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5
鄧兄的了?!?/br> 這次來的的確是給鄧繁報喜的隊伍,而且來了一波之后竟然還有第二波第三波,宋子遇從一開始的羨慕到了最后都麻木了甚至有些同情鄧繁, “浪費好些銀子?!?/br> 鄧繁也是頗為無奈,但累是累,高興也是真的高興,強打著精神和李氏一同送走最后一波報喜的差役又迎來街坊四鄰的道喜之聲。 雖然他們只是暫住,彼此間也不熟悉,但一個小院里能出兩個舉人其中還有一個是解元這可是了不得的運氣了。街坊四鄰的過來也是為了沾沾喜氣, 客套的說些恭喜的話。當然也有家中有讀書人的趁機想問問鄧繁是如何學的,又如何中的解元。 鄧繁脾氣不錯也累的很,見宋子遇想跑,忙拽住他讓他幫忙解答。兩個新晉舉人一上午的功夫連口茶都沒喝上一直應付來道喜的人了。 等人都走沒了,兩人坐在椅子上,雖然累的狠了,但心里卻是高興的。 宋子遇笑道,“可算是沒人了?!?/br> 鄧繁意味深長的看他一眼沒說后面人還不會少。 下午的時候自然又有人過來道喜,宋子遇和鄧繁笑的臉都僵了一直到天黑的時候人才散去,而宋子遇已經累的連事先想好的和娘子慶祝的方式都提不起精神來了。 徐容繡招呼人給準備了熱水催著他去洗了澡,等他回來又給他捏肩捶背,宋子遇的嗓子都有些啞了,趴在床上被徐容繡按著按著就來了興致,也不覺得疲憊了,渾身充滿了力氣,抱著徐容繡就這樣那樣來了個痛快。徐容繡雖然氣他精蟲上腦,但這事畢竟是倆人都舒服,最后宋子遇伺候的也周道,她也就隨他鬧騰了。 到了第二日人總算少了些,徐容繡和李氏下午置辦了一桌酒席,四人好生熱鬧了一番。隨后便是準備第二日的面覆了。 面覆不過是走個過場,宋子遇等新晉舉子見了主考官等人得了勉勵,前十名還得了筆墨等獎勵便被放了回來,名次也并無變化。 按照往年慣例鄉試榜單出來后過兩日便是面覆的日子,再之后便是鹿鳴宴。 鹿鳴宴就是在布政司衙門舉行的由考官、監臨、提調官等簾內外官員還有全體新晉舉人及相關人員參加的宴會。這一日新晉舉人要首先要參拜主考官,而后在依次參拜其他官員以及房考。 這次鄉試過后也不例外,九月初五的時候新晉舉子們便在布政司衙門按照鄉試的名次集合統一前去參加鹿鳴宴。 鄧繁作為解元自然站在最前列,之后跟著的便是五經房魁首,宋子遇報考的是排在第五的位置,與鄧繁隔了幾個位置。進了布政司衙門后由官員引他們進入鹿鳴宴的舉辦大堂,而后便立在屋內等候主考官等人的到來。 過了沒一會兒主考官等人一起到達,按照職位的高低坐于堂上,主考官先對舉子們進行訓誡,接著便由禮儀官指揮眾舉子拜考官。像鄧繁作為解元只需參拜主考官便可,而剩余的舉子除了要參拜主考官還要參拜各房考。宋子遇等人參拜完畢又被引到堂上。因為宋子遇為五經魁首,便與其他魁首連同鄧繁一起坐了。 因著有主考官在場,宴席上舉子也放不開,規規矩矩的坐在位置上,看著考官動動他們也動一下,考官不動他們也都不動。按照慣例主考官點了幾位名次靠前的舉子做了首詩便帶著其他人先行離開了。 待考官離開,眾舉子方熱鬧起來,首當其沖的熱門人選便是鄧繁。 能得解元學識才華自然上等,更別提張榜當日前十名的文章全都貼在貢院外頭。大家對鄧繁的文章自然是贊不絕口。 宋子遇文章做的也不錯,四平八穩、循規蹈矩,但說缺點那也有,便是缺少華麗的辭藻,文章言之有物,但是言語平淡與鄧繁的文章比起來還是差了些。宋子遇是真心佩服鄧繁學識,也慶幸能夠認識鄧繁,又與之成為好友。 但偏生宋子遇長的好,性子瞧著又溫和,一張臉便騙的不少舉子的好感,得知他與鄧繁是至交好友,與他搭訕的人就更多了起來。不少人甚至約定過幾日舉辦文會詩會交流感情,邀請宋子遇和鄧繁一起參加。兩人一合計,覺得也行,但是九月底之前定是要返鄉的,若是一場也不參加定會讓人說孤傲目中無人,參加上幾場再說返鄉之事,大家也都能理解了。畢竟過了年便是春闈,誰不想在春闈上大展身手。而且春闈匯集了全國上下的舉子,每年都有幾千人去擠獨木橋,光解元就有幾十個,即便是鄧繁也不敢說一招必中,接下來的日子當然還要用功準備的。 于是隨后的幾日宋子遇和鄧繁便來往于各種舉子之間交流感情的詩會文會中間。來年他們一起參加會試,若是得中進士,他們不光是同年還是同鄉,在官場上自來相互守望,于人于己有利無害。若是運氣好些還能交上幾個至交好友,他日這樣的關系在官場就更加重要。 宋子遇在文會上也結識了幾位興趣相投的舉人,一個是瑯琊郡的方淮,一個是德州府的范成剛,兩人都是豁達的性子,與宋子遇和鄧繁都相談甚歡。 參加幾日文會之后宋子遇利用自己那張具有欺騙性的臉連同鄧繁將此次的舉子認了個全乎,當然也得了他人的贊賞和稱贊。有了這些再有人請他們參加文會兩人便拒絕了。 他們該回鄉了,如今已是九月中旬,出門已經兩個多月,他們都想家了。 到了剩下幾日,宋子遇帶著徐容繡在濟南府閑逛,給家人買禮物,又買一些特產。徐容繡惦記鋪子里的買賣又買了一些調味料回去。 到了九月十八這日兩家人乘坐馬車離開濟南府,來時清河縣人不少,去時卻只有他們四人。倒不是說清河縣只有他中了舉,只是另外幾人還要在濟南府待上幾日,宋子遇等不及只能自己先走了。 鄧繁前去密州縣,比清河縣還要遠些,他們同行一段路程之后便要分別了,臨分別前,他們在客棧一起用了一頓飯,也約定好明年一起進京的日子,到時鄧繁他們提前出發到清河與他們匯合再一同前往濟南府乘船。 與李氏分別,徐容繡竟有些舍不得。穿書以來已經四年有余,她竟沒有一個朋友,這次與李氏結識,兩人性子雖然不同,但是頗為合得來,說話做事也有默契,難得是這兩個月兩人相互扶持,經歷了鄉試期間的情緒起伏和一起的慶祝。 徐容繡怔忪之時對宋子遇道,“也不知道娘知不知道你中了舉人了?!?/br> 宋子遇握著她的手道,“朝廷有邸報,布政司衙門也有邸報下發各縣,想必縣里已經知道這消息了,縣衙的人也該會去家中報喜?!?/br> 這會兒的清河縣宋家食鋪的確一派喜氣洋洋。 田氏雖然惦記兒子鄉試的結果,可路途遙遠,他們想知道也沒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