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8
知他!韓非笑著拉住甘磊:“先生,您別動了,非看的頭疼,坐下歇一歇!”那個人說他的小師弟是個麻煩,果然,被他說中了,還真是個麻煩!“先生,我肯定萬無一失才弄出來的,這可是阿政的成丁禮!”李季陽在羸政身后探頭探腦。“先生,沒有把握小陽也不會做……?!辟步o他求情。張平坐在旁邊看熱鬧,并且好奇的問:“怎么弄出來的呢?”太好奇了??!李季陽在羸政身后扯著人家的衣柚搖頭晃腦,得意洋洋。沒想到豪斯還有這么厲害的一手,其實就是借助魔法物品,用煉金術給做出來的,為了達到光影效果,他特意選在白天放了出去,要是晚上那肯定能照亮半邊天??!不過只要他不說,就沒人知道!最后,李季陽被憤怒的甘磊懲罰抄寫十遍秦律!第二天早朝,羸政下達了第一個他成丁后的命令:親政!甘磊送上了本屬于秦國之主的印信,羸政接過后,代表他現在可以親政了!呂不韋在北疆接到消息之后,往回趕,半路上就接到了羸政親政的消息,第一個政令就是:所有秦國人,以后不能分為老秦人、歸秦人和新秦人等等,以后都是秦人。所有子民,一視同仁!李斯臉上火辣辣的疼!在五彩神龍事件發生之后,呂不韋火急火燎的趕了回來,僅僅用了三天時間,擺脫了那些大部隊,帶著二十多個侍從,騎著快馬趕了回來!李季陽聽說之后,偷偷跟羸政咬耳朵:“幸好是冬天穿得厚,要是夏曰里穿的薄一些,估計相國的大腿就得……嘿嘿嘿!”羸政伸手將李季陽按到身邊撓癢癢rou:“不許笑話相國大人!”李季陽不服!不許我笑話,那你嘴角翹的那么高!事實上,呂不韋已經年歲太大了,即便是趕路,他騎著快馬也跑不快,能這么早到達,說明他早就從北疆往回趕了,只不過,沒來得及而已!呂不韋不愧是歷史名人,眼看大勢已去,羸政在民間的聲望又那么高,轉過頭來就贊同羸政親政,并且十分懊悔自己沒來得及參加他的成丁禮,沒來得及看到五彩神龍現世。李季陽心說:他可以給他再表演一次!不過呂不韋也不是毫無準備的回來,他在懊悔的同時,順便問一句,在沒有他這個奉常在的情況下,羸政是怎么成丁的呢?最后他見到了宗世里年紀最大的一位宗室:涇陽君!他是昭襄王一母同胞的弟弟,年紀最小,雖然昭襄王在世的時候,對他百般防范,但是老兄弟倆難得的高壽。雖然昭襄王去世了,但是涇陽君比莊襄王小了將近十歲,如今八十有七了。他是宣太后的親生兒子,又是次子,封為涇陽君,封地在今陜西涇陽,后來又換了一塊封地是宛。另外一個親兒子王子悝,封為高陵君,封地在陜西高陵,秦昭襄王十六年,又換封地為鄧。這樣,宣太后這兩個弟弟和兩個親兒子,分別封為穰侯、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在秦國權勢煊赫,合稱“四貴”,由于專權跋扈,人心不附。秦昭襄王四十一年,范雎入秦,一語道破,讓心有不滿的秦昭襄王采取集權措施,立即親政,免穰侯相職,改用范雎為相“四貴”則全部驅出都城到封地而失勢。秦昭襄王七年,秦昭王曾經派弟弟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但齊湣王不敢得罪,好生招待后,次年,就讓人把涇陽君送回秦國,孟嘗君田文亦隨后入秦為相。一個甲子過去了,如今的涇陽君只不過是個垂垂老矣的老朽,但是他確實是宗世里輩分最高的人。羸政早就派人將他請了回來,呂不韋敢跟別的宗室耀武揚威,敢攛掇莊襄王殺盡那些不聽話的兄弟,卻絕對不敢真的讓宗室滅門。這位涇陽君有十七子,五十六個孫子,幾百個曾孫,以及上千個玄孫!從他有了曾孫開始,便放棄了跟自己兄弟一爭高下的心思,已經這么大歲數了,還爭什么爭?安心養老的他,跟年老的昭襄王,在晚年時期十分要好,一起回憶那些青蔥歲月。昭襄王去世后,老人家更是足不出戶,要不是嬴政將李季陽給的好東西,分了不少過去,將人調養好了,暗中表示支持羸政。畢竟是人老成精的家伙,吃到嘴里的東西是好是壞他還是知道的,要不然這位涇陽君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他站出來,比誰都好使!李季陽也看到了他,原來就是那天站在前面第一個喊的那位老者,激動的直哆嗦的那位!莊襄王即位的時候,是他的嫡長孫前來主持的,他人沒來,賀禮也沒送。莊襄王也照樣對他噓寒問暖,絲毫不敢怠慢。羸政成丁禮,是他老人家親自過來的,這寓意自然大不相同。就連呂不韋,也不敢在他跟前說半個“不”字。不過隨后呂不韋就有了新招:國主雖然成丁了,但是還沒舉辦冠禮!李季陽目瞪口呆:“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說,國主目前親政了,但是國事還是不能獨斷?!备世谛Φ溃骸拔以缇?/br>知道,呂不韋不是那么輕易交出權力的人?!?/br>羸政眼神淡淡的道:“再熬四年,寡人就舉辦冠禮了?!?/br>李季陽倒吸一口涼氣!原來在這個時代,按照要求,二十歲才能算是成年人,而嬴政只是提前舉辦了成丁禮,還沒舉辦冠禮呢!呂不韋這就受不了了?經書記載,實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歲行冠禮,然天子諸侯為早日執掌國政,多提早行禮。傳說周文王十二歲而冠,成王十五歲而冠。可是呂不韋非要按照禮制來計算的話,羸政的確是要二十歲才能行冠禮。中的:男子二十冠而字。周代天子、諸侯、大夫等階層的冠禮另有不同,呂不韋咬文嚼字,雞蛋里頭挑骨頭,這就跳出來了!“那怎么辦?”李季陽以為成丁禮過了就算完事了呢!合著這倆是分開舉辦的??!李季陽突然想到周代實行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的宗法制度,在位的帝王去世,嫡長子無論年紀長幼,都可以即位。但是,只要即位的新王沒有成年,就不能執掌朝綱。例如,周武王去世時,成王尚在襁褓之中,雖然入承大統,但不具備親政的能力,只能由周公攝政。直到成王成年之后,周公才返政于成王。原因很簡單,未成年者不具備南面之資。又如臝政十三歲就即秦王之位,據中,直到九年后的四月已酉,也就是二十二歲時,才“冠,帶劍”,開始親政。可見,對于帝王而言,冠禮具有特殊的意義。不僅如此,一般的士人如果沒有行冠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