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
麥,終于要開始上課了。 基礎物理班的學生,學校給出的培養方案,是大家一起學習物理學研究所需的基礎課程,等到大三才會根據個人意愿以及學習成績來劃分專業方向。 假期結束之后,首先要進行的是英語水平測試, 黎小麥高考的英語成績不算差,但一個漫長的暑假過去, 還有軍訓以及國慶假期, 浪了那么久沒有摸書,還是要臨時抱佛腳復習一下的。 宿舍里幾個姐妹都同意她這想法, 然后她們決定在英語考試之前對話都不講中文了。 然后黎小麥遭受了開學的第一彈攻擊。 因為地處偏遠,南省的整體教學質量比不上首都魔都等發達城市,黎小麥已經預料到自己和室友們在學業上會有差距, 尤其是英語, 她們高中的英語老師, 只是一個地方師范院校的畢業生。 但她沒想到差距會這么大,她日常對話是沒有問題的,但誰能想到這幫塑料姐妹會在物理課結束之后用英文討論什么“剛體的定軸轉動”以及“楊氏彈性模量”呢? 這對黎小麥來說打擊是雙重的,因為她們講英文的時候她聽不懂, 等她們為了照顧她換成中文......她還是聽不懂! 大學第一課,競賽生和高考生之間的差別就出來了,大一的力學課程,競賽生在競賽過程中早就學過了,而老師們也知道他們學過,物理系的學生中競賽生是主體,少數服從多數,黎小麥書本還沒翻開,老師前七章的內容都一帶而過了;實驗課上她這邊還沒看懂圖示,那邊老師已經在講實驗報告的填寫要求了。 看著同學們嫻熟地做實驗,她只能一臉懵逼束手無策。和她搭檔的男生倒是好脾氣,似乎對她這么個物理學院幾十年也出不了一個的?;ㄈ珶o要求,自己一個人七手八腳把實驗搞定,連二人的實驗報告都是他獨自寫的。 黎小麥并不甘心當壁花,想從頭開始向他請教,這邊還沒開口,那男生靦腆一笑:“晚上有空一起吃飯嗎?” 黎小麥到嘴邊的請求又咽了下去,男生灼熱的目光,她就是個傻子也能看明白,無功不受祿,既然對人家沒意思,她還是不要占人便宜了,昨晚自習到教學樓關門,出門的時候好像就看到這個男生來著,在這么個競爭壓力超大的環境中,誰的時間都寶貴,平白浪費那是謀殺。 同理,她也不好意思過多麻煩自己室友,室友們比她程度好,但也不是沒有壓力,基礎最好的管冰,在班里也排不進前十名,每天緊皺著眉頭學習的時候,滿臉的生人勿近。 王童也收起了之前的嘻嘻哈哈,玩游戲和看雜書的時間都變少了,她一早就確定了目標,并不想搞物理學方向的研究,接受保送是為了上A大,她想轉計算機系,而轉系是對績點有很高要求的,她必須努力學習,某種程度來說,她比黎小麥的壓力還要大。 馮佳玉也是同樣的打算,她想轉去學金融,金融也是本校一大熱門專業,高考的話分數比物理學院高多了,畢業的“錢途”也比物理學院要好的多,想轉系成功,那是要拼命的節奏。 一個宿舍四個人,兩個不想搞物理的,還有一個雖然滿懷壯志想獻身科學,卻在剛開學就被課業難度折磨得死去過來。 可怕的是她們宿舍并不是個例,整個院系也大概都是這個比例。 并且往往是學習最好,天賦最高,學本專業最得心應手的那一批學生,轉系的意愿最強烈,可能性也最高——因為人家學習好,績點高,哪個專業都喜歡要尖子生而非差生。 幸好英語測試是全校一張卷子,并不考物理學的專業英語,但同樣時間入學的大一新生,卻會按照英語測試的成績分出四個等級,然后分到不同程度的班級上英語課。 黎小麥的成績出來是一級,很好,很符合她學渣的氣質,管冰是二級,馮佳玉和王童都是四級,不愧是要換專業的人,計算機系和金融系對英語水平要求都比較高,看來這倆是有備而來了,不會卡在這上面。 全校那么多學生,考一級的也遠不止她一個,沒什么丟人的,但以后上課就要分開了,王童和馮佳玉進了高級班,按照學長學姐們的經驗,她們大一上學期,也就是本學期就要去考大學英語四級,下學期就可以考本校的英語水平等級考試一,簡稱水平一,然后整個本科階段的英語學習任務就完成了,有余力的還可以把相當于研究生階段的水平二給考了。 這樣大二大三就可以省下來大把時間,攻讀專業課,或者跨系選修別的專業課,甚至可以本科期間攻讀二學位。 很好,黎小麥淡定地想,看來她要想生存下去,不僅腦子不夠用,連時間方面都比別人窮困。 上課、吃飯、自習,除了堅持了十多年每天早上六點鐘的晨跑,黎小麥幾乎犧牲了所有個人時間,近乎兩耳不聞窗外事地掙扎在知識的海洋里——卻仍然差點被溺死。 因為期中考試到了,看著自己物理試卷上那鮮紅的44分——滿分100,沒有反轉。 黎小麥大大的眼睛開始泛潮,她自認很努力了。 從第一天開始上課,每天的自習室,她都是最后一批走出教學樓的人,早上有課就去上課,沒課就去圖書館,一待就是一整天,臨近考試的一周,她每天都去上通宵自習。 自從身高固定在168之后,她的體重也維持在105斤兩年了,可短短兩個月下來,她的體重直接跌到96,以前的衣服都寬松了許多,她也沒空去買新的,自從國慶假期結束,一直到期中考試,她沒踏出過校門一步。 高數要稍微好一些,競賽生們只提前學了泰勒展開洛必達法則和積分公式,搞物理競賽的人,只會用到高數部分,卻并不會系統地學習,因此高數老師還會從頭開始認真講解。 線性代數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接觸,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黎小麥雖然跑的不快,卻也不至于被甩得太遠。 但物理真的不行,給他們物院講課的物理老師,都是業界數一數二的牛人,他們的思維之廣闊跳躍,講課之隨心所欲,根本沒人能阻擋。 下了課要么急匆匆離開,要么被同學們圍著詢問各種黎小麥連聽都聽不懂的問題,她那點小兒科,連張嘴的勇氣都沒有,因為她都不知道該從哪個環節問。 她只能自己想辦法,有時間就不停地在圖書館查資料,從網上找各個教授的教學視頻,一遍遍地觀看,一遍遍地演算。 可還是不行,實在太難了,那些競賽生隨手就能寫出答案的習題,她看起來像天書。 每次坐在自習室打開物理書,她就有一種被那些習題集體圍觀嘲笑和支配的感覺,時而自卑膽怯,時而毛骨悚然,深秋的晚上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