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
書迷正在閱讀:我把王爺當白月光替身之后、小禽獸、陳玨、只為你廝殺、寒炎劫、陪你瘋狂,陪你鬧、[綜英美]老師不是人!、贖、別攔著老子吃rou+羈絆(H)、前夫高能
他哥心里面想的是什么,畢竟這樣的事情在楓臨實在是太常見了,可是他哥明顯就不是能忍的人,他所有的耐心都放在了生意上,為了一樁生意,他能低人一頭,等到合適的時機再把自己應得的利益搶回來,可是在感情上,他從來就不會忍。這與忍了十年等待仁澤煊的景辰是個極端。以前的景辰善于忍耐,所以仁澤煊有了皇后有了妃子有了嬪有了貴人,他從未發作,直到今天之后他才不打算忍。可是景學不同,景學從來不會委屈自己,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你既然招惹了我,就不要用為了子嗣為由去納妾,不然,兩人橋歸橋路歸路。景學常說慶幸自己并未生為女子,不然他這樣的性格,恐怕被世人所恥。景辰不知道如何評論自己哥哥的行為,可是他覺得他哥活得快活,活得灑脫。景辰幼年受到景學的影響頗多,若不是中途橫插了一個仁澤煊,恐怕景辰不會有十年的空白期。如今離開皇宮,景辰又開始不著痕跡地學習景學的處事手法,且不說景忠尚且在世,哪怕景忠不在了,也有“長兄如父”之說,可是景辰愣是跳過了老爹和大哥,直接學了景學的性子。“你二嫂又怎么吵架了?”景辰坐在椅子上,他自從了解了落楓城的天氣之后,便決定近兩個月堅決不出門了。他苦夏,一大到夏天整個人都是昏昏沉沉的,動都不想動。“叫什么二嫂?!本皩W倒不憤恨,照樣能吃能喝,景辰讓人準備的瓜果,大部分進了他肚子,“若是他真的要生個所謂的嫡子出來,哥就給你換個嫂子,貨真價實的那種?!?/br>說起來,景家三兄弟其實都不是天生的斷袖,看看景峰一家子和和美美就知道了。各人有各人的機緣,景辰曾為了仁澤煊迷了心智,如今卻在君少謙身上找到了一份安靜祥和,而景學早些年因為景辰的事情厭惡那些和皇家有牽扯的,卻把心丟在了穆聞硯身上。不過景學是個狠角色,他生來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更別提讓他接受這個時代的游戲規則,反正他不牽扯皇家,再無厘頭別人也沒辦法。他對當初剛剛回家的景辰說:“你可以丟了心,但是不能丟了原則?!?/br>景學咬了一口果子,惡狠狠的。“喲,我怎么聽說你從青樓贖了個人,這不是已經給我找了小二嫂嗎?”景辰打趣他道?!笆裁磿r候讓我見見?”景學挑眉:“等過一段時間,我料理了穆家的事情之后,再決定要給你見小二嫂,還是二嫂?!?/br>景辰幾乎跳起來。他哥不是說真的吧?不對啊,他怎么覺得他哥和“二嫂”的感情深得很,怎么可能因為一個侍妾就……就真的完了呢?作者有話要說:qaq洪水退去,終于安心了,家里面的網因為臺風的關系出了點問題,月月跑到網吧來了第50章我欲于君分桃枝(九倒v買)無論景學是怎么想的,景辰都不可能去拆他哥的墻角。反正這是他哥和穆聞硯之間的事情,他也不好管太多不是么。景學就在景辰這邊住下,最讓景辰驚訝的是,穆聞硯居然整整五天不見人影。也不知道穆聞硯是在想什么,反正景學到了景辰這邊五天了,他始終沒有出現。對于景學忽然住進來,景辰必須要把容墨介紹給他。景學是個自來熟,可以說,他對于與官府沒有關系的人都十分和顏悅色,哪怕容墨不太喜歡說話,但是景學還是能和他相處得來。但是景辰知道,這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他哥和義兄都不是那么簡單的人,能和平相處,實在是難能可貴了。“哥,你真的不打算回去了嗎?”景辰不喜歡飯桌上過于冷清,一向來說,如果沒有人陪他的話他會讓竹月竹清和他一起用餐。“怎么,你不歡迎我嗎?”景學反問了一句。景辰連忙搖頭。景學看上去還是一如既往地平淡和冷靜,可是景學知道,他在生氣。穆聞硯久久不曾出現讓景學失了常,但是他不是那種一旦發火便摔東西或者愁容滿面的人,景辰了解自己的這位哥哥,不然的話估計他也不知道景學在生氣。就連容墨,也只是覺得這是景學本身的個性。容墨早出晚歸,平時很難見到人,景辰猜測他的“生意”應該不簡單,不然的話不會讓他忙成這樣。第五天,景學忽然變得“正?!绷?,帶著一臉狐貍似的笑容,在君少謙來找景辰的時候笑得jian詐,簡直是讓景辰覺得被他哥盯著能出了冷汗。君少謙自從他父母又去游玩,廖錦醒來,君少訣再也沒有借口不去處理事務之后就輕松多了,每天來找景辰是必定的,偶爾有事不能過來,也會讓人來通知一聲。謙王府的人都已經把景辰當成王君,十二萬分地對待。至于為什么王爺遲遲不大婚,雖然很多人都猜不透,但是他們看得出來王爺對這位王君可是很重視的,沒有人會傻到因為王君的大禮遲遲未舉行就輕視景辰。之前任婉柔的事情也讓所有人都收起了那些不好的心思,任家千金何等美名,稱得上楓臨第一美人。這“美”還不僅僅指相貌,指的還是才藝美,品行美,總之,這任家千金身上的一切足以說得上盡善盡美,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險些就被王爺送進了皇上的后宮。鳳君可是那么好相與的?雖然王妃的頭銜不如凰后,你也得有那個命才行啊。因為君少謙的那一番作為,很多人都閉起了嘴巴再也不敢說讓自己家閨女進王府為“妾”的事情了,這如花的女兒送進去,雖然指望著母憑子貴,但是那也得有這個機會才行啊。所有人都想著,暫且收了這些心思,等到王爺年紀大了點,覺得還是要有子嗣比較好,再讓自己的女兒進去,那時候王爺急著要子嗣,王君本身不能生,閨女的未來才有指望。如今王君大禮未成,他們就急著把閨女送進去,難免王爺覺得不妥。在這樣種種的顧慮之下,大臣們倒是消停了許多。如今,所有人都在等,等王君大禮合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