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7
據難道就不是這些情報?”反駁的聲音清脆悅耳,瞬時就將一群大男人的視線吸引了過去。說話人是梁小風,他如今充當陸藝華的機要秘書,但人畢竟是搞情報的出身,各種辛酸苦辣體會得深刻,自然不樂意外人污蔑。那參謀一句話本來沒什么意思,卻被梁小風堵了一下。梁小風人非常漂亮,即便很少打扮,一身軍裝也讓她穿出了媚人的風情,只是個性有些強硬,讓一眾惜花愛花的年輕軍官們折在了追求的路上。對這些事,只要沒用什么下作手段,當事人兩廂情愿的話,陸藝華很少去管。那參謀也就二十七八的樣子,閱歷卻很豐富,見陸藝華沒有不高興的樣子,也就跟著開了句玩笑,笑道:“情報部門是辛苦,但都辛苦到自己人身上了吧?!?/br>梁小風哼了一聲不作回答,軍統內部如何梁小風心中明白,即便她過去是主要負責對日情報,見得其他事也不算少,這些軍人多數都對軍統好感欠奉。“好了,說正事吧?!毕蜍姶涡χ鴮⒃掝}引回來,他指著地圖中一道被著重描畫了的線路,接著對重慶的命令分析道,“根據方才的命令,我們可以看出來,這里?!毕蜍姶卧谒种傅牡胤絼澫乱粋€標記,“入緬戰敗后相繼退回國內,重慶軍委會認為,滇緬公路上沿途北進的日軍,只是敵人臨時編成的一個快速部隊,既然是快速部隊,最多也不過兩三千人,算是孤軍深入,不能持久?!?/br>陸藝華站在一旁將地圖又看了一遍,道:“向參謀長已經做了分析,各位有什么要說的?”屋子里沒人說話,鐘彬將視線在屋子里顧自沉思的人身上掃過,突然笑道:“這還有什么要想的?”說完,他一拍衣服站了起來,對著陸藝華就是一個標準的軍禮:“司令,我請戰前往前線!”正在作圖的向軍次抬頭看他,忽而將筆扔在地圖上,嘆道:“鐘軍長說得有道理,這次戰役肯定避免不了,想得再多也要先打了才行。只是,這次入緬遠征軍打的太憋屈,緬甸境內的戰斗總共持續不過幾個月,天數都能數的清,杜將軍也算是個人才了,但入緬軍主力東移的方案被否決,相比他也苦惱得很?!?/br>屋子內的氣氛有一瞬間的凝滯,陶晉初不禁想到,因為正確方案被否決而導致的戰爭失敗,這都是第幾次了?從之前的淞滬會戰中陸藝華的退回國防線的建議,到如今這一次,國軍有太多次栽在這上面。入緬軍組建之前,杜聿明曾隨考察團入緬甸考察,并與侯騰負責撰寫。當時陸藝華還未離開重慶,各種作戰會議也參加了不少,入緬軍作戰問題他也討論過。實際上,最初時入緬軍總指揮的候選名單中也有陸藝華的名字,雖然最后被抹去了,陸藝華依舊參與了當時的戰事部署的討論。對于杜聿明的觀點,陸藝華是知道的,而且因為重生過一次,即便陸藝華還看不出那套理論是否能夠取得最終勝利,但絕對不會導致遠征軍慘敗,至少也能夠爭取來一個雙方對峙的局面。“當時杜將軍認為中英兩軍最重要之目的是為確保仰光海巷之安全,應集中主力于緬甸邊境,率先構筑陣地餐區決戰防御,并將重點指向毛淡棉方面?!碧諘x初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說出話來就有些感慨的意味,“只是這些都沒得到實現,英軍主張將兵力放在中緬和中老邊境,等后來日軍第五十五師團和第三十三師團果然前往毛淡棉,進攻仰光時,咱們再進緬甸,局勢就已經壞了?!?/br>方才那參謀嗤笑道:“什么叫防御應放在中緬邊境?照我看,是英國人想要獨占仰光油料,不想與他人分享倒是真的。不過——”這位參謀聲調一轉,又道,“這還算好的,畢竟之前嘛,史迪威與羅卓英在前面頂著,想要把命令執行下去,就要與那兩位鬧翻,總之這次仗……”這個參謀沒有說下去,意思卻很明白了。陸藝華笑了笑沒有說話,在他看來,喪事制空權是英軍撤退的主要原因,沒有被全殲就算幸運了。至于之后的戰役,杜聿明戰略眼光非常好,但遠征軍內部分歧嚴重,再加上有最關鍵的制空權喪事,以及武器裝備等客觀問題存在,勝利的可能性就很低了。不過,他現在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那種狀況下,要誰去都會焦頭爛額。那團亂麻實在太亂了,能理清的人或許存在,或許不存在,但他有自知之明,這絕對不會是他。陸藝華不禁想,或許就是因為此次的失敗,后來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勝利后,才會那么令人振奮吧?上輩子他離這個戰場很遠,但即便是在遙遠的第五戰區,他也能感覺到那種發自內心的興奮,那是戰爭即將勝利的標志。想到這里,陸藝華隱隱有些期待,這輩子他不用再將心力花在戰后局勢上,那么他是不是就能比那時候更純粹地感受到那種終將勝利的愉悅?作者有話要說:我不要進小黑屋啊不要進去??!接著去碼字,也不知道寫不寫的出來TTPS:沒有注意的寶貝們請拐回去看上一章,今天下午我重新加了兩千多字進去。7070、反攻騰沖...戰火就這樣在怒江一線爆發了,重慶軍事委員會軍令部于五月十三日下令給陸藝華,讓第十一集團軍反攻騰沖和龍陵,收復怒江以西失地,并派一部分兵力進入騰沖西南地區的連山、盈江、梁河等地,另派一個加強連向密支那、八莫間地區挺進,迎接杜聿明第五軍回國。坐在椅子上,陸藝華在腦子中將戰爭爆發以來所發生的事件梳理了一遍。公歷一九四零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同年六月,軍法聯軍于敦刻爾克遭遇大潰敗,英倫三島岌岌可危。而與此同時,日軍在太平洋戰場高歌猛進,陷于戰爭的英國人希圖借中國軍隊的力量挽救其遠東殖民地,終于四零年末開放中國的最后一條國際交通運輸線——滇緬公路。同年十二月,受英方邀請,中國政府派遣“中國緬印馬軍事考察團”到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做軍師考察。隨后,雙方簽訂“中英共同防御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成立。其實,根據考察團的意見,礙于戰事原因,中英軍事同盟本來早就應該成立,以便中國軍隊進入緬甸布防。然而,這個建議卻并未被采納,由于中英雙方利益不同,英國人對遠征軍入緬問題遲遲不予表態,一直拖到次年初,中國軍隊才開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