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8
,干擾大腦的決斷。是該適當的改變了!無論是精神層次還是心態上,自己都不該沉溺于過去,過往只是過往,只有現在才能決定未來。吸吸鼻子,隱去鼻腔的水意,陳玨暗暗想著。緊張的情緒松緩后,身體的倦意漸漸侵襲,睡意漸染。臥室里一片漆黑,窗簾沒有拉開,束成一束,靜靜的伏貼在窗邊,窗外一輪孤月伴著幾顆疏星裝飾著夜空。咔嗒一聲,原本鎖死的臥室房門被人打開,來人悄無聲息的來到床邊,借著窗外幾許光亮他隱約能看清蜷縮成團,沉睡后面帶抑郁的某人。他靜靜的站在床邊,看著陳玨的睡顏半晌,眸子里滿是柔情以及淡淡的無可奈何。陳玨的驕傲是刻在骨子里,融進血液里的。他或許會為一時的劣勢低頭,卻不會永久低頭,這一點是他最喜歡也是最為棘手的。有時候,他甚至想,與其這般還不如徹底折了陳玨的羽翼,敲碎他驕傲的骨頭,豢養在自己身旁哪兒都去不了,他的身體,他的心里,他的眼睛里只有自己,再無其他。可一想到沒有了傲骨挺立,風華不再的陳玨鳳眸里一片死寂灰暗,他就忍下了那殘虐的不可見人的念頭。那樣的陳玨,還是他喜歡、心心念的陳玨嗎?他甚至不敢想象,那樣的陳玨會不會寧可選擇玉碎也不肯瓦全茍活。手指拂過床-上因沉浸睡眠之中而顯得格外秀雅的五官,他輕輕的嘆口氣,還能怎么辦呢?先說愛的人先輸,即便他沒有說愛,也已經輸了一籌。一向是勝利者的他不準備也不打算繼續輸下去,為此他只能步步緊逼,抱著陳玨一同沉浸,即使陳玨他滿心的不情愿。就這樣吧,也只能這樣了。他俯身在沉睡人的唇輕-吻片刻。以后,他不敢保證,但現如今他有的,他能給予的情感、物質,他會一一捧在陳玨面前以換取他的笑顏和他那清淡的近乎于無的情感。窗外懸掛夜空的孤月隱入云中,來人悄聲而來亦悄聲而去,徒留床-上人酣睡好眠。清晨,朝陽初升,蔚藍色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被耀眼的光芒擾醒的陳玨緩緩睜開惺忪的睡眼,無神的對著窗外藍天晨日發呆。片刻后,他被房門外的些許響動驚回神,閉著眼轉一轉疲困的眼球,繃著雙腿在被窩里伸個懶腰,感受著筋骨肌rou抻拉后略帶酸痛的舒爽,陳玨掀被下-床。扒拉扒拉凌亂的發型,陳玨換下穿了一整天、睡覺時都沒有脫下的衣褲后,趿著棉拖鞋,擰開門鎖,直奔洗漱間。聽到門鎖聲,坐在客廳看報紙的金壹轉過頭,對著睡醒后發型凌亂略顯邋遢的陳玨微微一笑。陳玨眼不瞬,面色不改,從容的在金壹的笑容中走進洗漱間。剛從被窩里爬出來的有幾個是光彩照人、形象完美的?目送陳玨走進洗漱間的過程,金壹莞爾一笑,搖搖頭將注意力轉回手上的新聞報紙上。洗漱好之后,簡單的吃過早餐,陳玨在金壹的陪護下,拎著幾包陳mama特意組合包裝好的山珍野貨和裝著換洗衣物、洗漱用品、零碎實用物品的行李包來到軍區醫院。和闊別幾日的同科室醫生、主任簡短寒暄的同時陳玨挨個送予小包裝的山珍,在得到對方謝意的同時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關系。見識過職場辦公室人際關系厲害的陳玨雖不是老鳥,卻也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菜鳥。有些事,在你不能反抗與之對立的時候,入鄉隨俗是最好的辦法舉措。金壹看著自進入醫院科室后變得如魚得水的陳玨哂然一笑,悄悄遁走。若無意外,陳玨這回又要十天半月不能回家了,他這個一不是醫院醫護工作人員,二無相關證明可以讓他長期居留醫院的人員只能把人安全送至醫院后離開。何況,在軍區醫院里總要比在其他地方安全得多,這也是三少安排陳玨進軍去醫院實習的原因之一。查房、書寫病歷、配臺手術……忙碌的實習生活讓陳玨疲憊不已,根本無暇再去想那些有的沒的,好不容易才偷個空給家里打電話詢問那株靈芝的事兒。在看到那株靈芝的時候他就有預感,這是父母特意塞給他的,留作必要時能拿的出手的“禮”,可真的從父母嘴里聽到并印證了自己的猜想,陳玨的鼻腔漸升酸意,眼眶澀然。電話的那頭,陳mama還在語重心長的說著一些老輩人幾十年積累的人際相處經驗,以及陳爸爸偶爾的幾句諄諄告誡,陳玨邊聽邊“嗯、啊”的回應著,心頭五味雜陳。望兒成龍,望女成鳳,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一生順遂,美滿如意,為此他們心甘奉獻自己的一切??蓱z天下父母心!陳玨掛斷電話后,閉著眼,用力抹了一把臉,將快要溢出來的水意逼回體內,他才邁著沉重的腳步回到科室。當年,他考上北大的時候,父母是無比的驕傲自豪向每一位親眷訴說自家兒子的優秀,那每一個脫口而出的音符都帶著述說者深藏心中的榮耀。當得知他能在北京的軍區醫院實習的后,父母高興的同時也有著他們的憂慮,可為了他能在大的城市發展生活,父母選擇支持他,肯定他,鼓勵他。這些,他心有觸覺,卻沒有往深處細想。若不是那株靈芝,若不是這一通電話,陳玨,你是不是還沉浸在自己的自怨自艾中無法掙脫?放大自身的痛苦,任苦悶桎梏,不得歡顏?陳玨,那個驕傲自信的你哪里去了?那個積極向上、滿懷憧憬希冀的你哪里去了?那個踏上醫途后,秉持醫者仁愛品德,努力成就自身價值的你又到哪里去了?現在的你,還是當初的那個你嗎?縈繞在鼻腔的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消毒水味道,身上穿的是可以當做常服的白袍,走的最多的是醫院階梯走廊,腦海中時不時浮現的不是時尚潮流,而是一個個拗口癟嘴的名詞術語。在二十幾年的人生中,他用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去觸摸醫學的大門,一只腳踏進門內,一只腳懸在門外,磕磕絆絆的走過這一段又一段或艱苦難耐或慶幸自喜的路程。這一切已不是早先懵懂無知因為生存而做的選擇,是刻在骨子里的習慣,更是習慣后衍生的自然而然。古詩有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偉人曾言:“會當水擊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聆聽并執行圣賢之言,何苦無法遙上青云不得志?想通了其中關竅的陳玨宛如吃了人參果般自上而下由心到外一片豁然開朗。辛苦忙碌了半個月,醫務科主管實習生的吳科長給陳玨打了一通電話通知他即將轉科的事。一般常規的輪轉科室都是從大內科、大外科開始,再根據實習生的日常表現,以及帶教老師給予的評判選擇接下來輪轉的科室。但陳玨和一般的實習生不同之處在于,他沒有所謂的帶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