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64
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儒家……倒是弄得挺快哈!”羸政看著他們遞上來的東西,不由得笑了。儒家一向自視甚高,這次不也是低頭了么?“你還笑?”李季陽卻從外頭進來,一臉氣呼呼:“儒家就是沒事兒找事!”“怎么了?”很少見到李季陽這么生氣的時候。“那些儒生,竟然在市井之中說我大秦乃天朝,應該心胸寬廣,說什么應該給外族人一些賞賜,以展現大國風采云云,腦袋都進水了!”李季陽本來是去酒肆吃點飯,他回家看了看秋收的情況。回來的路上肚子餓了,就想著就近吃點墊一墊肚子。就在酒肆里,他聽到了什么?那些酸腐的儒生們竟然在說朝廷的不是!憑什么?“憑什么?”李季陽義憤填膺:“他們是什么人?竟然敢妄議朝政?不知死活的東西!”“你忘了?是你自己說的,廣開言路。還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辟€記得,他還把這句話登在了報紙上,然后全大秦的人對大秦的歸屬感更甚了。連繳稅都積極了不少!現在又怪別人妄議朝政,其實秦國對于民間一直是很和緩的,并不禁止民間討論一些事情,尤其是在報紙出來之后。此次更是在報紙上公然討論了起來,那些儒生只不過是想在人多的地方顯擺一下自己的博學罷了,可是如今秦國識字的人不少,誰搭理他們??!羸政早就接到了消息,這些儒生只不過是想通過輿論來上達天聽罷了。真的參與政務,羸政還不放心呢!羸政解釋給他聽,李季陽磨牙:“等著,早晚琢磨他們一回!”“你對儒家很不看好?”羸政就納悶兒了,甘晶也是儒家的弟子,這年頭誰不跟儒家有點關系???關鍵是孔子弟子多啊I“沒有,儒家很好,但是這幫儒生不好!”李季陽咬牙切齒:“好好的儒家都讓他們給敗壞了!”儒家是好,但是被人扭曲了的儒家就不好了!不久之后,李季陽的機會就來了!因為儒家上了奏折,立孔子為儒學代表,并勒石立碑《論語》。李季陽第一個就看到了他們上的,本來是抄下來之后,自己收藏原本的,但是在看到這部的第一眼的時候,李季陽就跟嬴政說了:“此物不妥!”“有何不妥?”羸政沒看出來不妥之處。“上頭沒有標點符號?!崩罴娟柫⒖讨噶顺鰜恚骸白屓嗽?/br>么讀呢?一口氣讀下來,憋不憋屈?”羸政:“……!”標點符號,是李季陽最開始推行的東西,后來到了發行報紙的時候,更是推廣全國。雖然有些老舊的書籍無法用標點符號來標注斷句,可是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習慣了標點符號的存在。如今就連奏章上都帶著了!因為沒在李季陽這里通過,儒家的東西被打了回票,儒家的人來問,上面告訴他們,求見秦安君去!他們有李斯在,李斯就以此為理由,帶著他們進宮,真的來找李季陽了!李斯的老師是荀子,教導他的是輔佐帝王之道,可荀子本身也是儒學弟子。故而李斯跟這些人關系不錯,要沒有李斯,他們早就在咸陽城待不下去了。這次來,也是因為李斯覺得寫得不錯,且他們這次來還有孔子的后人。自認為一切妥當,為什么不給通過呢?李斯覺得這是李季陽對他的報復!李季陽是在上書房召見的他們,因為今天議政殿散的早,羸政在大廳里批閱奏章,李季陽就在東內側召見了李斯和這些儒生。李斯一看羸政也在,心里暗喜,因為他已經仔細的問過了,他們都說這部已經是儒門必學的教材,根本沒有任何問題!既然沒有問題,為什么秦安君給打了回票?李斯也是看過他們的的人,做了萬全的準備,這才帶著人信心滿滿的來了上書房。一番見禮之后,作為孔子的后代,孔儒生先開口了:“不知有何不妥?以至于被君上駁回?”“你是在質問本公子嗎?”李季陽坐在主位上,當然有氣勢了。“草民等不敢!”這些儒生還都是白身,在秦國沒有任何官職,要不是有李斯的資助,他們在咸陽城早就寸步難行了。“李大人,你來是什么意思?”李季陽覺得怎么哪兒哪兒都有李斯呢?“臣算起來也是儒家弟子,老師荀子亦是儒家弟子?!崩?/br>斯立刻給自己正名。“你推薦的是孔子吧?不是荀子先生?!崩罴娟枓吡怂?/br>眼:“這算不算是忘恩負義?”誰知道李斯那臉皮超級厚:“老師也是儒家弟子,儒家乃是孔子創立的……?!?/br>“可是孔子師從的是老子,怎么不算在道家呢?”跟他玩兒追根溯源這一套,不好使!李斯一噎:“韓非還是老師的得意門生呢,不也成為了法家么?!”“你倒是會說話?!崩罴娟枆焊焕硭?,直接對那些儒生開炮:“你們確定你們的沒有問題嗎?”“確定!”儒生們點頭。“君上,不是臣下冒犯,這臣等看了好多遍,沒發現哪里有不妥,是不是君上……您看儒家……?!崩钏拐f話突然吞吞吐吐,但是聲音很大,外頭的羸政都能聽到了!“你是想說,本公子看不上儒家?”李季陽干脆挑明了說:“是吧?”“這可是您自己說的!”李斯立刻就撇清關系。明顯就是挑釁!李季陽也不跟他裝了,直接發難!“第八章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怎么斷?”李季陽詰問他們:“到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甚至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還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別說幾個老儒生了,就連孔子的后人也汗流浹背了!這五個斷句,都是不同的意思,怎么說?你確定你說的是對的?老祖宗都死了多少年了,他們那個年代,可沒標點符號啊“什么都沒準備好,送上來干什么?沒看到立起來的石碑上,都帶著標點符號嗎?千百年之后,如果你的不帶,讓后人怎么評說?一句話,解釋出好幾個意思,有意思么?”李季陽劈頭蓋臉一頓訓:“不是孔子的后人嗎?見過你們老祖宗了嗎?"這些人一個勁兒的汗流浹背,再也不傲氣了。皆因秦國現在不缺教材,不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