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
計劃的完美重合,雖然他們也有傷亡,但與阻截日軍幾萬人將近九天的戰果來比,這點兒傷亡實在微不足道,誰成想就在他安排八十七師準備后撤事宜的當口,戰區司令部竟然傳出了那么兩個命令!自豫東戰役之后,戰爭發展的大方向雖然與陸藝華曾經經歷過的相同,但細節處計劃全部改變,陸藝華根本就沒打算靠前世的所謂先知去打仗,但他有信心在這場已經面部全非的武漢會戰中立穩腳跟,卻不代表他能夠在己方的失誤中毫無怨言!就在富金山戰勢膠著之際,全國各方也都將目光放在了武漢這片戰場上。自徐州戰敗以來,除去薛伯陵奪回蘭封,一路上抵抗敵軍的華夏部隊可謂是一路敗退,敵軍迅速占領六安、霍山,然后兵分兩路,只要敵軍左右兩路分別穿過大別山與潢川,就能直逼武漢。陸藝華遇上的便是左路軍,而右路軍如今已經在潢川與另外一位名將交上了手,進程雖然也受阻了,但與攻打陸藝華這邊的一比,情況還是好上了不少。畢竟右路軍到達潢川的日子要比左路軍到達葉家集的日子晚了六日,到現在也不過是攻打了六天而已。臨近富金山的另外一片陣地上,第二集團軍孫總司令拿著望遠鏡不時往富金山看,濃烈的硝煙味兒幾乎是貼著他的鼻子被風吹過,放下望遠鏡,他問道:“七十一軍戰況如何?”他身旁站著的一個上校走上前回道:“還能撐得住,陸軍長兩天前親自帶著警衛營上了三十六師陣地,來電說正好還能撐五天?!?/br>陸藝華這話明擺著就是說他只守五天,五天過后再出事他就不伺候了。孫總司令聞言笑了,眼睛中閃過一抹敬意,道:“陸敬安善戰之名果然不虛,憑他一個軍和三十軍輔助,竟然能守到現在部隊還未有潰散之跡?!?/br>他身邊那上校道:“七十一軍下屬三個師原本就是中央軍最厲害的,不過能守上十七天確實難得?!?/br>“雖說如此,陸敬安此次下來,怕是要氣壞了?!币幌驀烂C的孫總司令難得打趣了一句,隨之又嚴肅道,“不過今天這種狀況倒是我也沒想到的,陸敬安倒不像是我曾經見過的中央軍將領,他來之前我還擔心過來一個指揮不動的給我添亂呢?!?/br>“也幸好委員長派了他一個黃埔一期的來壓著?!蹦巧闲PΦ溃骸捌呤卉娎锇顺梢陨宪姽俣汲錾睃S埔,連部隊帶人全部是嫡系中的嫡系,要不派個資格老的,來的話估計真是添亂?!?/br>孫總司令瞇了瞇眼睛,再次拿起望遠鏡往戰場的方向看去,同時說道:“電告那兩個兔崽子,讓他們加快行軍速度,務必于兩日內趕到商城!不然,我可真沒臉再見人家軍長!”戰斗越到最后越膠著,由于陸藝華親上前線指揮,三十六師師長干脆跟著自己手下一個加強團沖到最前面去了,說是加強團,到了這時候其實也沒剩多少人了,又將敵人一波兒進攻打下去后,那位陳師長退回到陸藝華身邊,抹了把被黏著汗水和灰土的臉,抱怨道:“軍座,這孫總司令到底什么意識?”陸藝華道:“能什么意思?他也是聽戰區的命令?!?/br>陳師長頗為不服氣地哼了一聲:“什么戰區司令的,耽誤行程的那兩個師可是他的部隊!”陸藝華沒吭聲,而是從趙睿手中拿過望遠鏡朝戰場的方向看過去,皺眉道:“我在這兒三天了,敵軍怎么還在增援?”陳師長嘆了口氣:“所以說這仗打得窩囊,人家一個勁兒地增兵,都增了兩萬了,哪像咱們打死一個少一個?!?/br>放下望遠鏡,陸藝華看著這個老部下沒好氣道:“還真是兵痞了,當年在黃埔那會兒,是誰天天自謂個文明人的?”對于陸藝華的調侃,陳師長毫無不在意:“您可不能這么說?!闭f著伸手指了指陸藝華身后的兩個人,笑道,“軍座,您可得看清了,真正的文明人可都在您身后呢!正則就不說了,雖然是高材生,但也是一個鐵血軍人,可趙秘書可是名副其實的文化人,咱可沒法比?!?/br>陸藝華笑了笑,一巴掌拍在趙睿肩膀上,朝陳師長的方向抬了抬下巴,道:“瞧見沒有,才來多長時間啊,可就被人夸了?!?/br>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我又沒頂住學習的壓力,偷跑回來了,悔恨之下所以來更新。==1818、小兔崽子...這是陸藝華部堅守富金山的第十六天,早前構建完畢的防御工事內一片尸體,有的甚至連尸首都已經不全,在這種人手不足的激戰時刻,連送傷員回去后方都已經變得奢侈,更何況是料理亡者尸身?從戰爭開始到現在,七十一軍上下幾乎沒誰能睡得上一個好覺,陸藝華更是一直在熬著,沒辦法,他不僅要控制防守時各部之間的協調,更要掌握好每個部隊前進或者后退的速度,一點兒都不能出錯。戰事穩定之時,別人能休息了,他還要在作戰室內布置下一步的計劃,并且向上級匯報戰勢情況,接受新的命令。戰爭已經進行到了最后時刻,趙睿站在建立再山上的一處隱蔽點內朝戰場看去,望遠鏡內的景象并不很清晰,硝煙彌漫中,爆炸聲此起彼伏,陸藝華略顯焦急的訓斥聲響在耳邊,趙睿竟然在戰場上恍惚起來。趙睿想了想,他是在什么時候第一次聽到陸藝華的名字的呢?是了,那是民國二十一年。那個時候他正著迷于救國存亡之路,與千萬熱血青年一樣,想著依靠自己的學識喚醒華夏民眾。那個時候,他最佩服的便是大公報的當家記者張乾林,而陸藝華作為張乾林的至交好友,他自然也是識得的。他對陸藝華了解不深,唯一知道的就是陸藝華二十二歲時曾率軍增援淞滬,在廟行打了個打勝仗。當敵軍已經盡了全力,攻擊猛烈,他陸藝華親自率領四個營強渡蕰藻浜,攻敵側背,重創敵軍,一舉粉碎了敵軍中央突破的計劃,使戰局轉危為安。趙睿還記得他那時候的心情,他幾乎是盲目地開始崇拜軍人,十六的他思想還太不成熟,倉促之下雖然依舊是選擇了接著完成學業,內心卻決定了以后要去參軍。只是,一切想象都是美好的,陸藝華終究并非完人,現實與幻想的差距令趙睿一時無法應對,他下意識的不相信那個打破了英雄面具的男人是陸藝華。陸藝華對他好像有莫名的敵意,對他的照顧卻又無微不至,他有時候會覺得陸藝華在矛盾,這個男人好像不知道該怎么對待他,想要對他好卻又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