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0
書迷正在閱讀:上錯床,喂了狼、葉加、你那么驕傲、三兒的鄉村性福生活、情逢敵手、執手一生、【希臘神話同人】復仇者、談談情破破案、男神一心只想報效國家、古代娶妻記
但是,整個文官體系,不,應該說整個既得利益群體,官員、勛貴、宗室,都在反對他的改革。 官員撤了一批又一批,因大宋官員本就繁多,少了小半官員,朝廷還能運行,但也要留下來的這部分官員配合吧。 趙禎抑郁了,他本想大膽改革,青史留名,但顧全朝堂,還是將步子往小了邁,一點點來。 但他哪能想到,以往被他視作肱骨的大臣,卻個個像是他這個皇帝做得不對,在寒他們士大夫的心,一個個就差指著他的鼻子,罵他是個不遵祖制的不孝皇帝了。 要記得,大宋自開國以來,就優待讀書人。宋仁宗趙禎,他本就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典范。 趙禎自暗衛得到的最新消息,已經有文官暗地里串聯,準備為這天下換一位名主了。 也有些官員私下里說,皇帝是被什么不干凈的東西,給占據了身體,不然他們寬仁的官家,為何成了如今這副樣子。 趙禎深深的皺起了眉,他是不是手腕太過溫和了? 這才多久,不過小半年時間,他就從人人稱頌的仁君,成了不遵祖制,不通禮法,不聽諫言,不可為謀的豎子了。 他也從不曾想過,這些往日里總是將大宋的利益掛在嘴邊的大臣們,卻因他的改革,將所有矛頭都對準了他。 若非看到了大宋那悲催的未來,見到了其他三個世界的強盛,他是下定了決心一心改革,能不能撐到現在,都說不定呢。 本來眼見繁華的汴京城,如今卻是風聲鶴唳,因文人的一張嘴,在一些愚昧的百姓眼中,皇帝這是好日子過久了,作呢。 但在那些稍微有點見識的人眼中,皇帝的政策是好的,想改革的初衷是好的,就連最終的受益者,也是他們這些普通百姓,可誰讓所有官員沆瀣一氣,就是不答應呢。 哦,還有個包大人,他是陛下忠實的執行者,可包大人斷案還來不及,哪里有更多的經歷去幫陛下。 就在這關鍵時刻,不知是誰放出的流言,說皇帝被當年那個貍貓。對,就是那個貍貓換太子中的貍貓,給占了身體。 這妖邪現世,還入了皇宮,上了官家的身,大宋國將不國啊,再不換皇帝,只怕整個大宋就要面臨天罰了。 一時哀嚎聲不止,在一幫人暗地里煽風點火下,竟真有許多人信了這番不羈之談。 如此也就罷了,竟還有人在暗中說皇帝不孝,劉太后雖不是他的生母,卻也養大了他,他卻暗中逼死了劉太后,又弄成自縊身亡的樣子,糊弄世人呢。 同時收到這兩個消息的趙禎,怒極反笑,他們這是真當他這個皇帝是泥捏的?竟想著跟他死磕,想把他拉下馬,換一個人來坐皇帝,也得看看他答應不答應。 再不給他們點顏色瞧瞧,他這皇帝,也就不必再做了。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號狂魔、關依柔 葉英的小仙女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關鍵詞已屏蔽 66瓶;玉簪輕綰融于發 50瓶;關依柔 10瓶;長久的藍 10瓶;沬鈽菈咯汐陽、英語好難 5瓶;玄珠 15瓶;玉簪輕綰融于發 50瓶;葉英的小仙女 1瓶;浮生若夢 1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89章 御貓俠鼠24 唐一菲雖遠離了京城,但對京城的現狀, 還是了解一些的。 但趙禎不求援, 她也不想再貼上去相助了。 更何況,于朝堂一事,她也并非大拿, 更沒那個興趣, 趙禎就算求援, 她也只會把這個燙手山芋送到趙煦手上。 這日, 唐一菲、周伯通、王憐花、洛哈林、張嗣宗,正在湖廣一帶尋好吃的,石條上的武漢熱干面、老通城三鮮豆皮、秭歸清水粽子、黃州甜燒梅、黃岡綠豆糍粑、云夢魚面、武昌魚,都是這一路上買下來的,如今在這山清水秀的地界擺出來,更增添了其美味…… 正在他們吃的歡快,就見一位三十余歲,衣衫頗為樸素的女子, 帶著兩個孩子, 穿過山林。 唐一菲等人本來并不在意,只是那個小女孩吞咽口水的聲音都被他們聽到了, 那雙渴望的眼睛像是在說,好餓,好香,好想吃,好想吃。 周伯通先拿了兩個粽子, 分給兩個孩子。 兩個孩子道了謝,饞的都要流口水了,卻并未開吃,反而看向他們的母親。 見母親點頭,兩人不顧粽子燙手,小姑娘剝開粽子一角,一口就咬了上去,像是給燙著了,整張臉都皺了起來,可她卻不舍得吐出嘴里那香甜可口的粽子,只得微張著嘴巴往嘴里哈氣。 小男孩還矜持一點,他剝開粽子,自己沒吃,反而墊著腳遞到母親嘴邊,讓她嘗嘗鮮。 那女子頗為感動,小小的咬了一口,邊吃邊贊:“好吃,娘不餓,你快吃吧?!?/br> 那小姑娘見了,也舉著自己手里的粽子,遞到母親嘴邊,那女子又小小的咬了一口,囑咐她小口小口吃,別燙著。 張嗣宗:“真是兩個孝順的好孩子?!?/br> 周伯通:“你們若是不急著趕路,可以過來慢慢吃,吃飽了再走?!?/br> 那女子猶豫片刻,見兩個孩子亮晶晶的渴望眼神,終是向眾人道了謝,討要了幾份吃食,學著眾人的模樣,坐在一旁的山石上,喂著兩個孩子吃飽了,她自己也吃了個半飽,就要告辭。 此時就見一白色的信鴿,自遠處飛來,落到了唐一菲的手上。 唐一菲打開一看,這是包拯寄過來的信。 信中言道,京師不太平,希望唐姑娘能回汴京一趟,鎮守京師,真要有反賊、亂黨、逼宮事件發生,也可保陛下安全。 唐一菲將信給三個徒弟看了,嘆道:“當今天子,還是太仁慈了些,想改革,哪有那么簡單的,不用重典,沒有強勢的手腕,哪里能鎮得住那些老油子。他心雖好,卻難成事?!?/br> 周伯通:“這不就是要請師父回京城鎮場子么?!?/br> 唐一菲攤攤手:“為師還沒玩夠呢,一點也不想回去?!?/br> 三個徒弟同時搖頭。 周伯通:“我要跟著師父?!?/br> 另外兩人同時點頭。 唐一菲:“罷了,我把這信,轉給趙大哥,問下他愿不愿意前去相助?!?/br> 信鴿轉瞬間,就消失在天際。 王憐花笑道:“師父不用管那么多。哲宗陛下就算不愿出面,手底下能用的人多著呢。諸葛小花,蘇夢枕,顧惜朝都是能抗事的人?!?/br> 唐一菲點頭,這倒也是,大宋還能找不出幾個人來幫趙禎鎮場子。 那女子見他們像是談完了正事,才帶著兩個孩子謝過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