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1
文官里頭,許多人都面帶驚慌之色,有些惴惴不安。 謝長安想著,他們先前應當是被晉王拘禁起來的。 一念起,謝長安便趕緊在里頭搜尋父親和二叔的身影。沒一會兒,便找到了兩人,見他們倆都沒事兒,這才放了心。 謝源察覺到女兒的視線,對著她點了點頭,叫她莫要擔心。 謝源也注意到女兒身上的血,若不是眼下實在不是說話的地方,他定要好好問一句的。方才看到秦王殿下和女兒回來,謝源便知道,今日的事情成了。這樣重要的時候,他自然不能因為擔心女兒而去牽絆住秦王殿下的腳步。 再等一等,等過了這會兒,他便去尋女兒。 太后、皇后并幾位宗室小輩也都在此地,顯然是特意等著趙景宸的。謝長安夫妻一踏進大殿,還未曾與太后皇后寒暄幾句,便有張宰相上前,請旨擁立趙景宸為新君。 張宰相言辭懇切,有理有據,既點明了當今皇帝病重,國不可一日無君;又抨擊了晉王弒父謀反,不忠不孝。唯有嫡長子秦王,文武并重,有勇有謀,方能臨危受命,擔此大任。 張宰相話落,朝中之人盡數跪下,請秦王以大局為重,國不可一日無君。 三請三辭之后,趙景宸終是遂了眾人心意,走上寶座。 眾人跪下高呼萬歲。 一切都仿佛是事先安排好的,又像是水到渠成。的確,晉王犯下如此大罪,早已成了天下的罪人,再不會與皇位有什么瓜葛?;始抑?,除了他們殿下再沒人有實力有膽量坐上這個位子了。 謝長安與皇后站在大殿一側,看著片刻間便被推上龍椅的殿下,心中忽然覺得有些不實。到底是沒有參與其中,也不知道這里頭的驚心動魄,謀劃算計,所以這一切對謝長安來說,來得太過突然了。 殿下做了皇上,那她豈不是要做,皇后? 謝長安看著自己這一身狼狽的樣子,對自己產生了深刻的懷疑。 “怎么了,是不是哪兒不舒服?”皇后注意到兒媳的神情不對,關切地問了一句,“等這兒的事落定,本宮便叫人給你尋太醫來,且等等?!?/br> 謝長安搖著頭:“沒有,只是太過高興,怕是高興地傻了?!?/br> “真是個傻孩子?!被屎鬅o奈地笑了笑。實則,她又何嘗不是高興地傻了呢? 太后帶著一干小輩,望著眼前有些陌生的孫子,心知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了。這個時候,誰會記得太極殿里頭還未斷氣的皇帝呢?怕是只顧念著眼前這個馬上便要登基的新帝了吧。 第93章 登基 接下來的事, 便再不是謝長安能管的了。因新皇登基,六部之中, 反倒是禮部最忙, 本就剛經歷了逼宮,人心不定, 如今又要準備登基事宜,若不是新皇發話, 一切從簡, 只怕禮部得忙翻了天。 謝長安也得跟著宮里的禮儀嬤嬤學規矩,新皇登基之后, 便是封后大典。謝長安身為秦王妃, 未來的皇后娘娘, 規矩之上也不能出半點差錯, 否則,便不僅僅是丟她的臉了,更是丟皇家和皇上的臉。 好在她學得快, 悟性也好,學得倒也不是十分的累。 這兩日,夫妻之間各忙各的,便是有心想團聚, 也實在是抽不開時間。趙景宸需得忙著封賞朝臣, 忙著安撫宗室,更要忙著除了晉王一干人等。而謝長安,除了學規矩, 還是照看著后宮。 雖說他們府原就她一個女眷,如今入住永樂宮也只她一個人,可先皇留下的后妃不在少數。除太后遷宮,去了太皇太后的永寧宮,太皇太后牽去了永壽宮,余下妃嬪,也需謝長安好生安排。 虧得太后還是舍不得兒媳多勞累,前前后后,派了好幾個老宮人過來幫襯著。 都是經事兒的老宮人了,處理事情比謝長安這個新手不知高明了多少。 忙碌了大半月,終于將登基典禮與其后的封后典禮前后完成了。趙景宸的登基大典,謝長安并不能親至,亦無緣見到那是何等的風光。不過她自己的封后大殿,趙景宸卻是在的。 從晨起梳妝,到宗廟朝拜,再到宣讀圣旨,自始至終都是趙景宸背叛在她身邊。 謝長安知道,當年母后的封后大典,先皇也是跟在身邊,未曾離開。只是人心易變,母后與父皇,終究沒有還是冷了心,再沒有當年的感情。謝長安心里又何曾沒有擔心過呢,如今宮中只她一個人,但若是以后來了新人,趙景宸會不會也變成先皇那般? 謝長安盯著趙景宸,這一看,便許久沒有眨過眼睛。 趙景宸以為她這是感動極了,笑道:“你想看,今兒晚上怎么看都可以?!?/br> 謝長安動了動眼珠子,收回了視線。 趙景宸卻又覺得她回避地太快了,隱隱有些遺憾:“多看看也是好的?!?/br> “還是不看了,怪丟人的?!敝x長安敷衍了一句。 趙景宸不滿:“朕就這么不中看,還丟人?” 謝長安抿了抿嘴角,沒有否認。 封后大典之,便是召見各外命婦了。也是直到這時,趙景宸才終于離了她,往太極殿中去處理宮務。太上皇因為養病,移到了壽康殿中,身邊有太后太妃許多人照看著,一時半會兒還沒有閉過氣。 召見外命婦的地方是永樂宮。從前,謝長安在這宮中看過母后召見臣婦,看過母后召見妃嬪,如今,要輪到她了。 謝長安笑了一聲,也不知道自己笑得究竟有什么意思,轉而與做了宮女的彤管道:“宣她們進殿吧?!?/br> 彤管依言下去吩咐。 不多時,便有諸多外命婦按著品階入殿,于臺階停下,齊整地與她行禮。 謝長安忙叫眾人起身,打量了幾眼后,眼神在母親和嬸娘身上多停留了好一會兒,才笑著賜給座。她初為皇后,與她們實際并不熟,只是底下自有會說話的,殿中自始至終都不曾冷場。 待送人出去后,謝長安特意留了母親和嬸娘說了一會兒話。 謝家是她的母家,早在殿下登基后,封賞群臣時便賜予了謝家承恩侯之爵位。雖說謝家如今榮光加身,并不在意這爵位,多了這個,也不過是為了旁人不敢輕視她這個皇后罷了。 宋氏自然是欣喜女兒今兒的表現的,誰能想到,一年多前還賴在她懷里的姑娘,已經能穩坐后位,入主中宮了。宋氏既高興女兒的成就,又擔心女兒身上的擔子實在太重,一時既喜且憂,望著謝長安竟不知說什么好。 還是李氏知道分寸,主動道:“娘娘,您母親這是高興壞了,方才來的時候還一個勁兒地與我說要同您交代什么,到如今,反而忘得一干二凈了?!?/br> “是我太高興了?!彼问辖恿嗽?,又看著女兒,“這陣子在宮里住著,一切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