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0
了八皇子府,王子騰雖未直接偏向八皇子,到底沾了親,對待薛姨媽和薛潘難免重視幾分,約束著王家夫人別再過分。薛姨媽自覺女兒飛上枝頭變鳳凰,先前的郁氣一掃而空,又借著去看寶釵的功夫塞了許多上等的鋪子產業給寶釵傍身。雖然寶釵將銀子送出去大半,可有了這些手里還寬裕著呢! 眼下雖看著榮耀,猶如鮮花著錦,可八皇子倒臺后也不知寶釵是何等境地,只能說一聲自求多福吧! 第178章 佛門本是清凈地,無可奈何惹塵埃 康平五十五年,現任康平帝退位, 傳位于皇四子, 改年號雍和,史稱雍和帝。雍和帝即位后,尊稱康平帝為太上皇, 太上皇攜太皇太后于皇極宮居住, 其余妃嬪均稱太妃、太嬪。所有成年皇子均于宮外開府分封, 生母隨其而居, 未成年皇子及公主仍舊在西六宮居住,生母移居啟祥宮,待皇子成年后再隨行出宮,其余無子嗣的妃嬪同樣居于啟祥宮。 而一度成為儲君熱門人選的皇八子,被康平帝一句“生母卑賤,血統不正,不堪大任,不配大位”為由, 直接革職圈禁。名噪一時的八賢王如此徹底跌落泥潭, 以往來客絡繹不絕的王府瞬間門可羅雀,無人問津。溫妃聽到如此深惡痛絕的不堪辱罵, 自覺因為自身出身問題連累了唯一的兒子,讓他不僅要遭受天下人的恥笑,還被康平帝如此厭棄。溫妃恨不得即刻以死謝罪,讓康平帝忘了她這個出身低賤的宮妃,多少挽救一些八皇子的境遇。只是宮妃自戕乃是禍及家族的大事, 哪怕溫非母家無人,可擔心再一次累及八皇子,不得不將死亡這件事打算的讓人挑不出錯處。連死這件事都不能自由決定,需得拐著彎兒的至少讓人在明面上不能多說什么,想想也是可悲可嘆。 于是溫妃在寒天中以冰水浸泡沐浴,又穿著薄薄的裘衣在窗戶口枯坐一夜,本就孱弱多病的身子瞬間破敗下來。溫妃好歹還是位居妃位,生了大病燒的人事不知還是有太醫前來診治,只是人人此時都恨不得躲得遠遠的,來的自然是剛進太醫院沒有靠山的小太醫,小太醫盡職盡責開了藥,可惜溫妃是抱著求死的決心,早就交代貼身伺候的宮婢熬了藥悄悄倒掉,不要喂她服藥,這是防著自個昏迷后被人無意識的灌了藥,不能順利死去。果然如此不出五日,溫妃便熬不住去了,走之前撐著病體寫了一份情真意切的請罪書,將一切都攬在自個身上,只希望康平帝早日免了對八皇子的處罰。溫妃貼身伺候的宮婢含淚將遺書遞至瑞安處,回宮便一頭撞死在柱子上,隨溫妃殉葬。 對于皇帝這般不顧念父子之情,逼得溫妃不得已以死請罪,而溫妃本人卻不敢生出任何大逆不道的念頭和憤恨,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只有受著的份兒,哪有反抗的余地。聽到母妃薨逝,被關在府里不得踏出大門一步的八皇子終于有了反應。自從被貶八皇子便是一副生無可戀的厭世之姿,對外界的事情充耳不聞,要不是八皇子妃強逼著他吃飯喝水,恐怕早就熬不住了,就連寶釵有孕,王府終于可以再添一子的好消息都沒能引動八皇子心緒。 此時八皇子妃哪還有什么爭寵吃醋的心思,只想著趕緊想法子早日讓八皇子走出來,別再這樣自暴自棄下去先渡過這個難關再說。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大局已定,成王敗寇,可自家爺畢竟沒有做大逆不道要殺頭的事,只是惹了太上皇厭棄。只要自家往后安安生生的,說不得哪天就被新帝施恩放出來,不求恢復榮耀,只求一家人平安生活。 當然以上只是最好的打算,若自家爺真的有了好歹,薛侍妾這一胎也是為爺多留下一個血脈,無論男女好歹能與兒子做個伴,相互扶持一二。要是薛寶釵在八皇子得意時有孕,恐怕八皇子妃只會想方設法攔著寶釵平安產子??裳巯逻@境遇,八皇子妃不得不放下一切,只求和平相處。 寶釵雖悲憤于好日子還沒享受幾天便淪為階下囚,可事實已成定局,一根繩上的螞蚱,她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既然關在一處,往后也不知要關多少年,鬧僵了反而是自己自討苦吃。于是在八皇子沉浸于不想相信的事實中時,府內全靠八皇子妃和寶釵二人支撐著,兩人看著府里的人想方設法走的走、散的散、逃的逃,最后只剩下幾個貼心的忠仆,差一點燒水做飯的活計都得親身上陣,其中苦楚難以言說。短短十幾天功夫二人竟生出些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的情分出來,關系比任何時候都和諧。 八皇子渾渾噩噩渡過數天,聽到母妃病逝,八皇子愣怔片刻,便想明白為何時間趕的這般巧。母妃雖因早年辛苦而身子不好,可也不至于這么快就去了,這是在拼了性命保他啊!八皇子留下凄愴的淚水,咬緊牙關嗚嗚咽咽不敢哭出聲來,門外的八皇妃和寶釵也是悄悄流淚。 被圈禁的八皇子連溫妃的喪禮都不得參加,只能晚間的時候悄悄在院子里燒紙祭奠一二。不過此后,八皇子勉強打氣精神,不再如之前頹廢,他哪怕再辛苦也得撐下去,不能辜負母妃讓他好好活下去的遺愿。這會兒唯一能安慰八皇子的一件事兒就是侍妾有孕,府內即將多添一個孩子,只是眼下這情境,怕是出生之后便要一起跟著受苦,免不得多了幾分憐惜。故而雖然處境艱難,身為孕婦的寶釵卻也沒受太多苦楚,當然吃穿用度上肯定比不得之前精細繁多,但給她的那一份也都是盡量挑好的來。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幾家歡喜幾家愁。八皇子一脈凄凄慘慘戚戚,可像一直緊跟著雍和帝的十三皇子便成了京城最炙手可熱的人,這位可是新帝跟前最大的紅人,連新帝一母同胞的親弟弟老十四都得退避三舍。 太上皇為了給新帝留點兒施恩的機會,在位時自老七往下可都沒加封,就等著留給新帝拉攏人心。新帝登基后,不負眾望將支持自個的人一一加封賞賜,至于之前不太對付的老九、老十、老十四,只得了個郡王封號,沒能躋身親王行列,且封號也不太好聽,“敬”“敦”“履”,就差明晃晃的警告和嫌棄了。平日里不出頭的老七、老十二雖也是郡王,可人家封號好聽啊,一個淳,一個康,明顯比前三位得新帝歡心。當然唯一被新帝加封親王的便是老十三,單“瑞親王”這個封號就能體現出隆恩。 至于老八,新帝表示要準備登基大典,還要分封后宮,還要處理朝政……事情太忙了,心安理得的拋諸腦后。再說太上皇剛把他關進去沒多久,自個若是這么快就把他放了,豈不是打了太上皇的臉,還是關幾年等太上皇氣兒消了再說吧。新帝才不會承認看不慣八皇子總是與他作對的嘴臉,時不時奚落一番,兩人的恩怨新帝都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