮著的炭火到灰塘子里。 紅薯扔進去,用燒火棍撬一些炭火在上面,再用沒火星的灰燼在上面蓋上厚厚一層。 等到吃過飯再休息一下,就可以去灰塘里翻找紅薯了,那時候必定能收獲一個燒得表皮略褶皺松散的噴香烤紅薯。 青梅聽到趙三明一說烤紅薯,腦袋里瞬間就條件反射似的想到紅薯的色香味。 悄摸摸咽了口口水,青梅表面淡定點頭,末了還說:“多烤幾個吧,你跟狗子也吃?!?/br> 趙三明聽了很高興,也不拒絕,歡歡喜喜地就答應了。 一起生活了這兩年,趙三明也知道食物對于青梅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 想想看,這樣一個連老虎都能養的女人,就因為擔心糧食不夠而每天晚上都做噩夢,還連續幾日精神不濟臉色憔悴。 就是這樣的人,現在都主動要跟他分享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可不就說明他在青梅心里越來越重要了么。 這要都不是知青們嘴里所謂的愛情,趙三明就不相信全天下還有比這更真摯的感情。 至于被青梅一同提到的狗子,趙三明選擇忽略不計。 趙三明一高興就忍不住嘴上叨叨,于是一邊除草一邊說話:“紅薯跟土豆可真是好東西,今年開春以后就下了兩場泥疙瘩都沒打濕的毛毛雨,其他莊稼都不成了,就它們倆長得不顯山不露水的?!?/br> 可不是不顯山不露水么,看藤蔓長得也是蔫了吧唧,干瘦不說,還泛黃。 一開始趙三明都對它們沒抱多大希望了,沒想到地面一開裂,里面露出的卻是一個個土豆蛋子紅皮地&雷。 “要是今年屯子里都種了這玩意兒,咋說大食堂也不至于一天就混個水飽啊?!?/br> 大食堂基本上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哪怕是農忙的時候,每天就中午一頓清湯寡水的粵菜稀飯。 大家偷偷去林子里抓野味兒這事老支書跟江紅軍都沒管,到后來沒糧食的時候隔個五六天江紅軍還會組織民兵隊的人去山里打獵。 打回來的野味兒也不充公,就照人口直接分到各家各戶自己手里。 為啥不就留在大食堂里做大鍋飯分著吃?嗨,江紅軍又不是傻子,當然知道如果在大食堂吃rou,大家伙兒肯定是可勁兒的造,誰還去管現在是啥艱難時刻呢。 那時候,誰都會抱著“我不造別人也要造個精光”的心理,那再多rou也不夠一群上百人敞開肚皮瞎吃的。 換成分到大家自己手里,這些人也就自然而然知道啥叫勤儉節約了。 現在大家都是中午按人頭打一碗清湯野菜稀飯,回家再就著自己煮的東西吃,大人都始終能混個六分飽。 比起外面那些,大崗屯的情況可以說是好多了。 大崗屯也有人走親戚或者去鎮上買東西,對外面的事兒也知道一些。 別說一直都是窮村子的嘎子村了,就連之前比大崗屯條件好很多的半月屯,都已經全部社員勒緊褲腰帶勉強熬著。 有本身就年老體弱的,已經給餓死好幾個了。 大崗屯就有一戶女人是從半月屯嫁過來的,家里一個隔房親戚家餓死了老太太,她還回去奔了個喪,回來后說起半月屯的情況,社員們都對老支書和江紅軍感謝得很。 兩人就一個坐在屋檐下一個撅著屁股弓腰埋頭整理菜園子,外面有人敲響了院門。 不用抬頭,青梅就知道來的人肯定是三個知青老師之一。 因為屯子里,只有他們三個去哪會習慣敲門,屯里其他人都更喜歡隔得老遠就扯開嗓子嚷嚷著喊人。 青梅慢條斯理地擦好弓槽,抬頭一看,果然看見了神色憔悴的唐稼。 比起剛來時的大城市知青氣質,現在的唐稼質樸多了。 不是說她之前就高傲不理人,而是十幾年生活環境所受教育造成的氣質,與大崗屯總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現在唐稼與眾不同的齊耳短發長長了,像屯里閨女一樣編成了兩個短短的麻花辮,身上穿的衣服也是耐臟耐磨的土布。 肌膚也曬黑了一圈,還因為每天忙著備課教導孩子們疏忽了對外貌的關注,臉上長了痘也沒注意到。 對三個知青,青梅還是比較佩服的。一開始三個人還因為稚氣未脫的少年氣,看起來不太靠譜。 可等他們真的接手屯里孩子們的學習教育后,三個人磕磕絆絆,鬧過不少笑話,也出過錯,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責任感與擔當,很快就成長了起來。 能夠堅持下來的人,真的很少。 青梅想,大概這就是六二年之前自愿上山下鄉與后來強迫性插隊下鄉的知青之間的不同。 前者,是真的懷著一腔熱血放棄城市里更優越的生活與工作,想要來農村開拓新天地支援國家建設的。 這一年里,青梅也跟著湊熱鬧的社員們去村小教師外面聽過幾堂課,之后就時不時拿上一頁有字的紙,或是殘缺書頁或是廢棄報紙,去找唐稼教她認上面的字。 鑒于青梅如此好學,唐稼也教得很認真,還把自己從首都帶來格外寶貝的幾本書都借給青梅看過了。 青梅的識字能力跟記憶力也讓唐稼很是驚訝,每次看見青梅,都要忍不住勸青梅好好學習,說不定以后能靠著這樣天賦走出大崗屯,走出清水鎮,走到外面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然而青梅對此并不感冒,每次都不咸不淡的,很是打擊唐稼的積極性。 這次唐稼忽然找上門,青梅第一反應就是難不成唐稼還要上門做她家屬關于支持她在學習方面的教育思想工作。 不過這個想法閃過以后,青梅又立馬否定了,因為唐稼的精神狀態明顯不太好。 怎么說這也是她的小老師,青梅主動出聲,讓唐稼進來:“唐老師怎么來了?三明,去端碗水來?!?/br> 青梅主動開口招待的人很少,趙三明腦子機靈,一聽就放下小鋤頭,洗了手去屋里泡了碗糖水出來招待唐稼。 院子門本來也沒關,唐稼推開門進來,在青梅身邊自己尋了個木墩子坐下,又喝了口溫熱的糖水。 原本唐稼只是覺得口渴,想喝水,沒想到這水里還有精貴的糖。 一看顏色,還是純白無色的,這水里明顯放的還是白砂糖。 不得不說,無論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