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
來》在綠原大獲成功,就算兩邊受眾不同,有之前的成績做鋪墊,撲街概率會小許多,難得碰上這么好的機會,自是咬牙也要堅持到底。不就是多花點錢嗎,這點損失網站還承擔得起。綠原上的書,一般在十幾二十萬就入v,書閱這邊情況不同,它上架要晚許多,三四十萬很常見,再往上也不是不可能。張晗得到主編通知,上了這期的書閱pk時,有剎那愣住。這事可真新鮮,雖然上輩子他就知道有些網站存在pk制度,但他一直待在,從來沒挪過窩,了解歸了解,親身經歷這還是頭一遭。張晗先去網上下載了書閱客戶端,隨意翻了翻,之后直奔目標,尋找自己的文。就排在榜首,估計這是網站的手筆,榜首跟榜末,同樣情況下,推薦效果自然是榜首好。由于剛上榜,還看不出來什么,張晗便大致掃了下同榜作者的書。這一翻,還真讓他瞧出一點門道,外站書跟本戰書涇渭分明,外站書字數普遍比較多,就沒一本少于十萬字,本站書正好相反,沒有一本高于十萬字,甚至多數都在五萬字以內。張晗不知道pk規則如何,想必跟字數多寡有一定關系,他正想去敲主編問下情況,錦塵倒是先來了消息,直接把書閱pk大致規則跟他講了下,并建議他按照之前的頻率更新,不用大肆砸稿子,否則接下來不好配合網站宣傳,pk不上去,網站會想辦法。張晗單手撐著下巴,事情越來越有意思,沒想到書閱跟綠原差別這么大,pk竟然以量取勝。砸稿子的情況無論在哪個網站都存在,這事本身并不奇怪,但砸稿子形成網站風氣的可不多見,至少排名前三的,就沒哪一家是如此。日砸百萬稿子,這只是個例,大部分人都是按部就班更新,一天發六千到一萬字比較常見。張晗去網上搜了一下,發現書閱第一輪pk還算溫和,沒多少人一上來就狂砸存稿,越往后,這種現象越嚴重,到最后一輪,一天兩三萬不算什么,五萬往上都是常態。其實能從這上面看出來,砸稿子越多,本身質量越差,但若從單日訂閱上來看,能晉級的都比不能晉級的要高。雖說這有點本末倒置,但張晗也沒法說什么,更新也是寫手實力的一種。一個人日更一萬能賺一百塊,另一個人日更三千能賺六十,兩者之間孰優孰劣,真不好說。從結果來看,自是前者勝,但從質量上來說,不用想也知道后者更佳。至于發展前途,若一直保持這個更新量差的話,沒準前者潛力更大,同樣努力的情況下,差生進步總是比優等生要來得大,既然前者能賺到錢,說明文寫得沒那么差,起碼有一部分讀者愿意買賬。雖這么想,張晗可一點都不羨慕那些日銷屢創新高的作者,這都是大量稿子砸出來的銷售額,也就在總銷售榜上露幾天頭,一旦稿子砸完,書本身不行,很快就會從榜單上滑落,甚至消失。書閱走了個極端,只要書質量差別不大到一定程度,便以更新量大者為勝,在這樣的網站發展,作者更新壓力會很大。感嘆過后,張晗將這一消息發給裴靖寧,便不再關注這些,開始專心修文。馬上就要出版,排版校對之類早就完成,但在最后檢查時,出版社那邊發現前后質量存在明顯差異,便找到張晗,讓他看著辦,最低要求是重修最前面那十幾章,要是時間有富余,入v前那些章節也最好全都修一遍。張晗有些頭痛,修文比重新寫文還麻煩,必須在原有框架上發揮,比照著大綱寫更讓他抓狂。之前那次修文是他自發行為,自是沒有抵觸心理,這次就有些被動。原本他還想保留這些,作為他在文學造詣上進步的證明,既然出版社那邊提出要求,不改確實不大合適,張晗只能硬著頭皮上。他先將前面那部分通讀一遍,之后才開始著手修改。張一王強接到來自裴靖寧的消息,當即下載了書閱客戶端,時刻注意那邊動靜。書者比綠原自有渠道讀者數目要大一些,不過那邊造神能力比較差,書紅人不紅的情況非常常見,而且讀者平均年齡要比綠原這邊低一些,黑子噴子比例更高,隨便點開一本在銷售總榜上的書,底下評論簡直沒眼看。在簽約網站,作者有權力管理評論區,書閱由于是第三方平臺,根本就沒法管,只能眼不見為凈,反正也不用作者親自在書閱上發文,放任自流是大多數沒有團隊支持的作者最普遍的做法。辰星公司雖然不是什么大公司,但張晗本身給力,前后兩本書為他聚集起了大量粉絲書迷,當張一王強看到書閱那邊出現好些亂七八糟的評論,有些更是只為黑而黑,兩人在書友群里一招呼,呼啦啦一波大軍便空降至書閱,戰斗一觸即發。或許是不用直面作者,書閱這邊差評率要遠高于綠原,那些看著一篇游戲類占據榜首位置,不滿發泄之人,他們發出的評論剛出現在評論區中,一瞬間便被擠到不知哪個犄角旮旯。面對評論的汪洋大海,他們不得不敗退。眾人戰了個痛快,又如潮水般退去,簡直是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這讓旁觀之人看得大呼過癮,書閱書評區簡直辣眼睛,有些成名作者還會有人定期去處理一下,沒那個精力的,都選擇無視。這么大規模粉絲書迷齊至的場面,他們已經有段日子沒看到,這跟張晗還是新人有關系。一般成名作者早就熟悉這一套,身后團隊只會引導部分粉絲過來清場,并不會一次召集這么多人。以后支持張晗的團隊或許也會這么做,不過現在嗎,誰在乎這個?調動書迷出擊,不但能解決事情,還能增強粉絲凝聚力,何樂而不為?這么一鬧,不少路人因好奇點進去看一文,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就有部分人掉進坑中再也爬出不來,大呼邪性。一時間,文下催更評論占據了整個書評區,可惜,張晗根本沒辦法回應這事。張一跟王強見這么下去讀者恐怕會起逆反心理,忙想法子進行安撫,見多數讀者都表示理解之后,就算有個別還在鬧,兩人也不再管。又不是金錢,做不到人人歡喜。綠原運營部見在書閱上成績不錯,立即展開下一步行動,錯開時間,將文推到網站打通的各個渠道上,一時間可謂是遍地開花,連網文圈子都受到震動。縱觀華夏網文史,就沒見過哪本書被網站這么賣力推廣,即便是至今為止最火的那本書,都不曾有這個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