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
世界對她已經很善良了 身為歷屆富豪榜之首,簡勛雖然為人低調,很少上新聞接受采訪,但在各方面捐資絲毫不少。他不僅在科技方面捐資數億,而且還資助了貧困地區的近萬所學校,支持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 察覺到宋綺寧最近心情不好,簡勛讓她作為監督,跟著捐資負責人去做一個公益項目。 山路崎嶇,車子在公路里繞轉。一行人帶了書籍,文具,書包等捐資助學的物資,拉了整整兩個大貨車。 宋綺寧放下玻璃窗,視線望朝外面。 天空很干凈,湛藍的天,浮動著凈白的云。 不同于城市旁邊的行道樹,葉子上積滿灰塵,看著就覺得壓抑;這里的樹木青蔥,綠意盎然,高低大小,各自成林,沒有什么人為約束,非常自由,看著確實可以放松心情。 大概坐了兩三個小時的車,跨越了幾個山嶺,他們到達目的地。算了算時間,宋綺寧總覺得奇怪,她隱約記得,第一次來這里的時候,用了七八個小時。 車子駛入村莊的時候,宋綺寧差點以為走錯了。 記憶里的山村已經徹底變了模樣。 記得她第一次被外公帶來這里的時候,村子里的房子基本是土胚墻,搖搖欲墜的,當年宋綺寧還拉著問外公,比劃著并不熟練的手語問:“如果下大雨,房子塌掉,人在里面要怎么辦?” 而現在,這里已經基本全是小洋樓了。好幾戶還裝修得氣派的,看著就覺得耳目一新。 她忍不住感嘆了一句:“變化真大啊?!?/br> 同行的負責人看著她,滿臉驚奇,“宋小姐,您之前也來過這里?” 想起之前,宋綺寧笑著答:“嗯?!?/br> 簡衣茹車禍去世那年,她十六歲。 同樣在車里。 在近一公里長的高速大橋上,司機接了個電話之后,就開始飆車。簡衣茹察覺到不對,立刻喊著讓他停下。但司機沒理,直直撞上吊橋圍欄,闖下深冷的環江。 危急關頭,簡衣茹過來護住了她。 極度的驚恐令她張大嘴巴,卻說不出話。 她也隨著車身,沉入江水之中。 冰冷的水下,母女倆被困在車里,簡衣茹替她擋住了劇烈的撞擊,支撐不到救援了。為了給女兒留一線活命的機會,用盡力氣把車門推開。 宋綺寧永遠記得,簡衣茹對她說過的最后一句話:活著。 后來每次想起,她的內疚感就會鋪天蓋地席卷大腦。 在即將窒息的那一秒,她被人救起。 醒來時已經在醫院。外公、外婆、哥哥,都在床邊守著她。 她想開口,卻發現自己沒了聲音。 國內手術的失敗,讓她徹底絕望。外公給她請了手語老師,她倔著不學。一想到自己以后就是啞巴,所有的交流只能靠手語,她真的快死掉了。 在去法國治療的前兩天,外公把她帶到了這里。 宋綺寧記得,那是個雨天,外公帶她來到這里,那是她第一次接觸到“貧窮”這個詞的概念。 痛失愛女,簡勛也蒼老了很多。他看著遠處,開口的語調蒼白:“阿寧,世界對你已經很善良了?!?/br> …… 車子在學校附近停下,這里已經有了停車場。 不想給孩子們壓力,他們來之前并沒有通知校方。但是村子不大,看他們后面拉的東西,一眼就知道來干嘛的。車子剛進來就有人報告校領導了。 宋綺寧下了車,四處看了兩眼,就見幾個校領導匆忙過來接待。 校長已經換了,是當年的一個任課老師。他擦了擦冷汗,說下次來提前通知一下,好去迎接。 在負責人的介紹下,校長激動地與宋綺寧握手,“宋小姐,沒想到您會親自過來?!?/br> 宋綺寧微笑著回握。 之后在一眾領導的帶領下逛了校園,聽校長講解這所學校的發展和變化。聽了一會兒,宋綺寧覺得他的話太空,就隨便找了個借口單獨逛。 今天正好是六一。學校根據慣例,舉辦了慶?;顒?,家長以及附近的居民都可以來圍觀。他們去的時候活動已經快要結束了。 宋綺寧站在教學樓上,半趴在圍欄邊,看學生到舞臺上唱歌跳舞,詩歌朗誦,很是歡快。不同于她的童年,這些孩子們更有活力,有朝氣。 她在走廊逛著,想看看孩子們的學習環境。學生都在指定的班級位置觀看表演,教室里一個人都沒有,空蕩蕩的。 現代化的教室寬敞明亮,書桌板凳都是新的,還有了多媒體,確實比十年前來看見的要好太多。 逛到下一間的時候,突然見教室里有個男孩,正在桌前安靜地看書。宋綺寧遠遠地掃了眼,書本上的好像是數學題。 夕陽透過凈白的玻璃窗,灑在教室里。他看書很認真,認真到隔了半分鐘,才發現宋綺寧的存在。 抬頭看見有人,他頓時一縮,差點就要鉆到書桌底下。 顯然被嚇到了。 學校一般會安排老師檢查,有沒有學生偷懶,躲在教室不出去。見宋綺寧成熟的樣子,顯然,是誤會了她是學校的哪位老師。 “別怕,我不是老師?!彼尉_寧朝他彎了彎嘴角,說話的聲音輕輕的,盡量不嚇到他,“你很喜歡看書嗎?” 男孩點頭。 狐疑地望著她,估計是怕被記名,不讓她看自己的名字,宋綺寧很清楚這種心理。察覺到他的動作她也不再打擾,離開了。 走了兩步,又聽見背后一聲猶猶豫豫的“jiejie……”喊停。 宋綺寧轉頭看著他,“還有事嗎?” 他鼓足勇氣,“能不能答應我,別告訴老師?!?/br> 宋綺寧笑了笑,點頭答應:“好?!毕肓艘粫?,她又說:“那你也答應jiejie,學習要搞好,集體活動也不能缺席哦?!?/br> “我知道了?!?/br> 校長找上來的時候,正好看見宋綺寧在跟學生說話。嚇得冷汗直冒,就怕這小孩嘴一抖瞎說出什么不利的事情,把談好的捐資攪黃了。 不動聲色地打量著宋綺寧的臉色,見她還算滿意,才稍微放了點心。 這里是四樓。 學校又是依山而建的,視線很寬闊。宋綺寧瞥見不遠處的山上,潛藏在層層疊疊的林木后,幾乎全是白色的簡易房,看著又不像人住的。覺得有點奇怪。 同行的負責人見她對那邊感興趣,立刻就會意,轉頭問校長,“那邊是什么地方?” 校長樂呵呵地說,“那些是附近的村民搭的大棚。里面種殖的基本都是花卉,這里氣候土壤挺適合的。因為規模大,名氣也大了,花開的時候還有人來賞,村民拿著做盆栽賣。尤其現在梁先生出資幫忙修了大橋,離市場也近,可以拉到縣城里賣。老鄉們的收入都高了好幾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