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2
的字跡就是洛修的,璽印也是洛修親手蓋上去的,但誰讓他在司禮監只手遮天呢?這圣旨就是他自己寫的,自己蓋的,誰又能站出來否認他呢? 遺詔上交代,立皇長子蕭煜為太子,若朕不幸離世,則太子即位,皇貴妃封太后,垂簾聽政。 另外遺詔上還把四位輔臣全都列為了顧命大臣,叮囑他們要好好輔佐太后和皇上,這大周江山的重擔就落到他們肩頭了。 四位輔臣都不傻,皇上死的太過突然,看皇貴妃坐在龍椅上,抱著皇長子一言不發的樣子,也覺得古怪。 而且這遺詔......難道皇上提前知道自己會出事? 盧裕咬著牙把大家心中的疑問問出了口。 洛修給的答案也很直白,“這遺詔是大行皇帝回京途中立下的,當時大行皇帝剛剛被康王余孽行刺不久,他擔心自己有朝一日會躲不過康王余孽的刺殺,所以有備無患,才留下了這道遺詔。你們不信的話,可以去司禮監查閱,圣旨一式兩份,除了我手上的這份,還有存檔?!?/br> 盧裕一噎,因為洛修這話雖然合情合理,但是卻說了等于白說。司禮監還不是洛修一個人只手遮天?他就是臨時寫一份圣旨拿過去存檔,改一下日期,又有誰能察覺? 李巖作為首輔,此刻倒是平靜的很。 罷了,棋差一招,蕭允宸已經死了,他名下除了皇長子以外,也沒有別的兒子啊。所以無論這遺詔是真是假,能即位的都只有蕭煜這個襁褓中的嬰兒。 要怪只怪他的女兒沒那個命,只生了個女兒。哎...... 宋騫和云逸也覺得這件事疑點重重,從頭到尾哪個細節都看似順理成章,但是哪個細節都經不起更深的推敲。 但眼下,除了皇長子,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呀。 再說承恩伯府勢大,蕭煜登基未必不是好事,若是換別人來坐這江山,恐怕大周就又要興起腥風血雨了。 偏盧裕不知道吃錯了什么藥,或者是和安王私下里有什么勾結,他竟直接跳起來說,“這遺詔是真是假有待考證,司禮監是你洛修一手遮天的地方,玉璽又在你手中,你隨便寫一份遺詔糊弄我們,我們又有什么辦法?” 洛修面無表情,“那盧閣老覺得,皇上不把皇位傳給自己唯一的兒子,還能傳給誰?我有什么必要造假?” 盧裕冷笑一聲,“那可未必。大行皇帝心系江山社稷,他又怎么會把江山交到一個不足周歲的嬰兒手中?到時候主幼國疑,江山飄搖,豈不是壞了祖宗基業?” 恰在此時,一直沉默不言的齊月盈開口了, “聽盧閣老這意思,是想給大周江山擁立一個不年幼的主人了,是不是?” 她的聲音清冷的仿佛粹了冰,在場所有人,除了洛修,全都聽得一個哆嗦。 李巖緊張的都要喘不過氣了,但他還是隱忍著,什么都沒說。 盧裕仿佛吃了雄心豹子膽,“不錯!大行皇帝生前曾與老臣言,國不可一日無主,更不可一日無強主,大行皇帝說,若有朝一日他身有不測,當推舉皇族宗室中年富力強,才智卓群者為帝,如此方能保我大周基業萬年不衰!” 齊月盈冷笑一聲,“直說吧,你想擁立哪位藩王?” “安王!” 盧裕擲地有聲,只不過他的話音才落,人頭也跟著一并落下了! 洛修腰間的軟劍快如閃電,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盧裕已經身首異處。 濃郁的血腥味彌漫開來,盧裕的人頭滾落在地,死不瞑目,瞪大的雙眼看著顛倒的人世,仿佛不明白洛修怎么會這么大膽,而他又怎么會這么輕易就死了! 襁褓中的阿彌被這血腥之氣驚擾,開始啼哭起來。 李巖等三人只覺得眼前一黑,他們都是文官,這輩子都沒這樣直面過死亡。 洛修冷眼睥睨著還活著的這三位輔臣,“盧裕勾結藩王,意圖謀反,現已伏誅。三位大人想好了,可還有誰想擁立哪位藩王?” 阿彌啼哭的聲音更大了。 就在這一聲高過一聲的嬰兒啼哭中,李巖等三人起身,走到齊月盈和阿彌面前,恭敬的跪拜。 “臣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拜見太后,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三位輔臣的聲音先后響起。 緊接著,洛修跪地,皇極殿內殿外的奴才們也紛紛跪地。 再然后是整個皇宮的太監、宮女、侍衛......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一聲又一聲的山呼萬歲,千歲,那此起彼伏的聲音好似海浪,一浪高過一浪。 京都城中,皇帝駕崩的喪鐘敲響了九聲......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原來的皇上死了,只有半歲的皇長子登基了,皇貴妃成了太后,要開始垂簾聽政了。 所有人都以為,新皇登基之后,太后首先要面對的是大行皇帝發喪的事情,可比起大行皇帝的葬禮,更棘手的是,遠在遼東的安王,反了! 安王不承認洛修手中的遺詔,他發檄文,公然指責皇貴妃齊月盈勾結司禮監掌印洛修,謀害先帝,矯詔奪位,欺世盜名,實乃竊國之賊。 此檄文一出,天下震蕩。 而后安王率領二十萬雄兵,由遼東攻向京都,這是安王最后的機會,也是最好的機會,若是錯失了這個機會,恐怕他這輩子都再與皇位無緣了。 所有人都以為,太后這下一定是慌張了,因為承恩伯遠在北疆,鞭長莫及,若京都失陷,則大周江山危矣。 安王的大軍一路高歌猛進,所向披靡。 有些朝臣甚至已經開始搖擺不定,不知道是不是要換邊站。 但緊接著,更令人嗔目結舌的事情發生了。 安王大軍快要臨近京都城時,于夜間遭遇伏擊,據說伏擊安王大軍的是五萬僧兵,而僧兵的將領,則是前不久剛剛出家的承恩伯府二公子,當今太后娘娘的嫡親弟弟——齊琮! 大周承裕元年,安王作亂北上,有僧者明悟率五萬僧兵于鴻錫山伏擊,安王不敵,僧斬安王于馬下,安王大軍敗...... 安王死了,被承恩伯府的二公子,也是如今的明悟大師給一刀砍死了。 京都城的眾人都悄悄松了一口氣,看起來京都城是不會亂了。 但這口氣才一松,北疆那邊就送來了另外一個噩耗,一直與北狄大軍作戰的承恩伯齊昇,死了。 據說齊昇被親信出賣,一箭射中后心,而后更是于亂軍中被踏成了rou泥,尸骨無存。 此次齊家軍扶靈歸來,共有兩副棺材。 其中一副里裝的是齊昇的衣冠,另一副里裝的則是齊昇的夫人周氏。 夫人周氏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