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2
的房間。遠遠地就能看到前方閃爍的燭火,蕭錦站在屋外,瞧著亮起的屋子,心里莫名有些暖意。溫夜闌可能是聽到了聲響,緩緩地推開了門,看著傻站在門口的蕭錦似乎早有所覺,并未露出驚訝的神色。蕭錦一見到溫夜闌,便緊緊地把人抱在懷里。溫夜闌由開始的錯愕到淡然,抓著蕭錦衣服的手緊了緊,用同樣的力度狠狠地回抱著對方。蕭錦抬起溫夜闌的臉,對著自己日夜所思的嘴唇就發很地吻了下去。溫夜闌主動地張開嘴巴,讓對方的舌頭竄進自己的口腔,兩人炙熱的舌頭互相汲取吮吸著。蕭錦把人抵在墻邊,一手捧著溫夜闌的臉,一手踏進他的衣服里摩擦摸索著。溫夜闌當然知道對方下一步想干嘛,情欲的當口溫夜闌推了推蕭錦,喘了口氣道:“進房間……”蕭錦舔了舔他的嘴唇,直接把人摟著,兩人跌跌撞撞互相摩擦著進了房間。房門“啪”的一聲緊緊地關上了滿園的冬色。一夜的瘋狂,填滿了滿心滿腹的相思。糾纏了一晚上,蕭錦和溫夜闌都高潮了幾次,隔了快半個月的一次情事,來得十分的暢快淋漓。蕭錦和溫夜闌做完后都沒有睡,溫夜闌側身望著蕭錦,帶著些許倦意淡淡地問道:“現在可以說了吧?”蕭錦低頭在溫夜闌的嘴巴上啄了一口,把人攬住,把下巴擱在對方的發絲里,聞著淡淡的芍藥香味緩緩開口,把從謝子遼那里知道的關于蕭乞兒的身世通通毫無保留地都說了出來。原來謝洛死后,朱宋公主挑起了大梁,但是一個女流之輩始終帶著許多的招議和看低。謝洛和朱宋公主當時還育有一個五歲的兒子,這個小孩就是蕭乞兒。在朱宋公主遠離謝家趕往戰場的同時,一直照顧著蕭乞兒的母媽突然叛變,拐走了蕭乞兒,趁著謝家大亂之際,把蕭乞兒帶到了京城千里之外的一個偏僻小鎮,也就是廣茂村。母媽假裝自己是蕭乞兒的母親在村子找了個借住的地方,還有五歲的蕭乞兒當時還有些懵懂,只是感覺這個母媽忽然變得很陌生。廣茂村其實只是母媽的一個落腳點,這個女人當時是想著在廣茂村待上一天,就把蕭乞兒賣給隔壁村的販賣兒童的人。后來也不知她是怎么露了馬腳,被當時的何屠夫發現了,從她手上救了蕭乞兒,那名母媽沒辦法,為了保命也不管蕭乞兒就跑了。后來這位母媽被打了兩年戰回來的朱宋公主找到,朱宋公主喪夫之痛還未過卻遭來了喪子之痛,整個人差點瘋掉。那位母媽被用了邢,最后終于說出了蕭乞兒的下落,不過朱宋公主一直不知道,母媽至死依然不忘對她編了一個謊言。母媽把自己死去的遠方親戚的兒子說給了朱宋公主,兩年沒見,孩子早就變了樣,朱宋公主當時有些疑惑卻被滿心的喜悅沖昏了頭,這一絲的疑惑就拋之了腦后。而被錯認的孩子就是現如今的謝子遼。謝子遼當時七歲,多少已經有些記事,再大些后他自己就猜出了自己不是朱宋公主的親兒子的事。不過年少的謝子遼貪戀朱宋公主的愛護,一直未舍得把真相說出來。后來謝子遼入了軍,在戰場出生入死,看透了許多事,也開始在意朱宋公主的真實想法。如果知道自己不是她的親兒,朱宋公主還會愛自己嗎?謝子遼勝戰回來,便一五一十把自己的身份說給了朱宋公主,朱宋公主徹底崩潰,第二天忽然就從謝家消失了。當年,謝子遼十六歲。到了如今,謝子遼二十二歲,他找了朱宋公主六年,并且也找了蕭乞兒六年。后來溫龐氏對付溫夜闌的事,謝子遼留在京城的人知道后也多少提了一下,謝子遼當時也不知怎地就派人查了蕭乞兒的身世,蕭乞兒的身世實在是與朱宋遺落的親兒太吻合,而且容貌也與朱宋公主有著三分的相似。當時謝子遼想把蕭乞兒找回來,想著找了蕭乞兒朱宋公主也會回來,只不過他也沒想到,照顧謝子遼長大的母媽不忍謝子遼失了謝家的少爺身份,秘密派人去牢獄想要害了蕭乞兒的性命。幸好蕭乞兒大難不死,而這位母媽也被謝子遼關押了起來,謝子遼念其愛護心切的心,并沒有把對方怎么樣,而是派人守著她,讓她在謝家別院安詳天年。蕭錦把這些全部說給溫夜闌聽后,重重地呼了口氣。雖然他不是蕭乞兒,但聽了這件事,還是不禁感嘆天意弄人。五歲的蕭乞兒應該是聰慧的,所以才懂得偷偷地藏起玉佩,不過成長的環境讓他漸漸變得懦弱,何屠夫死后他應該想過憑著記憶去找朱宋公主,或許是聽了朱宋公主失蹤的消息,心里擔憂自己貿然回去會被害了命,便輾轉多地最終在京城成了一名乞丐。溫夜闌聽后,只是緊緊地抱住蕭錦。蕭錦不能告訴他自己并不是那個不走運的“蕭乞兒”,只能默默地拍了拍溫夜闌懷著自己的手臂。謝子遼有問蕭錦愿不愿回謝家,不過蕭錦拒絕了。謝子遼不在乎當不當將軍,他在乎的從來只有朱宋公主,蕭錦回去如若想取代他的位置,他并不會多說什么。但蕭錦自己知道自己的事,謝子遼是個當將軍的料,而自己商人的本性并不適合帶軍打戰。謝子遼沒有把玉佩拿走,最后還是歸還給了蕭錦,只讓蕭錦好好保管著,之后就走了。蕭錦想,現在對方大概正在回北疆的路上。謝子遼是個好漢,愛恨分明,做事也分明,拿得起放得下。蕭錦覺得他們不能成為好友,實在是有些可惜了。蕭乞兒的事告一段落后,蕭錦把全幅心思都擺到了應付科舉考試上。二月初,科舉考試當天,溫夜闌親自送他出門,蕭錦在他唇上蓋了一個吻,便帶著小道進了宮。殿試很嚴格,每個人都弄了隔間,小廝不能靠近,只能在殿試門口等著。蕭錦翻開了卷紙,看到上面的一道題笑了笑。朱宋國土之下,朝北往東的一些鄉村每隔兩三年就會發一次大洪水,這天災讓當地的人過得苦不堪言。上一場災難下剛緩過勁來,下一場洪澇又把他們辛辛苦苦的一切都沖毀了,當地的百姓真是過得極其艱辛。這次試題就是讓蕭錦他們應考學子想些預防洪災的方法。而這類洪災在現代也經常會出現,蕭錦結合現代的一些實踐和方法很快就把卷紙填滿了。朱宋皇帝和幾名主考官員翻看這些學子的答卷,待翻到蕭錦的卷子時,朱宋皇帝明顯眼前一亮。“原來還能如此控制水患嗎?”朱宋皇帝看得仔細,最后直拍掌叫好。主考的官員也看了蕭錦的答卷,紛紛點頭都覺得不錯。不過這些主考的官員里有兩三位已經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