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
的趙合德撲在地上這樣那樣了?!?/br>諫議大夫見帝皇不為所動,更是覺得淑妃乃是媚主之人:“還望陛下嚴懲淑妃不待,莫要做昏君!”淑妃這才反應過來,諫議大夫這是在說她媚主咧!“天地良心呀,除了入宮當日,今天是她第一次見陛下呀,連手都還是第一次摸!”外面的君臣自然聽不到淑妃的心聲,皇上不知道他是怎么聯想到的淑妃,咳了一下:“仲順,這是母后的意思。她說前些日子去了一趟白馬寺,我就接了淑妃進宮,是吉兆?!?/br>諫議大夫本來自己說淑妃還無什么感覺,但聽到皇上提就有幾分不滿,言語難免有幾分刺:“淑妃這才入宮,陛下的心自然是都撲在了佳人身上,朝政難免有幾分怠慢。但臣乃是言官,斷不會因此擺脫?!?/br>皇上看著諫議大夫錚錚鐵骨的樣子,眼中的寵溺更多,就是這樣的耿直聰慧,他才會見之忘情。眼中心中,都只有一人——諫議大夫郭珩。正是這一次諫言,讓帝皇徹底懂了自己的心意。但是對淑妃就慘兮兮了,那屏風后面就是墻,她站在后面早都雙腿打顫,后面君臣二人說的什么她是半點都聽不清了。在尋常人眼中,淑妃那是獨寵后宮,無人敢輕視。畢竟如今皇上未立后,四妃只有一個淑妃,準確來說后妃里面就淑妃一人。諫議大夫多次進言,皇上都不管不顧,對淑妃寵愛如初。淑妃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如初倒是如初,那可不是寵愛如初,而是當成這宮中沒這個人如初。后來她也想通了,皇上不管她也沒有多大影響,這整個后宮都是她的天下,各種自在逍遙。這要不是太后回來了,逼她去皇上跟前獻殷勤,她也樂得灑脫。宮里面萬般好,但淑妃瞧見郭珩那個霸王還是認慫的。還記得等他們都走完了,淑妃扶著屏風出來還一下把屏風推翻,龍椅上的折子都跟湯水混到了一起。淑妃拍了拍胸脯,安慰自己:“我可從來都沒有進過乾元殿,都是陛下縱容諫議大夫所致,與我無關,與我無關?!?/br>作者有話要說: 諫議大夫十分不認同太傅說的“這天下終究是年輕人的”,表示陛下告訴他的是“其實天下終究是姓復的”!握拳!☆、五世風日下?!諫議大夫莫名其妙的被淑妃“哼”了一頓,他也來不及細想,就跟著大太監去尋皇上。這不過轉眼的一下,皇上就從乾元殿正殿身影就變到了出宮必過的則天門口,身上的衣服也從龍袍換成了洛陽城外頭常見的學子裝扮。諫議大夫瞧見皇上這退朝換衣物的速度堪稱一門功夫,暗自神傷:“什么時候我也能學到陛下這門技能就好?!?/br>皇上眼中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景象,諫議大夫呈西子捧心裝,雙目含春,走到了他的跟前,眼中是疑惑又是傾慕(?)的瞧著他。帝皇忍不住理了一下衣物,果然是因為他面若冠玉的緣故。眼瞧著越想越偏,皇上咳了下回神:“咳咳,仲順,你也快些換好衣物?!?/br>諫議大夫茫然:“陛下可是要微服?”“瞧瞧,阿珩這是在期待與我的出游,還是一臉受寵若驚的樣子!果然楊永成這個計謀好?!被噬蟽刃暮茉陝?,但是表面還是很淡然:“仲順,實乃吾之子房耶!”諫議大夫又有了諫言的沖動:“陛下,如今會試將至,陛下怎么能出去游玩!政務繁忙,莫要生了玩心呀!”皇上早就想好了如何回他的話:“仲順,話不能這般說。這選進士,講究的是德才兼備。而會試之時,這些才子自然會掩埋本性。咱們不若出宮,一探便知,也好有個算計?!?/br>諫議大夫覺得皇上說的有道理,十分痛快的上了馬車開始換成尋常的衣物。皇上偷偷瞥了一眼諫議大夫的小蠻腰,然后抬頭望車頂,心里默念:“非禮勿視,小心秋燥。非禮勿視……所以我才想盯著看呀!”還好這換衣物的時間不算太長,諫議大夫穿的是一身藍袍,而皇上穿的卻是一身緋袍。其實皇上本來是給諫議大夫準備的是一身緋袍的,但是又怕諫議大夫穿的太過昳麗,惹了登徒子。所以最后只能皇上自己不情不愿的穿上緋袍,將藍袍穿在身上。如今全國學子進京,入選的學子多齊聚茶樓互相切磋,而落選的也會在茶樓看別人互相切磋,因此他們這學子打扮的君臣二人在這中間到也不顯得突兀。集賢閣是京中有名的學子酒樓,對許多家貧的入京趕考學子都免了錢財,同時將最好的住處騰出來。聽聞,集賢閣幕后是京中頗有權勢的人。許多學子也常集聚在此,高談闊論,若是說到了京中貴人的心坎去了,還能得到舉薦。諫議大夫來了這里許多次了,很多時候是陪帝皇,有的時候是自己來查看有沒有臣子,因為這里的幕后正是皇上。但皇上政務繁忙,所以聚賢閣很多事情都是諫議大夫出面處理解決的。因此,這次出宮,諫議大夫首選就是把皇上帶到二樓的雅間來了。這聚賢閣中學子高談闊論,求同存異,想必帝皇心中也是歡喜的。而且這一言一行,也是可以看出來學子的素養。當然這只是諫議大夫個人的想法,皇上想的偏的很遠。“我本來是打算跟阿珩出宮放松一下,怎么還是跟政務分不開?!被噬闲闹械男∪嗽谝е纸?,表示很委屈。這二人透過窗簾往外面瞧,倒也逐漸的瞧出了點趣味。比如這有一桌,其中一人穿著打扮大氣,皇上一眼就認出來了那是翰林院供職的上任狀元,另外一人則是尋常衣物,在人群中也不會多看一眼。而之前,刑部尚書看吏部尚書的折子,也正是想看一下這翰林日后供職在哪里。好巧不巧,御史大夫又覺得翰林不畏權貴,更適合御史臺。這吏部的折子兩個人就搶了起來,在紫宸殿就直接打了起來。諫議大夫怒其不爭,當時抱著御史大夫的腰,好讓御史大夫更好打。最后還是皇上一句話,讓兩邊人互相吹胡子瞪眼,可憐吏部尚書,臉都被兩邊的人揍的不像樣子。諫議大夫這才出列,義正言辭的指責的三方一統。最后,皇上蓋棺定論,讓翰林繼續在翰林院供職,再做考察。許是同鄉,本來聽著這學子的言論還有幾分深意,但這會兒卻突然出了個岔子。君臣沒有關注著大堂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