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6
心痛欲裂。 于是小四的婚事一直耽擱著,當爹的嫌棄親兒子嫌棄成這樣,也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幸虧小四對于有沒有媳婦并不是特別介意。 這次有人主動送上門,未來親家還是家門顯貴的,林如海覺得以后可以松一口氣,有個位高權重的老岳父管著,看小四還能飛到天上去不成,婚事可謂是一拍即合。當然這只是林如海的視角,人親家爹別提多憋屈了。 一個被閨女逼著,一個想快點脫手燙手山芋,親事流程自然是快上加快。關鍵經典的是,小四直到要娶親了才知道,府里幾個月來一直忙忙叨叨的事是給他籌備婚事。新郎官不知道自己是新郎官,天下簡直沒有比這更奇葩的事情,小四當場就跳起來,沖到林如海面前抗議。 林如海淡淡來了一句:“親事已經在皇上跟前報備了,皇上還說會親自給你主婚,你看著辦吧?;槎Y當天見不到人沒關系,有個人頭也行?!?/br> “那也不能盲婚啞嫁,都要成親了我才知道,好歹提前告訴我一聲是哪家的小姐。萬一女方長得比張飛還可怕,我這一輩子不是毀了?!毙∷奈嬷軅男呐K妄圖再爭取一下。 “我跟你娘也是盲婚啞嫁,哪里不好了,我們這些年多恩愛,怎么到了你就不行了?就你這樣的,有人愿意要偷著樂吧,我還擔心未來兒媳婦后悔呢!”林如海每每碰著小四總能發揮毒舌技能。 小四一聽當然不樂意,這能比嗎?娘親長得多美啊,放到哪家不寵著!眼見著小四又要跳起來,林如海一個眼色,不知道從哪里沖出來的家丁把小四直接架起來。 “堵上他的嘴,嚴加看管,等成親那日再放出來?!绷秩绾2幌肼犘∷牡目棺h,直接命人堵上小四即將張開的嘴。 “嗚嗚嗚......嗚嗚嗚......”小四直接被人帶下去。 “四爺,對不住了,奴才們都是聽從老爺的吩咐,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只要老實待到娶親那天,這期間奴才們必定把您伺候的舒舒服服?!背瞬荒艹鲩T,沒說的這句才是關鍵。 這話一出,小四掙扎地更加厲害,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下人都敢這樣威脅自己,還有沒有人權,他要抗議,他要上訴,他要告訴皇伯伯他的處境有多么水深火熱! 最終小四成為第一個接親當日到了媳婦家門口,才知道要娶的是哪家閨女,想想都要掬一把辛酸淚! 小四和小四媳婦兒婚后自然成了一對歡喜冤家,新婚第二日小四就被媳婦追著滿院子打。最后鬧到林如海面前,用腳指頭想林如海會給誰做主,壓根不聽小四辯解。 小四朝江映蓉投去求救的目光,江映蓉只能回一個我無能為力的眼神,畢竟出嫁從夫為娘一切都得聽你爹的呀!實際情況是江映蓉巴不得看熱鬧。 最后用一句話總結小四的一生:娶親前被親爹管,娶親后被媳婦和老岳父管,生了兒子后被兒子管,可喜可賀!是的,小四的兒子自小是個克己早熟的性子,自家的紈绔爹當然有責任管一管。 這日子更加沒法過了! 第62章 黛玉的七個小哥哥 小四和小四媳婦兒這對歡喜冤家暫且不提。今日是大朝會,林如海和林皓鈺在宮內, 消息送不進去, 派去的人只能遠遠等在自家馬車的位置,希望第一時間稟報給老爺和大爺。 待父子二人一出宮,就得到了下人傳來的噩耗, 顧不得旁的, 上了馬車直奔林府。實在是事發突然, 沒有丁點兒預兆, 不明白為何平日里身子康健的母親/祖母怎會突然過世。 等二人回到府里,各處已經掛滿了白布白幔,來往下人也穿上白衣,一臉肅穆悲戚,正馬不停蹄的準備擺設各類物事。老三則帶著小四小五正在外院支應。 瞧見林如?;貋砹?,趕忙迎上來:“父親,母親已經帶人將祖母遺容收拾完畢,靈堂也布置好了, 等您回來見祖母最后一面就該入殮了?!?/br> 其實入殮的事兒完全不用江映蓉這個主母來做, 自有丫鬟婆子就能侍弄妥帖,只是江映蓉想盡最后一份心意, 這才帶著兩個媳婦親自替林老夫人潔面、梳妝、擦洗、換壽衣。 “喪事的一應物事準備的如何?”林如海邊問,邊由下人伺候著穿上孝衣,帶上孝帽。 “祖母去的突然,各色物事要現去采買,已經吩咐幾個管事分別往城東城西城南城北采買, 第一批買回來黃紙、燈油、蠟燭、紙扎、白布麻衣等物勉強夠現下支應?!崩先氐?。 “好,多花費銀錢沒有關系,不能缺了這個短了那個,或者用些粗制濫造的東西,讓客人來了看著不像樣子。即便你祖母走的突然也不能倉促了事,老三你就繼續總攬著外院的事物。老大見過老太太后就帶著老四去支應過府吊唁的客人?!?/br> “是!”老三繼續去忙了。林如海帶著老大去見老太太最后一面。二人到時,江映蓉帶著黛玉還有各房媳婦兒和孫子孫女麻衣孝服,正守著遺容已經收拾好的林老太太。 林如海帶著老大跪拜三次,起身仔細看了看老太太的面容,只見老太太臉色安詳,嘴角微微上翹仿佛帶著笑意。林如海心中舒了一口氣,母親看起來沒有帶著遺憾離開。 只是林如海心中卻頗為遺憾,親娘去世前竟然沒有守在身邊,心內懊悔怎么沒有提前發現異常,好守在家里。心中所想面上自然就帶出來些,江映蓉和他相處幾十年怎會不了解林如海心中的想法,出言寬慰道: “母親雖去的突然,可臨終前并無痛苦,張院判也說這是喜喪?!?/br> 張院判到時林老太太已經咽了最后一口氣,不過保險起見還是讓他確認一番,死前是否痛苦自然看的出來。張院判又瞧著一家子除了媳婦們避開,剩下的孫兒曾孫齊聚一堂,屋子里站的滿滿當當,可不就稱的上喜喪。 喜喪,人家之有喪,哀事也,方追悼不暇,何來之喜。而俗有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壽兼備可為喜也。 林家現下子孫繁多,人丁興旺,林老夫人雖子嗣單薄只有林如海一個親子,可孫輩和曾孫輩繁多,此乃全福。 林老夫人虛歲正好七十,到了古稀之年,算是達到全壽的最低標準。 雖然前半生飽受子嗣煩憂,又青年寡居多年,可后半生子孫環繞,子孝媳賢,安享晚年。 死前并不受病痛折磨,自然老死,圓圓滿滿地結束了一生,此乃全終。 全福全壽全終三者皆滿足,是以可以稱之為“喜喪”。若是其中一條不符合,都不能稱為“喜喪”。 果然,林如海一聽表情稍微舒緩一些,“喜喪”也是個大福氣的事情,不是隨便哪個老人就能輕易湊足三個條件。是以林如海調整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