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
眼前的大屏幕。他們誰都說不好這個“炸彈客”是否會再次犯案,又或者就此銷聲匿跡。但無論是哪種可能性,都不允許他們停滯不前。“第三封信是直接郵寄到警局的,所以證物保存的最完善。信上的內容還是含義未明,‘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br>“在炸出底線之后,又炸出了道德制高點?!苯_歪著嘴譏笑道。陸明舟的眉頭越皺越緊,說實話,他完全不知道這是在說什么。“,傳道書?!?/br>“什么?”聽到天童的話,陸明舟又是一懵。“這句話出自,這個人……”天童走上前來,咬著大拇指,饒有興趣的歪著頭仔細端詳那張白紙,“很有趣?!?/br>把滿世界放炸彈的人形容為“有趣”,讓在場的每一個執法者心里都有幾分別扭。這時,會議室的門突然被人撞開,跌跌撞撞地沖進來一個警察。“又炸了?!?/br>第145章最美妙的交響樂現場可以說是一片狼藉。整個辦公室被炸成了一片焦黑,別說玻璃碎了一地,就連塑鋼的窗框都被炸的飛沒影兒了,屋子里滿滿都是書本文件和家具被炸碎后遺留下來的殘渣碎片,還有被炸的四分五裂的人的軀體。那一刻,天童突然意識到,非正常死亡或許就不存在體面吧。他曾認為這是雖談不上和諧,但至少算是一個安穩的社會,也許有陰暗的一面,但那陰暗都存在于網絡上的一個個冰冷的文字之后??僧斔谝淮紊孀闳腙懨髦鄣氖澜缰?,才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這如影隨形的黑暗,真實存在的人性的淪喪。“死的應該是很凄慘了,剛剛法醫初步斷定,爆炸后他應該是沒有立刻死亡,但是門框被氣波沖擊扭曲的嚴重,外面的人進不來,十二層的高度,消防人員一時半會兒也上不來,人生的最后時刻就是看著支離破碎的自己忍痛度過的吧?!?/br>刑偵二科的頭兒白凱義見到陸明舟等人,小心翼翼繞過現場走了過來。陸明舟回來之前,這個案子本來是交給他解決的,但這家伙是個老油條,把東方人那點兒人精兒勁兒發揚的一流,看出了這是個燙手山芋,也沒有那些只想建功立業的愣頭青的氣概,只求安安穩穩辦理那些他的水平能辦的案子,并不打算拔這頭籌。所以案發以來,白凱義一直半推半就,不說不做,但也不好好去做,以自己科里還有不少未解決的案子為理由,并沒有抽出多少人手,絕大多數的搜查任務還是都壓在了當時群龍無首的重案組頭上,蘇煬一個人咽下啞巴虧,苦苦支撐,最后逼得趙建江沒法子,只得拉下臉皮把陸明舟從大老遠的荷蘭給招了回來。這會兒白凱義看到陸明舟過來,可以說是喜上眉梢了,感覺就差站在陸明舟面前抱拳作揖道一聲“恭喜恭喜”了。“陸隊,還用我們這跟你交代一下案情不?”陸明舟站的板兒直,轉過頭看著白凱義微微一笑,“白哥這邊也忙,這怎么說都是我半道回來把白哥的案子給搶了,會讓蘇煬他們去跟二科拿資料的?!?/br>“哪里話,是白哥這能力有限,這么重大的案子實在是辦不了?!?/br>陸明舟面皮上的禮節撐得了三秒撐不過五秒,案發現場實在不愿意搞這些場面上的交情,“白哥分身乏術,去忙,這案子老弟接了?!?/br>白凱義人精兒,何時進何時滾抓得準,果斷地應下帶著手下離開了案發現場,算是草草地做了案件交接。天童瞥了陸明舟一眼,含笑不語,這個人啊,說他世俗,卻又可以看得出很看不慣人與人之間那些場面交際,有些權貴,何時該招惹,何時該熬著,著實是不好判斷,無論是辦理“茶花女”的案件時,需要折騰電視臺臺領導的時候,還是之前那起幾乎震驚了國內外刑偵界的“組合尸體”案,得對付那老監獄長,都能隱隱感覺到,陸明舟雖是個混不吝的性子,但還是拿捏的住該有的分寸。聰明人啊。“陸大隊長?!?/br>陸明舟跟天童聞聲回過頭來,身材小巧,帶著一副黑框眼鏡的李慶冉正抱著臂膀,一臉皮笑rou不笑地看著他們。“凱旋啦?!?/br>陸明舟一懵,“我又沒打仗去,凱旋個屁?!?/br>李慶冉眼神兒往天童身上飄了一飄,沒說話,甩給二人一個人一副手套,越過兩個人,從封條下鉆進了現場。陸明舟跟天童套上手套,也鉆了進去。腳底下鋪滿了炸彈爆炸后殘留下的一片狼藉,腳踩上去,咯吱作響。“死者楊逍華,五十九歲,是一位腫瘤學專家,研究方向就是腫瘤發展機制和腫瘤病理診斷,是個美籍華人?!?/br>“美籍華人?”陸明舟聽到肖綃的報告,再次表現出了他對這案件整個脈絡的難以理解。“對,他當年出國深造,在1994年就加入了美國籍,這次回來其實是來參加一個全球健康會議?!?/br>所以這也就說明了,為什么這次炸的既不是醫院,又不是高校,而是一家酒店。“這已經基本上可以斷定是一起專門針對醫療方面的惡性襲擊事件了吧?”肖綃試探性地問道。醫院,醫學院,參加健康會議的醫療專家……“所以,有沒有可能是有過醫療事故,被醫療體系不公正對待等這方面的人的報復性行為?”陸明舟輕輕搖了搖頭,“范圍太廣,先搜集現有的證據,把監控調出來看一下?!?/br>“好?!?/br>陸明舟跟肖綃說話的檔口,天童已經鉆到了現場深處,跟著現場勘查的人員一起搜索了起來。技術人員們好像都認識他一樣,非常默契地沒有攆他。這類案件不好調查的一點就是,這基本上都是無差別作案,無法從死者入手,調查他的社會交際網絡,他的家庭狀況,是否有敵對的仇家等等,至少你會有一個由頭,有一個方向。而像這類案件中,兇手會選擇這些人,只是因為他們符合兇手對受害者的一個分類而已,也就是說,現在全城,甚至說是全國范圍內的醫療從業者都有被炸的危險,而想找到這樣一個人,無異于是大海撈針。而所謂的“針對醫療行業的惡性襲擊事件”,還只是他們的推斷,如果這就像兇手的第一封信,引導他們聯系到美國的“大學航空炸彈客”,隨即第二封信再告訴他們,“模仿都是拙劣的”。思考著,天童在灰燼之中看到了一張不該存在的紙片。這張紙完好無存,沒有絲毫破損,天童抬起頭環顧四周,人體和鋼筋都被炸的四分五裂,這張紙片得是什么材料才會徹底被保留下來呢?沒有破碎,沒有燃燒成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