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
就相當于輔臣的“秘書”,而輔臣又相當于皇帝的秘書。 剛等寧硯大致了解了一番時,立政殿走進了兩個人,首輔韓哲松和次輔吉裕。 寧硯跟著一眾侍讀學士向兩人見禮。 “下官等見過二位大人?!?/br> 韓哲松在經過寧硯身邊時停了下來,看著他開口道:“章首輔親自舉薦你為內閣侍讀學士,又得陛下欽點,你可萬不能讓陛下和章首輔失望的好?!?/br> 寧硯忙躬身道:“下官謹記大人教誨?!?/br> “老夫送你一句話,在其位,謀其政,安其民?!?/br> 說完,韓哲松便抬步往殿內走去,從始至終,都是心平氣和的。 反倒是跟著他的次輔吉裕在走時,留下了一聲冷哼,寧硯搓了搓袖子,沒放在心上。 韓哲松剛到不久,其余的次輔和章嚴維也陸陸續續到了。 不同于韓哲松,章嚴維到時一句話都沒和寧硯說,便開始處理政務。 寧硯也坐到了他的位置開始看分給他的那些奏折,他只需要看一遍,然后分類后再交由內閣輔臣。 第一次接觸奏折這種東西,寧硯看的很仔細。 但看了一段時間后,寧硯發現看奏折也是要區分一下的。 有一些奏折完全一點意義都沒有,不是歌功頌德的,就是問安示好的,而且還冗長的不行。 難怪奏折要經過內閣篩選一下,不然讓皇帝一本本看下去,每天除了看奏章那就什么別的事情也不用干了。 等眾內閣侍讀學士將奏章整理好后,就進內殿轉交給六位輔臣。 然后他們要做的就是站在一邊聽他們商議政事。 需要的時候也可以提出一些他們的意見,至于被不被采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二位閣老,這里有一本洪州送來的加急奏章?!?/br> 一名侍讀學士首先將一本奏章呈上。 “你念?!?/br> 章嚴維說到。 “是?!?/br> 等那人將奏章念完之后,章嚴維和韓哲松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交農?朝廷非但沒有加稅賦,還頒布募役法讓他們免除勞役,專心于農事,為什么還會出現交農這種事!”夏敬沉聲說到。 寧硯在聽到“交農”這兩個字的時候眉頭也是微微蹙了起來。 說交農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但交農再進一步發展的話,就是農民起義! 所謂的交農就是百姓聚在一起上交農具,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苛政的不滿。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百姓的一種“智慧?!?/br> 他們用這種近似于“無賴”的方式告訴朝廷:我們不造反,不鬧事,你們就不能拿我們怎么樣。 你們要是不改變,我們就不種地了,你們也就沒有稅賦可以收了。 有交農的現象發生,就表示朝廷不得民心了,所以歷朝歷代一旦有交農的事情發生,朝廷上下都會比較重視。 不然任由事態繼續發展下去,就容易爆發農民起義。 章嚴維沉思片刻后道:“當務之急是得弄清楚洪州百姓交農的原因。 慕之,你以內閣之名義給洪州知府發一封加急文書,勒令他在半月之內弄清楚事情的原委?!?/br> 夏敬頷首。 “我這就去?!?/br> “韓大人,我們稍后就去面圣?!?/br> 韓哲松“嗯”了一聲,從那名侍讀學士的手里拿過奏折再次細讀起來。 除了這本加急的奏折,其余的奏折處理起來很快。 寧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雖然章嚴維和韓哲松兩人表面上看起來和和諧諧的,但總能給他一種暗地里較量的感覺。 而更多的時候他還能感覺到兩人在相互妥協,似乎在追求一種平衡。 至于他曾經想想過的兩人針鋒相對的場景是一次也沒有發生過。 這讓寧硯覺得他在官場的確還是一個“新手”,要看的要學的道理實在太多了。 立政殿離紫宸殿的距離并不遠,這也是為了方便皇帝召見閣臣。 等輔臣們將所有的奏折都票擬完畢后,就由寧硯他們帶著往紫宸殿而去。 “參見陛下!” “都起來吧?!?/br> 蕭旻在御案后坐定,便讓寧硯等人將奏折呈上去。 蕭旻是一個明主,在勤政這方面遠超先帝。 寧硯將奏折交給大太監的時候,突然發現在大殿左側的紗幕后坐著一個人,一個女人,一個很美麗的女人。 看那發髻的樣式,是未婚,也就排除了是后宮妃子的身份。 而看年齡,也和宮里的公主對不上。 能出現在這里的女人會是誰? 心中升起的好奇心讓寧硯往那里多看了兩眼。 等女人似有所覺看過來時,寧硯就垂下眼簾目不斜視了。 韓哲松由袖中取出那本來自洪州的加急奏折親自交給了蕭旻。 “陛下請看這本?!?/br> 蕭旻接過后隨即翻開。 “交農?!” 作者有話說: 旅行結束了,在回家的路上,所以該定一個更新的時間了,我發現沒有fg更新我就能拖就拖,這毛病真不好,回去了我就努力改。 你們覺得更新在上午好還是下午好? 第35章 二月二親耕 蕭旻的神情并不好。 大涼開國之時,為恢復戰后瘡痍, 一直輕稅賦輕徭役, 讓百姓休養生息。 歷經二帝之后,國家日益恢復, 朝廷也開始提稅賦, 但從始至終都處在一個中等的水平, 所以從來沒有出現過交農的事情。 如今這種事發生在了他在帝位的時候,蕭旻怕這會成為自己的一個污點, 更擔心這是什么不好的預示。 將奏折合上壓在掌下,蕭旻沉聲說到:“為妨動搖人心,此事不允許聲張。 朕會派皇城司的人前往洪州先行查明原因然后再行處理?!?/br> 寧硯專門了解過大涼的官署構成, 知道皇城司是屬于皇帝的一個私人機構, 類似于明朝的錦衣衛,直接接受皇帝的領導。 皇帝將這件事交給皇城司來辦, 明顯是希望內閣都不要插手。 在場的人自然知道帝王的意思, 莫敢不從, 紛紛道:“臣等謹遵圣諭?!?/br> 蕭旻神色稍緩。 “后日是二月初二,按祖制要在郊外親耕,朕已經讓禮部安排下去了,內閣記得督促一下?!?/br> 二月二日, 傳說中龍抬頭的日子。 而大涼朝歷代帝王也會在這一天赴郊外親耕, 已示君王對農本的重視。 民間打油詩有云:二月二, 龍抬頭, 天子耕地臣趕牛, 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豐登太平秋。 “臣等遵旨?!?/br> 從紫宸殿出來后,除了被留下的六位輔臣,所有的侍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