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
能聽得靡靡綠穗間雀鳥啁啾和旁邊石中清泉細涓涓的聲音。 目光所及之處, 皆是高樹繁枝,綠蔭蔥蔥。 寧莞好奇心不盛, 并不想追究腳邊這一灘血的來處, 張望幾許沒見到什么人影刀劍, 便小心地往后退了退, 轉過身往另一邊去, 準備慢慢往邊緣靠攏。 山中藥草豐富, 她一向眼神好兒, 路上走走停停, 也得了不少。 背簍不大, 已經裝不下什么,寧莞摘了幾把隱匿在草木間的野蘑菇,反手放在后頭, 又握起小鋤頭繼續往前。 將走了幾步,冷不丁地聽見噗通的一聲響,又沉又悶的, 像是有什么東西重重栽在了濕泥地上。 寧莞握著小鋤頭的手指倏忽收緊, 循著聲音往右后側看去。 她沒看到人,倒是在遠處的一人環抱粗的榕樹邊發現了一截亮紫色的衣角, 那樣的顏色,在這一片郁郁蒼翠里難免有些扎眼。 還不待多想,樹后又隱約傳來幾聲痛苦呻吟。 寧莞猶豫了一瞬,指尖動了動, 還是悄步靠近了過去。 走近一看,樹后面仰倒著的是個年輕男人,身穿華衣,頭束錦冠,腰間綴著一塊翡翠玉,從頭到尾都不是一般的物件兒。 他腹部受了傷,血流不止,已經濕透了衣裳,玉上墜下的月白穗子亦是沾了不少,隨著穿林而過的風落在草尖尖兒上,凝著一點兒一點兒的血珠子。 看這模樣倒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估計是哪家公子哥兒外出,不小心叫人尋仇,才落得這般下場。 人還留著氣兒,寧莞皺了皺眉,到底放下鋤頭,走上前去。 伸手拍了拍他的臉,卻發現沒什么反應,已然是不大清醒了。 那兩眼皮子搭的,只露出了一絲微不可見的細縫兒,發白的雙唇輕顫,時不時本能地發出幾聲難以抑制的痛吟。 寧莞覺得自己這運氣真算不得好,難得出來采藥,就碰上這樣事情。也不知道這是個什么身份什么人,但就這么撂下人不搭理吧,又實在說不過去。 輕輕嘆了一口氣,到底還是轉身去往旁邊去挖了幾株止血草,揪下干凈不帶泥土的一截,扯開他腹間被刀劍割破的衣裳,將藥草盡數揉碎敷了上去。 因得傷口太大,藥草的止血效果不大好,不過卻也沒像剛才那樣厲害。 寧莞又另外摘了些,待傷口處不再一股股地往外冒著血了,她才招了招七葉,出去叫人來幫忙。 這人會在千葉山,十有八九是往山上清水庵去的,該是有人認得,一會兒大可以送到上頭去。 她腦子想著事情,腳下動作卻也沒停。 躺在地上的晏呈垣只模模糊糊地看到一個月白色的人影子,眼角微微一動,下一刻再撐不住,徹底陷入昏迷失去了意識。 寧莞回到山腳下,將背簍放回馬車里。 她這一去一回尚不到一個時辰,兩個護院點的一碟花生米都還沒嚼完。 因得手上臟兮兮的不舒服,她便去找吳氏要些水沖一沖。 半蹲在灶間添柴火的吳氏聽到聲音,撐著火剪站起身來,看到她不禁揚起笑臉,忙舀了一葫蘆瓢的清水遞過去,“是寧大夫啊,我可許久沒見著你了?!?/br> 寧莞笑笑,“勞你惦記著,近日生意可好???” 吳氏在腰間罩布上擦了擦手,出去收拾桌子,笑回道:“比不上以往有寧大夫你在的時候熱鬧,也就勉強能過日子罷了?!?/br> 山里頭還躺著人,寧莞只簡單與吳氏寒暄了兩句,就叫上帶來的那兩個護院上去抬人。 兩人聞言應好,快步跟在她后頭。 三人一貂穿過密密疊疊的半人高灌木叢,踩著雜草枯枝,沒多久就到了地方。 兩個護院手腳麻利地湊上去,見這血浸浸的慘樣,再聞著厚重的血腥味兒,也忍不住擰了擰眉頭。 其中體型稍顯得圓壯的率先彎腰將人半摟起來,晏呈垣那張本來半陷在青草叢里的臉,就這不期然地映入眼簾。 挺是清俊的模樣,兩道眉不似利劍一樣的凌厲,而是如遠處青山一般的秀氣,再加上臉上慘白慘白的,像是覆了一層冬日青霜,透著灰敗,比之尋常兒郎家顯得更弱氣些。 護衛目光一頓,一手撓了撓頭,怎么莫名覺得有些眼熟,隱約好像在哪兒見過。 另一人見他發愣,也支了支頭,這不看還好,一看嚇一跳,駭得黑黝黝的臉皮子都抽了抽,大驚失色道:“哎喲!這不是主家四少爺嗎?” 扶著人的恍然大悟,“對對對,我就說看著眼熟,可不就是四少爺嗎!” 寧莞沒想到在山上隨便遇上的,居然還是他們的熟人,聞言走前兩步,柳眉微微上揚,“是悅來館的四少爺?”那就是該是姓晏了。 兩人齊聲應道:“是,錯不了?!?/br> 晏家四少晏呈垣是長房獨子,比起其他幾位少爺,他手上管的事兒更多,總是隔三差五到館里來查賬,他們這些做工的,有時候運氣好,總是能見著幾回。 雖然不見平日的意氣風發,這張臉再配著sao氣晃眼的亮紫色衣裳,想認不出來都難。 “小姐,四少爺看著傷得挺嚴重,咱們把人往哪兒送?是先帶回城里擱醫館去,還是直接送到悅來館?” 寧莞斂去眉間詫異之色,搖頭道:“回城路遠,不好耽誤,先送到清水庵清理傷口,之后再說其他?!?/br> 兩人忙點頭,動作間顧及著晏呈垣的身份,皆是緊繃著臉,脊背骨挺得筆直,一臉的慎重。抬起人時更小心翼翼了一些。生怕這位爺撐不住,半路上就一命嗚呼見閻王爺去了。 晏家長房嫡孫啊,可是金貴得很,萬一要出個什么事,晏家怕是要有大動蕩,到時候悅來館也安穩不了,連帶著他們也要受累遭殃。 說來也是得虧四少爺運氣好,躺這兒都能碰上小姐采藥,不然估計都等不到他兄弟倆把人抬出來,就命歸黃泉了。 這二人生得高壯,又有心加快動作,兩階一抬腳,一刻也不停歇,不到兩刻鐘就爬完了層層石階,順利抵達清水庵正門。 寧莞比不得他們體力好,稍走得慢些,步上最后一階石梯,抬眼看向檐角懸掛著老舊風鐸,歇了好一會兒才喘勻了氣,跟著幾人進庵里去。 寧莞來過好幾回千葉山,卻是第一次到清水庵來,黛黛青山里嵌合深深庭院,香火繚繞里行走著灰衣女尼,和相國寺的威嚴莊重相比,要更顯得平和清寧些。 庵主明顯認得這位晏四少爺,聞訊匆匆趕來,手上不停地撥捻著佛珠,嘴里連道了好幾聲我佛慈悲,“早上還一切安穩,緣何挨上這樣的禍事?” 寧莞并不知內因,自然回不得她的這話。 晏呈垣抬上來就被安置在了禪房,因為一路折騰,傷口又有些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