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4
未婚妻都出了事情之后,他就知道自己被呂不韋給耍了!于是他就消停了,然后各種找機會跟羸政套近乎,如今才知道得罪大侄子國主是一件多么不明智的事情!看到他的時候,李季陽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就是這個家伙逼得他鉆了供桌!親耕禮過后,嬴政論功行賞,大大的贊賞了一番李斯,鬧的別人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他了李斯除了硬著頭皮謝恩,別的什么也說不出來了。呂不韋看了看李斯,從鼻孔里哼了哼聲音,倆人已經完全撕破臉了。羸政看了看站在宗親那邊的子嬰,再瞅一啾王綰,他就笑了笑,李季陽看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就問他:“你看子嬰公子和王綰笑什么呢?”“明天你就知道了?!辟桓嬖V他,李季陽哼哼唧唧,也沒問出個所以然來。但是第二天早朝羸政也沒說,議政殿的時候更沒提,等到了晚上,李季陽沒忍住,又問了一遍。這回羸政說了:“我請兩宮太王太后給子嬰叔叔賜婚了?!?/br>“又賜婚?”李季陽吃驚不已。為什么要說“又”呢?自從華陽太王太后給賜婚了一次,是呂不韋的六女兒,結果呂不韋進宮親自給賜了,換成了七女兒,這次賜婚是夏姬太王太后。這也能說得過去了,畢竟是從庶出換成了嫡出。可是七女兒也不行了,說是得疾病死了,多少人都背地里說小話呢!更有人猜測是不是子嬰公子命太硬了?還是命不好?怎么兩次賜婚都沒成?尤其是呂不韋說自己的女兒是病死的,這還沒過門,就克死了兩任未婚妻!這也就是他在王室,他要是個普通人家的孩子,這輩子娶媳婦可就懸了??!就這樣,很多人家都對他避如蛇蝎,生怕他看上自家女兒,再把女兒給克沒了。但是這個時候,羸政竟然讓兩宮太王太后給賜婚!“是??!”羸政很是理所當然的點頭:“他也老大不小了?!?/br>李季陽好奇了:“賜婚誰家女兒???”“我聽說王結的夫人經常帶著他的女兒入宮給兩宮太王太后請安問好,就讓兩宮太王太后將他的大女兒賜婚給子嬰叔叔了?!辟f的可輕松了。李季陽差點笑出聲!王結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好不好?他的夫人帶女兒入宮那不是給兩宮太王太后請安,那是去給她們倆看看自家女兒的才情容貌之類的,人家那是奔著羸政的后宮去的!“聽聞王綰大人家女兒不少,一個個貌美如花?”李季陽打趣羸政。“貌美如花?”這個時候還沒這么夸人的,但是羸政聽了之后卻點頭:“咳咳,子嬰叔叔有福了,他最喜歡美女了?!?/br>什么“有?!卑??最喜歡美女倒是真的,羸政收攏的那些各國美女,他閑著不用,都讓華陽太王太后隔三差五的賞賜給了別人,其中子嬰公子最多,他一個人要了二十幾個!李季陽都怕他最后那啥盡了而亡!羸政還得背負個“用美人害親叔叔”的罪名。更主要的是,從此之后,王結就是子嬰公子的“妻父”了,他的大女兒就是羸政的嬸娘,那么跟他大女兒平輩的各個女兒,全都是比羸政大一輩的,再說了,一個女兒嫁給了叔叔,另一個女兒就不可能嫁給侄子,這不亂套了么?羸政這么做,是徹底絕了王綰想讓女兒進入后宮的念想。王綰以后要想官運亨通,就得跟李斯一樣,拼命的給羸政干活了。“王綰也……咳咳……哎!”這個時候還沒有“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但是李季陽新誕生了一個典故:“這就是賠了女兒又折了前程??!”羸政吧嗒了一下嘴巴:“嗯,小陽說的真好!”這句話很快就流傳開來了,王綰別提多郁悶了!子嬰公子這個女婿,是人家呂不韋不要的,讓他撿來了,大女兒在家聽說是嫁給子嬰公子,而不是事先說好了的國主,當時就哭暈了過去!醒來之后要死要活,鬧的家里不得一刻安寧!而子嬰公子呢?聽說丞相的女兒換成了一個士大夫的女兒,而且那女孩還不樂意,心里就對這個未婚妻感覺不好了,不樂意,你是想嫁給誰呢?宮里長大的孩子,心眼兒都不少,一想就明白了,這是奔著國主去的,國主不耐煩了就拿他當了擋箭牌!于是這還沒成親呢兩邊就成了怨偶。婚禮定在了立秋之后,入冬之前。李季陽最近覺得,跟羸政在一起的時候,感覺跟以前差不多,盡管知道嬴政喜歡自己,但是他不過是跟他親近了一些,并沒有一上來就撲倒他的意思,這一點讓李季陽很自在。有人會問,為什么不是你撲倒羸政?也不看看羸政是什么人!只有他撲倒別人的份兒,反正李季陽沒想過誰能撲倒秦始皇。□作者閑話:342請尊重歷史342請尊重歷史不過有一點李季陽很是納悶兒,嬴政看中他什么了?容貌?別逗了!他現在這長相,在后世最多是個清秀好不好!就是臉嫩點兒而已,在后世臉嫩的多了去了!五十歲的人看著跟三十歲成熟男士似的嫩??!才情?拉倒吧!他是學考古的不是學文學的,人家能做個詩詞歌賦,他能做個毛兒???說句不中聽的話,他要不穿越,土生土長的話,連小甘羅他都趕不上!更別提甘羅他爹甘晶了,李斯要沒有他在其中攪和,早就位極人臣了!要貌沒貌要才沒才,羸政一個秦國之主看上了自己,那只能說,這就是真愛??!甜蜜一個先!愛不愛的,先不說了,那些大臣們估計就第一個不同意。羸政還是太年輕了,他現在還不是那個殺伐果斷的雄主,他現在只是一個毛頭小子而已。熱血上頭了就將兄弟情弄混了?李季陽想了想,可能是這樣,說不定過個兩三年,他就清醒了呢?只是一想到這里,他自己就先不得勁兒了,那個時候他該怎么辦?是跟他決一死戰……這個有點懸。還是傷心之后遠走天涯……這個……好像更懸。因為那個時候估計嬴政早就大權在握了,而且他最后是要統一六國的人,他藏哪兒都容易被翻出來,去外族他還受不了那地方的風土人情。要不去扶桑?把那地方的原住民殺干凈了自己稱王稱霸?隔著個大海,羸政想必也不能把他怎么樣。這個時代的航海事業還沒那么高端大氣吧?最多弄個大一些的木舟在淺海區撒網打魚。想要深海遠航什么的,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那是不行了。起碼得到隋唐那個時候才能辦到,還只能到達扶桑那里,再遠就去不了了,等到了明朝才能通過馬六甲海峽。那個時候估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