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9
西北的方少仲更是快馬加鞭趕往京城,就為能見賈赦最后一面。 喪禮,皇帝, 袁成和, 方文光, 方少仲, 軍事學院的全體師生全部到齊,看著一身鎧甲,死后仍然睜著眼睛,在棺柩中端坐猶如活人的賈赦,不禁潸然淚下。 方文光由方少仲親手扶著顫顫巍巍的站在靈堂之上,老淚縱橫,涕泗橫流,全然再無朝廷重臣的威嚴和風度, 跌足長嘆道:“賈兄, 你怎么比我這個老不死的走的還早,天妒英才, 天妒英才啊?!?/br> “義父,您一路走好,少仲定不負所望,守好大西北?!狈缴僦購膩頉]想過一向健朗,無病無痛的賈赦會突然離世, 此刻站在靈堂之上還恍恍惚惚,只以為賈赦一個人偷偷遠行了。 “皇上,一定要這樣做嗎?”一旁的袁成和肅著一張臉,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眼前這人為何有這樣的遺愿,歷朝歷代以來哪怕是最窮兇極惡的罪犯也少有火刑,更何況賈赦這樣的舉世功臣,不該是這樣的結局才是。 “朕也不忍,可這是賈赦之遺愿,生前他就所求不多,死后難得有一愿,朕如何忍心不滿足?朕準備在四地埋葬賈赦之處為他塑像,讓他永世受后人瞻仰跪拜,還有那只時刻伴隨他的小白狼,難得的靈性之物,讓它一同陪著賈赦吧?!毙“桌窃谫Z赦離開當晚跟著一同去了,在大家看來自然是主寵情深所致,否則好端端的怎會那么巧。 “多謝皇上?!奔仁抢嫌阉?,袁成和即便再無法接受,也只能說服自己。 出靈當日,整個京城的各條街道搭滿了祭棚,街道兩旁聚集著前來送行的人,臨街的房屋上均掛著白布,一片素縞之色。 方少仲作為賈赦義子,理所應當成了打翻抱罐摔盆之人,軍事學院的學生組成八十八人的抬棺隊,親自抬著賈赦前往城外的火化之處。 火化之后,方少仲親自帶著賈赦的一部分骨灰返回西北,按照賈赦的要求埋在他事先已經挑好的地點,并親自監督著塑像事宜。 一年后,大齊的東北、西北、西南、東南四地陸續樹起了一位英雄的雕像,有身騎白狼斬殺敵人的英姿,也有一人一狼目光堅毅的眺望遠方,每座雕姿態各異,卻能讓每一個瞻仰的人看出英雄生前的雄姿。 三百年后,歷史課堂上,一位戴著黑框眼鏡身姿儒雅的老師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今天我們就要來走近大家最感興趣的一個人——威烈將軍賈赦,眾所周知威烈將軍是大齊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思想家、教育家,除了這四個廣為人知的稱號,在醫學界有不少人將之稱為醫神或醫圣?!崩蠋熆粗_下幾十雙關注熱切的眼睛,不由得有些好笑,果然只有今天的課程才會讓所有人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濃厚的興趣,連平日里最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的同學都不例外。別說臺下的這些學生了,身為老師的自己哪怕重復千萬遍,只要一講到威烈將軍賈赦也忍不住熱血沸騰,滿腔敬佩,從不覺得膩煩。 其實不止是他們,華夏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對這個以一己之力推動人類文明往前邁進一大步,帶領華夏成為一個真正強國的英雄有著絕對的崇拜和敬仰,絕對是華夏土地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人物。只從人們對于以威烈將軍為主題的各大影視劇、的追捧程度就能窺見一二。 作為一個無神理論者,這位年輕的歷史老師在賈赦面前總是忍不住往神異方面聯想,甚至對于不少人認為賈赦是穿越者這樣荒謬的言辭都覺得有幾分道理,每每想來也只能搖頭暗嘆看來自個不是個純粹的無神論者。 實在是關于威烈將軍賈赦的一些事跡太過神異,探索的越多,知道的越多,便越是想了解到底是怎樣一個擁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物才能被賦予這么多榮譽稱號,一個人真的能通曉那么多的東西嗎?倘若就軍事才能還能勉強說是家族淵源,遺傳基因好,可外科手術鼻祖,同時精通醫理藥理,一個本該接觸不到這些的大家公子又是從哪里學來的?總不能憑空就會了吧。 解釋不通的東西太多,想不通的東西也太多,但是若是加上穿越一詞,很多無法考證的無解之處就能奇異的被串聯在一起,自成一套合理完美的解釋。關鍵是還有諸多可以作證的證據和跡象,比如那本醫學生必學的,第一作者赫然注明著無名氏,還有三套軍體拳和關于軍事理論的書籍也都有無名氏出沒,這么多無名氏的蹤跡,是否就可以說明穿越者不想竊取先人的智慧和結晶,才會在書上如此強調。 還有火葬,威烈將軍絕對開創了火葬的先河,若是純正的古人怎么能容忍死后被挫骨揚灰,只有受過現代思想熏陶的人才不會在意死后是否為全尸這種事情。雖然有不少學派,甚至連古時的一些大家名儒流傳下的只言片語都在表明,是當時的皇帝一直記恨賈赦威望過盛,功高蓋主,才會在他死后泄憤。但年輕的歷史老師卻不愿意相信,他除了威烈將軍,研究的最多的就是當時在位的那位勤勉的皇帝,那一位絕對不是這樣的人。若真的是因為泄憤才行此舉,為何后來又讓人在那四個地方塑像留念,讓后人祭拜瞻仰。這前后矛盾的事情絕對是不合理的存在。 歷史老師的思緒雖然飄遠,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口若懸河的講授,畢竟這些東西都已經刻在腦子里,成為一種反射,直到臺下有學生提問才拉回了奔騰的思維。 “老師,有不少外國人在研究世界大戰時提出華夏沒有卷入其中,沒有一寸土地成為其中任意一國的殖民地,一直作為東方最為強盛的大國,屹立不倒的一個重大原因就是威烈將軍在軍事學院宣傳的思想教育,始終堅持一個原則不動搖——一致對外,這個原則歷經三百年經久不衰,老師您覺得這個理論成立嗎?” 歷史老師沒有任何被打斷的不快,反而認同的點點頭:“從私人角度來講,我非常認可這種說法,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國家一直強調思想教育重要性的原因,我們的先驅早就勘破思想滲透傳播的威力,才會在一開始就定下“一致對外”這一大原則。正是這一原則才會讓我們的國人在外敵來犯時齊心協力共同抗擊,即便國內最四分五裂的時候也沒能給任何一個外敵可趁之機?!?/br> 要知道后世大部分優秀的軍事將領基本都出自于軍事學院,他們這些人本就有同學之情,哪怕后來因為政見不同,爭搶勢力在內部斗了個你死我活,跟個烏雞眼似的,但是在外敵有意向入侵發動戰爭時,卻能忍下以往的恩怨同處一堂,共商救國大計。如此才能一次又一次瓦解外敵的陰謀,讓華夏這個東方古國在近三百年的歷史上于世界舞臺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無數人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