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82
大皇子回宮,趕下陛下,那勢必引起朝局動蕩,朝局動蕩,勢必引起百姓動蕩?!?/br> 一位文官看了西秦領隊一眼,陰測測的道:“趕下我們的皇帝,你們不怕被百姓萬人大游行嗎?” 西秦領隊一張臉,唰的就白了。 條件反射! 單純的條件反射! 兵部尚書…… 他還能說什么! 群臣覺悟已經高到這種地步,他再說什么,不就是等賣國求榮嗎? 以前不覺得他這些同僚覺悟這么高??! 你們貪贓枉法的時候,沒見你們覺悟這么高呀! 群臣…… 這是一回事嗎! 貪贓枉法,那是自己關起門來搞事情。 現在,是別人沖到咱們家來挑釁! 能一樣嗎! 兵部尚書…… 還帶心靈交流的? 就在兵部尚書絞盡腦汁挖空心思的琢磨怎么引導這些高覺悟的同僚時,戶部尚書一臉扭曲的悲痛,上前一步。 “各位,打仗要花銀子的,就算是你們捐款,你們捐的那些,能支撐多久?現在,是他們五國聯盟,擺明了要攻打我們,北燕就算與我們聯手,我們想要不做亡國奴,這場戰,怕是要打個十年八年的?!?/br> 戶部尚書說的椎心泣血。 真的要花錢??! rou疼??! 蘇蘊簡直要樂瘋了。 原以為,西秦方面拿出那道先帝圣旨,就能唬住這幫朝臣。 他只需要煽風點火就行了。 沒想到他這幫同僚居然這么老頑固! 居然這么難纏! 更沒想到的是,他以為最難纏的幾個尚書,反倒是看的很開! 簡直就是神助攻??! “十年八年,各位還支撐的住嗎?百姓還支撐的住嗎?” 蘇蘊一臉沉痛的接話戶部尚書。 眼看蘇蘊接話,戶部尚書松了口氣,閉嘴。 “我大哥,平陽侯蘇掣,揮軍數萬,征戰數年,為的是仁義之師仁義之戰,可如今這戰役,各位真的覺得,有必要打嗎?只要陛下還皇位于真正的天子,他們就退兵,我大夏朝無任何損失!” “放屁,我們損失大了去了,我們的皇帝是誰,憑什么讓別人指手畫腳,我們的皇帝是誰,憑什么讓別人說了算!”一個御史憤怒道。 那憤怒的樣子,差點就要揮著手里的大刀砍向蘇蘊了。 蘇蘊悲慟的搖搖頭。 “可大家想過沒有,我的侄女,蘇清,極有可能是被他殺死的!”蘇蘊嚯的轉身,直指皇上,“如果這樣,我大哥,真的還能滿腔熱血的征戰南北嗎?” 沉痛難耐,蘇蘊捶了捶胸口。 “而且,我提醒各位,一旦五國聯盟,進攻我大夏朝,各位想過五國聯盟的意義是什么嗎?那就意味著,我大夏朝,腹背受敵,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被人進攻!平陽軍驍勇,可大夏朝,有第二支平陽軍嗎?” “我們不是還有西北軍和叱云軍!”御史瞪著蘇蘊,道。 蘇蘊搖頭,“叱云軍真的會拼盡全力的去抵抗外敵嗎?只怕戰爭打響,叱云軍第一個繳械投降,大家不要忘了,叱云軍的主帥云王是怎么死的!更不要忘了,那些將士對他們主帥的感情!” 蘇蘊聲嘶力竭一番話落下,大殿之內,那種高漲的要揍各國領隊的氣氛,終是熄火不少。 乘勝追擊,蘇蘊繼續道:“各位只覺得,五國聯盟,前來此處,是挑釁我大夏朝,是來威逼我們,可他們,就我猜測,應該是受到大皇子殿下的拜托吧!” 西秦領隊立刻道:“不錯,正是你們的大皇子,拜托我們如此,我西秦與大夏朝,歷代和睦,不忍先帝遺孤被人追殺,被天下人呼作逆賊,更不忍大夏朝先帝血脈無存!” 南梁使臣就道:“絕對不是我們要干涉你們的朝事,實在是,如果我們不干涉,那大皇子就要永遠背負惡名,你們有沒有想過,先帝在天之靈如何,大夏朝歷代帝王在天之靈如何?!?/br> “是啊,大皇子,未必就不是一個好皇帝!我聽聞,大皇子仁厚有愛,能力也足,這樣一個皇子,怎么可能做出殘害手足,弒君殺父之事!”西蜀領隊就道。 他一臉的無奈。 “只怕,是大皇子知道了你們皇帝的身份,你們的皇帝為了自保,先下手為強,這樣卑鄙之人,你們還要護著他!卻傷害大皇子那樣一個仁厚的主君?” 朝臣中。 尚存大皇子的黨羽。 只是在出事之后,大皇子一直沒有同他們再有任何聯系。 定國公是大皇子唯一信賴的人,因為大皇子手中有定國公的把柄。 可惜,定國公死了…… 此時,朝堂氣氛演變到這一步,那些原本是大皇子黨羽的人,腦子里就琢磨起別的事了。 如果大皇子能回來登基,那他們這些老隨從,就都算是從龍之功。 心思一起,這信念也就動搖了。 “是啊,多年來,大皇子殿下一直是仁厚仁愛,對其他皇子也是照顧有加,突然之間爆出大皇子欺騙利用五皇子,緊接著大皇子就謀逆,這……實在令人震驚?!?/br> “對啊,也許,大皇子真的沒有那么壞?!?/br> 朝堂之上,另一種聲音響起。 皇上大松一口氣。 總算是喚起你們對大皇子的維護了,朕這就放心了! 皇上朝戶部尚書看去,目光赫赫:再加把勁! 戶部尚書…… 從來沒見過這么奇葩的皇上! 想方設法把自己趕下皇位! 第八百九十八章 面目 接收到皇上的信號,戶部尚書心頭一個翻白眼的吐槽之后,朝群臣一個抱拳。 “希望各位三思,這是打仗,不是家里過家家打著玩!五國聯盟對抗大夏朝和北燕聯盟,這場仗,一旦開打,真的是要歷時八年十年的,我們有和平解決的方法,為什么要動手呢!為老百姓想想吧!” “放屁!就是你們慫,總而言之,我絕不同意我朝政事,由他國指手畫腳!”御史依舊堅定不移。 熱血上身,他已經不是那個文弱又愛咬文嚼字的他! 然而,這時候的群臣,也已經不是抱團的群臣了。 那些原本的大皇子黨羽,這個時候,成立了自己的小團體。 他們經過短暫的深思熟慮,迅速做出決定。 打著為百姓著想的仁義之名,恭迎大皇子。 “這不是慫,也不是我們任由他國擺布,這是識時務,這是忠于大夏朝,這是愛護百姓,我們可以低一頭,只要我們低一頭能讓我們的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不就夠了嗎?” “不錯,你滿嘴仁義道德,可你的仁義道德,只不過是你自己的頑固作祟,你圖的是你自己的名節,是你自己的剛烈,是你自己內心的滿足,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