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
?那些傳聞可都是真的!如若這般,嚶嚶~要不了幾天,恐怕就要輪到映雪了?!?/br> 周太后這才放下小剪子,白了她一眼,道:“慌什么?瞧你這點子出息,以后還想取代那姓章的婦人!都窩囊了將近三十年了,就他那個性子,哀家比誰都清楚,強硬不起來。無非是受了點兒刺激,又受了那婦人挑唆,一時間迷了心竅,假裝自己醒悟過來、想強勢罷了。也就自個兒哄著自個兒玩。他和皇后離心已經不是一日兩日,早就不若先前那般勠力同心。后宮里的事,哪有的他想得那么簡單?你當這些妃嬪們的娘家都是好惹的?他想獨獨護著皇后?且由他鬧去,要不了幾天就會軟和下來?!?/br> 雖聽了太后的話,周美人稍稍放下點心來,卻還是面露擔憂道:“可……麗妃也就罷了,連趙婕妤都遭了殃,平日里陛下可是一直覺得那惺惺作態的賤人如蓮花般出塵不染、善解人意。我怕……怕下一個表哥就該整治我了?!闭f著說著,便委屈地嘟起了小嘴。 周太后笑道:“你都能看出來趙婕妤那起子人是在惺惺作態、裝柔弱,陛下就算忽然發覺了,也無需大驚小怪。你平素這般天真爛漫、活潑直率,你皇帝表哥怎么會整治到你頭上?” 聽到太后這么說,周美人這才心滿意足地露出了笑容。萬事好在宮里還有這個姑母,便是她最大的靠山。雖然這個姑母又自私又自大,一把年紀了還好聽奉承話哄著,可為了能坐上皇后之位,也只能暫且忍了。等到自己擠走章氏那個障礙,坐穩了后宮之主的位置,她才不要成日里陪這老妖婆說話解悶、在表哥面前裝傻充愣呢! 如今劉麗妃和趙婕妤被冷落了也好,還替自己省去了兩個實力強大的障礙。想到這里,方才還一臉擔憂的周美人,忙從果盤里拿出了一個橘子,親手剝開,乖巧地遞到周太后嘴旁,笑盈盈道:“姑母,您說我在陛下心中,能逐漸取代那個女人嗎?” 周太后冷笑一聲,“哼,那個章氏人到中年,平素又不愛穿紅戴綠涂脂抹粉地打扮,也不會說好聽的話哄著我兒。再說說她養的那兩個崽子,一個跟他舅舅一樣耿;一個女兒跟陛下一樣性子軟和愛哭,哪一個是討喜的?章氏那樣的性子在前朝未定的時候,的確讓陛下依賴;可如今太平盛世,男人已經不需要依靠這樣的女人和岳家了,誰還會歡喜這樣的女人?此一時彼一時了,章家的勢力與口碑只會是章氏的負擔,他們越得民心,便越成為陛下的心腹大患。映雪你記住了,不管章氏如何賢惠,你只要繼續保持你在陛下面前的天真無邪便是你最大的好處?!?/br> 聽了太后的話,周美人像是吃下了定心丸。 而看著這個年輕貌美、又聰慧一點就透的侄女,周太后也像是吃下了定心丸,有了她,只要自己在背后多加支持和指點,還怕弄不垮那個章氏?沒了她的挑唆和背后的章家勢力,兒子最后還不得乖乖依仗她和周家?到時候這后宮的大權還是掌握在她的手里,至于映雪這個小丫頭,等到她做了皇后,那也得是乖乖聽她的話! 姑侄倆各自心懷鬼胎,卻又都如吃了顆大劑量定心丸。 李言對著鏡子照了照,這身子長相倒是儒雅,卻跟個弱雞似的,病病殃殃風一吹就倒。哪里有點帝王霸氣?說來也并不完全怪這個高宗,大歷到了上一代太宗這里,就開始重文輕武了。中國古代就那樣兒,開國的時候指望人家武將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打天下;天下到手了,便開始琢磨著怎么收兵權、重用文人。這不是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么? 理論上說,為了穩固政權是沒錯,可這千年的文化也造就了“書生當道,病秧子橫行”的獨特現象。不信往后世看看,多少學生都是健康不合格? 這位高宗皇帝,是身子弱,性格也弱。李言尋思,既然現如今這身子是自己的,便要讓他從里到外都強壯起來。不然怎么保護妻兒?后宮那位非親生的老母可不是個省油的燈。 正想著呢,小宦官齊玉便一路小跑走了進來,看見李言在照鏡子,便頓了頓,接著小碎步快步移動了過來,面露難色道:“陛下?!?/br> “說?!?/br> “這個……那個皇后娘娘讓奴才來跟您說一聲,您給她賜的那些東西太奢靡了。如今國庫虧空,很多地方都要用錢。她是一國之母,理應端莊,也用不上那些胭脂水粉、綾羅綢緞。讓……讓奴才給您送回來,放回庫里去?!?/br> 齊玉一邊說一邊偷偷抬頭觀察李言的神色,心里嘆道:這位皇后娘娘也太實誠了。給您,您就拿著唄!國庫也不缺您這點兒東西。好容易陛下不疑心您了,還給您賞賜了那么些好東西,您給退回來,這不是打陛下臉么?您自然是好心,可陛下不一定這么認為啊。 想到平日里章皇后待自己也不薄,齊玉便小心翼翼地對李言道:“奴才送去的時候,皇后娘娘是很高興的。真的陛下,奴才已經許久未見皇后娘娘如此高興過了。您的這份心思,娘娘是感激并放在心上的?!?/br> 李言心想道:這個章氏是個好皇后,也是位好妻子。但未必懂得夫妻婚后經營之道,缺乏小情趣。男人給女人送禮物,自然是想看到她高興、滿足,就是有這樣一個虛榮心在里面。她為了節儉、替天下考慮固然是對的,卻也無意間掃了自家男人的興致。他是站在一個看客的上帝視角,那原本的高宗他會怎么看呢?他自然會更愿意去賞賜那些得了封賞便感動得痛哭流涕、嬌言軟語的小女人。 李言不禁搖了搖頭,對齊玉道:“走,帶上那些東西去鳳儀宮?!?/br> 又豈止是李言和齊玉會這般想?大皇子李恪一聽說母后的禁足被解,便忙不迭地奔了過來。當看到父皇的賞賜如流水般送過來時,李恪也著實有幾分欣喜。要知道在他為數不多的印象中,父皇和母后即使在外人看來琴瑟和鳴、舉案齊眉,卻很少有這般盛寵。往日里都是按照皇后的定例逢年過節或者趕上使臣上貢,才送東西過來。今日這如流水般各種金銀珠寶、胭脂水粉的賞賜,還是頭一回。 聽母后說要給父皇還回去,李恪蹙了蹙眉,不解道:“母后,父皇難得給您送這么多東西,您怎么全退回去了?” 章氏道:“如今國庫正是要用錢的時候,母后作為一國之母,怎好如那些后宮的妃子一般奢靡用度?再說了,這些胭脂水粉、釵環手鐲的,母后也用不到。都是那些年紀小的妃子愛用的東西?!?/br> 李恪不服地嘀咕道:“又不缺您這點兒,況且您也不老??!” “我兒說的是!朕這國庫難不成就缺你這點兒東西嗎?皇后是覺得朕養不起你?” 章氏和李恪聞聲,趕忙站起身來迎接。 李言卻輕哼一聲,大搖大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