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
曲和編舞都或多或少模仿了之前大熱的,有些動作甚至直接演化了辛晴的改動。孫萌肯定是看到廠長這組火了,就努力朝著同一個方向改變,熟不知組的大火除了舞臺還有各種客觀原因,這個現象幾乎不可復制。 因此一組雖然險勝二組,但是燃過爆過后,就像一場略顯雜亂的街頭快閃,并沒有給觀眾留下太深的記憶點。除了Sweety的鐵粉,大部分觀眾投票時,就是在兩個一般的舞臺里隨便挑一個聲音大的。 孫萌卻洋洋得意,這還是她參賽以后的首勝,以前宋思瑤在的時候,她凡事都要讓,連跳舞都要收著勁兒,C位更是想都不用想。而這次她的對手很弱,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暢快,仿佛這才是她的舞臺。只苦了她的隊友,被她壓著改了好幾遍動作,導致發揮一般。畢竟孫萌在隊內的作風和宋思瑤如出一轍,甚至還不如宋思瑤圓滑,得罪人而不自知。 后續的節目一一展開,普遍在水準之上,不少選手都表現不錯,比起上一輪公演全靠粉絲尬吹的場景,這一次選手們都實打實的進步了,臺風也更加穩健了。 比較出乎預料的是沈媛組,這一組的C位是Rap小天后CICI。CICI在第一輪公演中沒有什么突出表現,叫不少人很失望,畢竟這也是一位開局王者。這一次她在這種甜蜜風歌曲里大膽地加入了一段R&B,因為風格內容都十分貼合曲風,和沈媛一甜一冷,居然產生了冰淇淋般的化學反應,成為了今天人氣王的有力競選人。 “甜美meimei和冷酷小Rapper,好看哎?!?/br> “廠長后宮翻車,大事不妙!” “可惡,橘里橘氣,卻該死的甜美,讓我欲罷不能!” 理所當然的,李蕓蕓組失利。她好像不太能接受,下臺的時候姿態不怎么好看。 接下來的宋思瑤組則顯得有些平淡,盡管宋思瑤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是隊伍帶不起來,其他人依舊被動地成了TOP1的伴舞。你說是編舞問題?別問,問就是TOP1太強,隊友跟不上她的步伐——粉絲早就把理由都想好了。 一連三組節目后,公演過半,終于輪到了備受期待的兩組選手的登臺。 申蘇兩家早就商量好了,所應援起來并不混亂。廠長一上臺,就見右下角大大的一個“C”,閃光耀眼。 熒光棒拼字,味精廠傳統項目,一看就知道誰家。廠長笑瞇瞇地朝那個方向揮揮手,這一次除了尖叫還聽見幾聲突兀的,雄厚的加油聲。 別家后援會:我去,男粉!震驚了! 看著幾個膀大腰圓的大哥被一群小姑娘眾星捧月似的微在中間,被當做手幅架子,眾人頓時萌生一種“真不容易”的感覺。 “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手幅舉起的同時,味精廠的口號也喊了出來。 申棋:口號真好,就是好像在哪兒聽過。 唐小詩:……嚶!捂臉! 大概是因為安排了直拍錄像的關系,這一次葉開總算沒有公然“針對”蘇京,而是盡快把舞臺留給了選手。 作為萬眾期待的一組,蘇京這一組并沒有讓人失望。一曲經過改編的在一組的演繹下,把舞臺基本做到了極致。 觀眾期待的都有,水準達標,尤其是蘇京的巾幗女將樊梨花扮相一出,瞬間驚艷全場——是真正的驚艷,原以為國粹在這個舞臺上多少有些格格不入,但是經過改編,讓這一刻,傳統文化和流行文化完美接軌,呈現了一場美好的盛宴,也拉高了整場秀的格調。 一段精彩表演后,一組四人退場,留蘇京一人在臺上,聚光燈下。她背對舞臺,眼前是全息效果打造的鏡花水月,明月緩緩升起,下一刻,一個和蘇京扮相一模一樣的人出現,隔著鏡花,兩人雙生之影一般來了一段超時空的對視。 蘇京抬手,隔著鏡面與對方指尖輕觸。 與此同時,她身上的燈光一暗,人影如水紋一般散去,舞臺的重心全部轉移到“影”的身上。只見那人頭戴帥盔,身披云肩,腰懸玉帶,英姿颯爽活脫脫一個畫軸上走下的巾幗女將。 臺下的觀眾一時間認不出來人。 “怎么回事,怎么有兩個蘇京?她不是剛下去嗎?” “我去,我一直以為那是鏡子,結果人走了影子還在?” “不是真人吧?是全息投影吧?” 背景音樂起,京胡小鑼,月琴三弦,原汁原味。 一組的舞臺里加入了許多現代元素,又好看,又不枯燥,二組開場,卻是原封不動地擺出了老班底,有一種原汁原味的感覺。有了一組的鋪墊,觀眾正沉浸在蘇京的嗓音里回味,彼時這個開場就顯得恰到好處了,完全沒有違和。 原來方才的鏡影交接,竟是暗示著下一場二組的表演開始了。 “這個轉場太神了!” “我居然完全沒看出來,我還以為另一個是蘇老師的影子?!?/br> “仔細看,影子比蘇老師要高一點,是誰呀?這身段功底居然都毫不孫色,二組有這么厲害的人?” 眾人還沒從“雙美”的驚艷中醒神,就聽見臺上人開口唱到—— 猛聽得金鼓響畫角聲震, 喚起我破天門壯志凌云! “好!”不知道誰先喊了第一聲,接下來臺下便是叫好聲震震,宛若一朝從選秀現場穿回到了繁華的民國戲樓內。 “我雖然聽不太懂,我也覺得好聽呀!” “這個絕對是專業級別的。越來越好奇了,這到底是誰呀?” “大破天門陣,這是穆桂英吧?我在戲曲頻道看過,真好看!” 這首歌曲內容就是贊美歷史上的巾幗女將,同時又結合現代內容,作為女團新風的立意表演再合適不過。 為了區別兩組內容,節目組特意做了兩個版本。蘇京組出現的人物是唐代樊梨花,二組則是大宋年間的楊門女將穆桂英,這兩個人物在扮相上不太好區分,因此才會讓觀眾有“對鏡自照”的視覺誤區。節目組卻也是利用了這一點,完成了兩個節目之間的完美轉場。 而現在,所有人都無比好奇,“樊梨花”是蘇京,“穆桂英”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