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
里,現在的地位是這樣排序的:五個乖孫子---兒媳婦---兒子,林如海幾天不去請安都不帶惦記的那種。目前作為食物鏈底端的林如海只能含淚忍下來,媳婦進門六年生了五個小子,孝順婆母、體貼夫君,可謂勞苦功高,放誰家里不是寵著敬著,必須排在前邊;身為老子總不能跟小兒子爭寵,也必須忍了。 江映蓉看著林如海忙叨叨的布置兒子們的房間,猜著他的打算,也算與她一開始的基調不謀而合,樂得林如海在前邊cao心,她只需在背后默默支持一下就行,比如弄點兵書名畫、孤本真集啥的,空間里還存著幾把珍貴的古琴呢,資源絕對杠杠的。 而有了一年時間的試種,土豆、紅薯、玉米正式在大齊開始推行,第一個試種的地方就是南邊一個發了水災的縣,這個縣人口眾多,因為地理位置往年也發生過幾次水災,每次都要死傷不少人,這次皇帝將這三類高產作物當做災后的種子發放給災民。 凡是種植的農戶不僅有專人指導,并且免除這三類作物的賦稅,同時朝廷會用小麥大米等糧食以一定比例與種植的農戶回收新種,畢竟單靠皇莊的產出無法盡快在大齊大范圍推行良種,只能先讓一部分人種起來,才能獲得更多種子。 因為政策優厚,當地百姓很是積極的參與種植,而且據過來指導的農官說新的種子可以畝產千斤,若是侍弄的好,產量可能更高,哪怕是換小麥大米也會比自己種得的多,這樣好的機會整日為了吃飯奔波的莊稼人怎么會放過。 當然為了盡快積累更加豐富的種植經驗,考慮到南北差異問題,同時在北方一個縣城進行試種,不過因北方未發生災禍,百姓不像南方那般覺得是要救命的東西,自然有所抵觸,推行起來沒那么順利。 各家各戶的地都是有數的,北方山地又多,適合耕種的地方不似南方那般廣袤,若是分出來種了新種,萬一將來收成不好,那未來一年說不得都要鬧饑荒,所以圍觀的人眾多,可是真正領取的人很少,即便同樣有不收賦稅,可以換糧食的政策,參與度仍舊不是很高。 誰知道一年后是什么光景,換糧食的比例又是如何,底層的老百姓有了苦楚都是求告無門,所以對于他們來說還是能實在握在手里的才最踏實,剩下的說的再好基本都是空頭支票。 不過負責此地的農官還是有些才干的,他連夜寫了封折子快馬送至京城,這新種的種植對土地要求并不是很高,完全可以讓百姓自主的開墾山地,這些山地雖然無法種植小麥之類的糧食,可是也足以種種土豆和紅薯了。只要打開局面,相信來年百姓會自發地選擇新種種植。 于是,當百姓聽說可以自行墾荒占田種植新種,且朝廷不另外收取土地的錢,只要不是人為原因即便新種產量出了問題,也不會追究責任。這條政策一出,百姓的積極性瞬間高漲起來,不就是多花幾把子力氣嘛,農家人最不缺的就是力氣,這里邊的好處仔細想想可是很大的。 這次外派指導的農官便是農政司的眾人,被皇帝發配皇莊種地,說起來最后還是有些效果的,最起碼這新種的經驗還是有的,皇帝挑了幾個經驗比較足的、看著有些實干的人派到推行之地,這一去就要一年半載,但是回來了絕對可以更上一層樓,不說平步青云,但絕對可以在皇上面前掛上號。 豆文星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結果竟然還有這樣好的機會,因著在皇莊后來的表現還算可以,又求著穆瑛托關系順利加入指導農官的隊伍。臨走前穆瑛因為要大半年見不到頭號小弟,心里還頗為不爽,兩人在皇莊的關系可比之前巴結與被巴結真心實意了許多。 再說回農政司被發配皇莊的事兒,自打738露了一手,這些人才算是打心底里服了,后邊自然是738讓往東就不敢往西多走一步,等各自分配的地都順利種滿東西,并且長勢良好,皇帝也就免了這些人的處罰,放他們歸家去了。 回去之前,738難得好心,用土豆、紅薯還有磨好的玉米粉做了各種花樣的吃食,這些人辛苦了這么久,多少體會到種田的不易,因著吃食又是新鮮花樣,頭一次覺得原來撇開食物本身的味道,還能品出這般多的滋味。 等后邊可以吃煮玉米的時候,皇帝將各人負責的玉米盡數送到各家去,美其名曰這是你家兒子、孫子親手種出來的東西,都好好嘗嘗。當然紅薯和土豆收獲時也是送到各家去,這打一棒子送個甜棗的招數皇帝用的爐火純青,而且他根本沒損失什么,除了提供了一點種子,就收獲了各家滿滿的感激。 各家怎樣感恩戴德就不細說,反正最后吃著桌上自家兒子、自家孫子親手種出來的東西,各家長輩心里的感慨也就本人知道了,不再記得皇帝作為始作俑者才讓家里的孩子吃了那么些苦楚,一個個只顧感謝皇帝的英明決策,這幫人自打從皇莊回去可都有了不小的變化。 而在皇帝選拔外派農官時,各家的感激更是滿滿的要溢出來,只覺得皇恩浩湯,先前藏在內心深處的丁點兒埋怨徹底沒了,皇上不愧是皇上,這每一步走的棋都是有計劃的,原來家里的小子不是單純被罰到皇莊的,而是為了考驗他們。 這新種想要在大齊徹底推行少說也得有個四五年的時間,那家里的小子出去一趟真的就是鍍金回來了,做的還是這等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可不是造化,要不說皇恩浩湯呢! 第31章 黛玉的七個小哥哥 最近林家出現了幾樁怪事,四公子林銘鈺和五公子林星鈺正是學說話的年紀, 除了老太太和男女主子喜歡時不時逗著多說幾個字兒, 伺候的丫鬟奶娘也喜歡逗著說話,兩小只可能覺得說話是個有意思的事,只要醒著小嘴是巴巴不停的, 雖然大多數基本聽不懂說的什么, 反正很是自得其樂。 有一天丫鬟奶娘正領著銘哥兒和星哥兒在花園里看花花, 正巧有個掃地的粗使婆子不小心摔倒了, 姿勢有些喜人,銘哥兒忍不住拍著小手咯咯笑起來,大丫鬟紫秋趁機就教了兩句:“摔,摔……”本來沒指望立馬說清楚,可是銘哥兒如福至心靈般說的異常清晰。 伴隨著銘哥兒的一聲“摔”,那剛要爬起來的婆子毫無征兆的又倒了下去,這下銘哥兒更開心了,他以為是在玩游戲, 一連幾個“摔”字出口, 那婆子是爬都爬不起來,邊上去扶她的幾人全部滾做一團, 哎呦哎呦直叫喚,那是扶一個摔一個,扶兩個摔一雙。 逗得在場的丫鬟們笑的腰都直不起來,這次事件大家并沒有多想,只以為那塊地方因著邊上有個池塘緣故, 長了青苔之類的易滑東西,事后特意好好清理一番,又試走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