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
第1章第一章第1章土地龜裂,草木枯黃,潺潺的小溪只剩下干涸的河床,道路上黃沙飛起,兩旁的田地里禾苗稀疏,只有寥寥幾根小芽,卻也低垂著頭,枯黃而不精神的樣子。嘴唇干裂的人們仰著頭望著天上湛藍的天空和明媚的太陽,明明是萬里無云的好天氣,而他們眼中卻帶著深深的失望。乃至絕望。今天又沒有下雨。時間已經到了四月,從景元一年年初以來,一直到如今,整個大晉別說一場雨,連一場雪都不曾下過。土地已經干裂的不成樣子,河床都干了,井里面最初還打得出泥水,現在,連泥水都干涸了,只剩下土壤和沙。他們已經三天沒有喝過東西了。酷熱的天氣讓他們連眼淚都已經流不出,有勇氣有門路的早就已經南下,雖說南邊也不下雨,但是好歹還有河,靠著河水總能活得下去,可是他們都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啊,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誰愿意背井離鄉呢?現在他們活不下去了。背井離鄉的人們背著包袱,蜿蜒的沿著官道前行,熾熱的陽光炙烤在他們身上,卻連點滴汗水也無。他們的汗水早就干了。而這,居然還是上京城。大晉的國都,上京城。連國都都尚且如此,便也不難想象其他地方會是怎樣的光景了。這是整個大晉一統中原初立國號的第三年,戰亂初平,北夷蠻族剛剛被打跑,舉旗的各路諸侯紛紛臣服,本該是重拾土地休養生息的時候,卻是天不遂人愿,從景元一年年初至此,整個大晉居然一滴雨都未曾下過,就連北荒的草原上都下過幾場不大不小的雨,向來富饒的中原卻是滴雨未下,讓所有人內心都是焦灼不已。而這其中,最焦灼的,卻怕是皇宮中的那位了。李梧看著大殿下站的烏壓壓一片的文臣武將,心中一股火直直的向上沖,直將他的理智燒的點滴不剩,但是偏偏此時卻又不是發火的時候,他也只能緊緊的攥緊拳頭,咬著牙看著下面那一溜的文臣武將。“林相,可有調水之策?”被點名的白胡子老頭苦著臉走出列隊,要是有調水之策,他早就獻上了,怎能等到今日讓黎民百姓受無水之苦?水乃無根之物,雖可盛放,運存卻是難事,否則哪怕派遣士兵,這水也從南部運過來了。所以他此時此刻也只能苦著臉搖頭,“臣無能,未有調水之策?!?/br>李梧深吸一口氣,隨即將目光轉向他人,“不知眾卿可有調水之策?”殿下的文臣武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是低下頭,不發一言。大晉三年無雨,這降雨調水之策早就不知殿議了多少次,可是調水的方法有是有,用也用過,但是無一不是成本過高,且調水量小,要撐住十戶百戶千戶沒問題,但是這光京都一處就何止萬戶?那點水運過來,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殿下一陣沉默,李梧心里的火氣也在沉默中一點點熄滅。罷了,李梧心里嘆氣搖頭,早就知道這個結果,此時縱使失望也承受得住。“朕明日下罪己詔?!崩钗嗪舫鲆豢跉?,卻還是說出這個早已想好的想法。民間早就有流言,稱大晉得位不正,倒行逆施,所以上天才降下神罰,三年不雨,這些流言他在皇宮都聽到過,相信民間流傳的肯定更廣。最開始他也是不信的,大晉的天下是他拼了命打下來的,不然依靠魏朝的那些酒囊飯袋還有那幾個滿肚子虛偽陰險連異族都敢與之謀皮的家伙,這百姓還有什么好?可是再不信,隨著一天一天的不下雨,直到三年之后的今天……李梧也不得不信了。也許,真的是他篡了大魏的朝,才讓上天下此懲罰?李梧內心苦笑,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就下個罪己詔又如何?總歸……這天下還是他李晉的天下,這百姓也是他李晉的百姓,如果天下能降罪于他,放了這百姓,他……也甘愿。而就在李梧陷入低潮的時候,底下的大臣們卻不干了。林相是第一個站出來的,“皇上萬萬不可!”隨后幾個將軍也紛紛出列,“皇上怎可如此?”“如果要下罪己詔,也是微臣來下!”“皇上萬金之軀,不可輕侮!”李梧看著底下群情激奮的大臣,內心嘆息,他就知道是這么個結果。這天下雖然是他李家的天下,但是卻也是大家一起并肩子上打下來的,如果他下了罪己詔,豈不是說明這大晉立身不正?大晉立身不正,那么別說李家,又讓底下這群賢臣良將情何以堪?可是不如此,卻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眾卿可有其他良策?”李梧沒有多言,只是問了這一句,卻讓大殿內詭異的安靜下來。是啊,除了這個,可還有其他良策?調水,運來杯水車薪,降雨,祭祀毫無用處,該想的辦法早已經想遍,此時此刻,也只剩下這一個不知道有沒有用的辦法了。“可是,那也不應由皇上來下!”秦上將急道,“若說有罪,也是微臣的罪更多些!胡蠻是臣坑殺的!西南與關內都是臣破的!鮮血累累的是臣,無論如何,也不該由皇上來背負,若是陛下許可,這罪己詔,可由微臣來下!”“若這樣說,那坑蠻的計策是臣定下的,破城的法子是臣想的,這罪己詔合該也算上臣一份才是!”一個略帶病容的中年文士笑著出列。“對,也該算上我,要知道,我可是先鋒將,哪一次,不是我們先痛飲敵血!”粗黑的漢子拍著胸膛!“那助軍的物資可都是臣籌集的,糧草兵器等物都是軍中必不可少,看來這罪己詔,合該再加上臣一份?!币粋€面容清秀的年輕男子出列。“那這么說來,我這統籌后方的也逃不掉啊?!绷窒嗫嘈?,他竟也跟著胡鬧起來。李梧坐在龍椅上,有些瞠目,只是之前下定的決心,卻更加堅定起來,有這樣一群人在他的身后,縱使稍許非議又能如何,不過是個罪己詔罷了,他就不信,這上天,真就不能容他?!李梧面色有些潮紅,擺擺手,示意安靜,“眾卿不必再勸,朕意已決?!?/br>說著,吩咐身邊的七寶去拿詔書,看樣子,竟連詔書都早已擬好。底下的眾卿面面相覷,只是不管怎樣,他們與皇帝、與這個國家一榮俱榮,一辱俱辱,更何況,沒有人比他們更知道這是個怎樣的君主,所以就在七寶去取詔書的時候,底下的大臣個頂個的跪了一殿。“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林相帶頭造反。“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烏壓壓一群人尤其武將洪亮的聲音幾乎把殿頂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