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
眾人連忙拜謝,往院外退去,而王家的仆人很快就給他們安排了房間,讓他們住在了陽明先生的府中。這一住就住了近一個月的光景。每日,他們白天聽陽明先生講學,晚上則和陽明先生的弟子們一同談論如何實踐心學,有時也會聽這些來自各地的學子們批評前朝的弊政。林蓁覺得薛侃對他說的話很有道理——在這兒,確實比在只知道空讀書,甚至混日子熬時間的國子監里收獲大多了! 眼看已經到了十一月,徐階必須要進京赴考,林蓁和陳一松、翁萬達向國子監請的假也快到用完了,他們才戀戀不舍的拜別了陽明先生,分別往北京、南京趕去。陽明先生的弟子中也有不少要去北京參加會試的,包括薛僑和薛宗皚,徐階正好與他們同行。 而林蓁呢,這些日子的經歷讓他把打算寫給汪大人的信在心里醞釀出了底稿,他打算一回國子監就動筆。 大明朝來自東西南北的士子們在這小小的余姚相聚,雖然他們中有很多人也像林蓁一樣很快離開了,但是,他們所相信的,再也不僅僅是“克己復禮”的程朱理學,他們所追求的也不只是金榜提名,而是陽明先生所說的良知。他們的心里都深深記住了陽明先生那四句話——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一趟余姚之行,林蓁不僅從陽明先生那里得到了對他來說至關重要的知識,而且還和陽明先生探討了許多眼下他所關心的問題。他救了徐階之后他的屬性1就加了不少分數,而當他離開余姚的時候,他的屬性1(修身)、屬性3(治國)、和屬性4(平天下)都升級了。 第43章 屬性1升級的時候, 他更完整地看到了前世的林蓁喪父之后發生的事,上一世林蓁一直在讀書, 林毅齋是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 他的去世讓這個家失去了支撐。 林蓁只能想辦法在不中斷學業的情況下掙錢養家,他決定在附近的幾個大戶人家教書為生。但他雖然學問淵博,教的也很認真負責, 卻常常因為年少、家貧而受到這些雇主的欺凌,不是拖著不給工資, 就是克扣他的飯食, 而且, 最后為了給程氏治病, 他們只能在縣里的大戶們來收地的時候把地賣了。 系統的畫面越推越遠, 他看到, 賣地的不僅是他, 還有山都鄉的許多百姓,放眼整個金石鎮,整個潮州府,甚至整個廣州, 土地兼并已經越演越烈, 林蓁在腦海中處理著前世今生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些事——因為沉重的賦稅或者被有錢有勢的人所逼迫,不得不賣掉土地求生的百姓,卻在賣了地之后還要被迫交稅;興獻王府莊田上的那些王莊佃戶們終日勞作, 卻仍然無法養活自己和家人——如今各地的皇族子弟越來越多, 但像曾經的興王那么賢明的卻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只能在王府家丁的侮辱欺凌中日日煎熬。 屬性3的閃爍打斷了林蓁的思路,他眼前是一位五十上下,濃眉環眼,臉上頗有些郁郁之氣的官員。根據林蓁對明朝官服的了解,此人官職不高,大概也就是個六品,他與另一名同樣身著六品官服,一臉肅穆的官員對坐案邊,兩人侃侃而談,辯駁著楊廷和讓嘉靖皇帝認之前的孝宗皇帝做父親的種種禮法上的依據。談著談著,其中一人憤然拍案而起,喝道:“禮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讓皇上稱生父為伯父,人情何存呀!” 他們說的慷慨激昂,林蓁也隨著激動起來,這兩人的學識和膽魄一定會對如今在朝中一籌莫展的朱厚熜有很大的幫助!在余姚的時候,他和陽明先生自然也探討起了朝中“議禮”之事。陽明先生告訴林蓁,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大禮議”事件。林蓁并沒有詢問陽明先生對這件事的態度,陽明先生也沒有明著說出自己的立場,但是,他提到了自己有兩名在朝為官的弟子,一位叫做席書,一位叫做方獻夫,都是支持朱厚熜的。 先前薛侃問起來的時候,林蓁說自己已經不介意因為父喪而三年不能考試的事情了,但實際上他并沒有徹底釋懷。他曾經想過如果自己能早些進入朝堂,或許就在這場“議禮”中幫助朱厚熜,但實際上現在他才發現,或許自己沒有早點做官真的是一件好事,因為如今整個北京的文官集團都把持在楊廷和等一眾舊臣的手上,能幫上忙的,真正有能力改變這一切的,反而是這些遠離北京的人。陽明先生曾經感嘆:“無端禮樂紛紛議,誰與青天掃舊塵?”林蓁忽然覺得,自己所處的位置非常有利,他必須盡快找到這些支持朱厚熜的人,為這場無聊的爭議畫上一個句號。 屬性4是在他見過陽明先生之后才升級的。那日他們剛剛離開余姚,他腦海中忽然閃起了紅光。原本是鶯飛草長的江南四月,大好一片暮春光景,卻見江邊百姓四處逃竄,后面追上來的是一群打扮怪異,面目兇狠的日本武士! 那個孩子所說的倭人作亂!林蓁猛的睜開眼睛,這是很快就要發生在自己眼前的事,他既然能改變自家和山都鄉百姓的土地被梁大戶據為己有,他也一定要想辦法阻止這場慘??! 四月……離現在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可是具體這些倭人會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挑起事端,他卻不甚清楚,這件事,恐怕他還需要翁萬達和陳一松的幫助。 林蓁要給朱厚熜寫密信的心思淡了下來。不,信還是要寫,只是到底該寫些什么,他要好好的再想一想。他原本是想對如何革除前朝的積弊提出一些建議,但是現在,朱厚熜還沒有完全執掌朝政,這些建議對他來說有什么用呢?事有輕重緩急,林蓁想,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更快、更穩妥的解決“大禮議”的爭端。 正當林蓁為不知道到哪里去找系統給他提示的那兩個人而發愁的時候,機會卻忽然來了?;氐侥暇┲?,林蓁他們參加了國子監歲末的考核??己私Y果出來,他和翁萬達、陳一松三人課業都屬上等,雖然因為入學時間短不能升班,但他們都獲得了去南京六部和翰林院“實習吏事”的資格。 按照國子監的安排,林蓁實習的地方是南京的翰林院。翁萬達和陳一松分別去了兵部和刑部,這都是成績出眾的監生才能得到的待遇。雖然從那些老監生們那里了解到,這種實習和任何實習一樣,不過是去做一些正式官員們不屑于做的臟活累活還有瑣碎麻煩的重復性勞動,但是對于林蓁來說,他對這個機會卻格外珍惜。因為系統給他看過的畫面中那兩名支持朱厚熜,又頗有真才實學的官員似乎就在南京六部工作,林蓁囑咐翁萬達和陳一松,讓他們多多留意,看看能不能碰到兩個如此這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