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3
深藏的陰鷙和恨意。 南陽侯喚江文涵前來書房并沒有什么大事,正如之前江文涵自己在心中腹誹的那樣,南陽侯見到他后,濃眉一蹙,開口便是嚴厲冷然的訓斥:“你這次又是多月不回侯府,怎么,是南陽侯府廟太小,容不下你這尊大佛?” 對于長子還未成家就離府別居的事情,南陽侯心里是十分不悅的,他覺得江文涵如此是不孝不悌,而他這般行事更是故意展現出他的不滿和怨懟,這令南陽侯有威嚴被挑釁的憤怒,也有一分因擔心江文涵反噬而升起的膽戰心驚。 面對南陽侯府的訓斥,早已經經歷過數次的江文涵應對十分熟練,他低著頭默默不說話,擺出一副沉默寡言、木訥冷漠的模樣來,不管南陽侯說什么、罵什么,他都沒有半點反應,不動如山,好似一尊沉默的雕像一般靜默。 見江文涵又擺出這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南陽侯心頭怒火更是盛起,自從江文涵長成以后,在他面前就一直是這幅不死不活、不陰不陽的沉默模樣,讓他連句溫情一些的都不知該如何跟這個兒子說起,父子倆的關系越發淡薄。 南陽侯坐于寬大書桌后的紅木圈椅上,氣質淵渟岳峙,沉穩肅然,盡顯手握重權的天子寵臣的氣度和威嚴,兩道濃眉下的是一雙和江文涵極為相似的鳳眸,他目光沉沉地盯著江文涵,冷嗤道:“為父與你說話,你卻又擺出這么一副木訥模樣來裝傻!” “你父親我還沒死,這南陽侯府也還沒有分家,你一個未成家的男丁如何能與侯府別府分居?”南陽侯緊皺眉頭,一臉冷然和不滿,“之前便與你說過。讓你趁早搬回來,怎的,你拿我的話當耳旁風?” 江文涵自然是不愿意搬回侯府看南陽侯和沐陽長公主的臉色,微粉薄唇輕輕翕動兩下,他語氣淡淡道:“我此時居住的宅邸距翰林院較近,方便我每日上值下值,也省得花費時間在路上,白白耽誤了事情?!?/br> 南陽侯可沒輕易被江文涵這番話所說服,他冷哼一聲,沉聲道:“侯府距翰林院雖比你現在住的地方稍遠,但也不過是小半刻時間的路程,哪里到了非要你住在外面的地步?你住在侯府,一切自有侯府下人照料伺候,豈不比你一人在外來得方便?” 原本半低著頭的江文涵聽完南陽侯這番話,忍不住揚了揚遠山般修長青黛的長眉,唇角也勾出似笑非笑的弧度來,唇畔的笑容顯得格外的冷清和漠然,一雙狹長幽深的鳳眸中更是盛滿了譏誚和嘲諷: 他住在侯府時,因沐陽長公主一刻不休地打壓,他的日子可是艱難得很,每日吃食被克扣是家常便飯,來往出入被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更是日常,他在侯府過的日子可真稱不上有多方便,更別提一人在外的逍遙自在了。 已經表達過自己的拒絕之意,此時不管南陽侯如何訓斥、如何勸誡又如何逼迫,江文涵都是半低著頭閉著嘴不說話,就跟個鋸嘴葫蘆似的一樣不出聲。 江文涵壓根不搭南陽侯的話,只要他執意不肯,南陽侯也拿他沒辦法,等他再廢話幾句,自然知道此事不可為,自會識趣放棄,不會緊抓著這件事情不放,到時候江文涵再開口出言說他要去向祖母問安,不想再搭理他的南陽侯就會爽快放入,不留他在面前礙眼。 ——這么多年以來,江文涵一直都是這般應對南陽侯,只做出一副沉默寡言的模樣來,不管南陽侯說什么做什么,總之他完全不回應,只一直保持著沉默卻抗拒的態度,任由南陽侯一人唱獨角戲。 這一次也不例外,在自以為“情真意切”、“苦口婆心”地勸誡了江文涵許久,卻一直沒有得到半點回應后,南陽侯對長子的那些微薄耐性便已經盡數流失,他目光不耐厭煩地看了一眼半低著頭面無表情的江文涵一眼,半句話也不想多說,擺擺手示意他離開書房。 可以離開書房,不必再強迫自己聽南陽侯那些絮絮叨叨沒有意義的廢話,江文涵簡直不要太高興,他一點都沒有被父親嫌棄不喜的低落和難過都沒有,轉身就推開房門,直接把還擺著侯爺架勢的南陽侯丟在了書房里。, 江文涵身材頎長,腿自然也短不到哪里去,在南陽侯擺手示意他離開后,他一雙長腿交錯著前行,很快便遠遠離開了南陽侯府所在的主院,那速度快得跟一陣風似的,當真是轉瞬就不見人影,好像他有多不樂意留下來和南陽侯獨處似的。 看著江文涵迅速遠去的背影,體會到他毫不猶豫只想迅速遠離的決絕態度,南陽侯心頭不由浮現起心塞無奈的情緒來。自江文涵長大以后,他這個兒子在他面前就一直都是這幅模樣,這讓他隱隱覺得……覺得他已經失去了這個長子。 江文涵出了書房,帶著等候在外的青竹徑直離開南陽侯所在的前院書房,朝后院南陽侯府老夫人所住的壽安院而去,準備向她問個安,與她說說話,便離開侯府,回他自己在西城區的宅邸。 同時,被蕭桓無情留下,獨自一人暫居于皇宮中的靜和經過幾番委婉且小心的套話,終于打聽到了沐陽長公主的消息,從附近伺候的宮人口中知道她的駙馬就是當朝南陽侯,正是蕭桓交代他要對付的另外一人。 靜和已經不是莽撞沖動的年輕人,他主持道觀十余年,養氣靜心的功夫已經很深,自從得到蕭桓的命令,他一直非常乖覺的不去問蕭桓對付這倆人的原因,只默默的聽話辦事,此時打聽到這二人的消息,只自己暗中籌謀計劃,絕不會貿然行事致使事情敗露。 但靜和雖是謹慎小心,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想要對付身受帝王眷顧寵愛的長公主和侯爺,還是力有未逮,于是靜和在經過一番猶豫和掙扎后,最后還是決定用那個他一開始就想到、但覺得沒什么把握的計劃—— 直接向周明帝進言,告訴他沐陽長公主與南陽侯二人于大周國祚有害,借周明帝的手對付這二人。既然沐陽長公主二人最大的靠山和助力就是當今帝王,那便以己之矛攻其之盾,用這個辦法,到時候比拼的就是周明帝更信任誰、更眷顧誰。 做下了這個決定后,靜和也不敢再耽擱什么,立刻就打算動手行事了,就怕他動作太慢讓蕭桓不高興,連他也要跟著吃掛落。 因著蕭桓之前在祈雨儀式上露的一手,周明帝對蕭桓這位真人十分敬畏尊崇,是真的萬分信任他,連帶著對靜和這個真人的道童也是另眼相待,每日都要來靜和暫住的宮殿問候他,態度友好且平和地與他說話,并不擺什么帝王架子。 這一日周明帝下朝后又來靜和暫住的宮殿看望他,與靜和談玄論道,在這個過程中,靜和見縫插針,引導著周明帝“主動”提出,請真人出面測算一番大周宗親的氣運,看看大周皇室如今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