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
晴空萬里,沒有一點云彩。好像被剝奪的人身,光禿禿,暴露于世。云州七鼎非??蜌?,先給皇帝行禮,俠客一般跟李孤作揖,李孤冷冷掃一眼并未去回禮。李孤回頭問蕭琮邑:“他們什么人?”蕭琮邑道:“趙卿請來的高手,朕知你武功高強,不過公平起見一個個來,不會群而攻之,孤卿放心?!?/br>李孤信他:“那好?!?/br>一個個來結果每個人都一樣,劍都不用拿出全部落敗。蕭琮邑對著站在旁邊的高遠說道:“高遠,朕的這位卿武功絕世,世上并無對手。你們稍后一起上,勿要傷著他?!?/br>李孤原本想速戰速決,幾下解決完,忽然七人全部上場,被團團圍住。不知是不是遇強則強,還是激發潛力。那七人好像換了人一樣,刀槍劍全部拿出來,一同圍上去。蕭琮邑目不轉睛看著他們,單人還是不如群體,李孤武功再高身段快如閃電,顧前不顧后,每劍都要落在刺身的點,每劍都要擋回去,累的要命。高手過招,不知打了多少回合還不能區分高低。李孤突然像發了狂一樣,放棄剛才對蕭琮邑的承諾,一點點空隙時間刺在一人脖子從房頂踢飛下去,那人當場斃命。他們打的難舍難分,七人死了一個,連李孤外衫被劃破三片,第一次看到他這樣狼狽,蕭琮邑有種莫名的興奮感和詭異的期待感,這種情緒以至于連李孤極端憤怒的對他喊出:“蕭琮邑!”都不想停下來。沒錯,一切確實是他安排的,蕭琮邑從開始對抗到現在就期待這個人輸掉,最好輸的一敗涂地,這樣就可以永遠留在他身邊,不會日夜想念而不得。從沒想過這次會成功,在他心中這個人太強了,強到無法知道高度深度是多少,眼看著有勝利的希望,根本不理會李孤說什么。快半個時辰沒分出勝負,剩下七人直接飛出行宮外。蕭琮邑趕緊走過去尋人,行宮外面是殘葉樹林,沒多遠就看見一個躺在地上的死尸,依然是一劍穿喉!地上掉落的是李孤劍上的玉穗,當時答允回宮重新給“斷雪”做一個劍鞘,這是他親手配上去的東西,可能覺得有點女人氣并沒帶上,一直放在身上。這時候蕭琮邑才慌亂起來,聽著劍聲追過去,尋著慢慢刀劍聲消失,四顧茫然,不知所措。分頭去找,就在枯草樹枝中,看見躺在地上一身深藍色衣服的人,一動不動。蕭琮邑只顧跑過去,絆倒在地都忘卻了疼痛,連忙起來跑過去,還未近身那人忽地輕功起身,劍直接飛向這邊來。只是那劍快到鼻尖收了回去。李孤頭發散亂,脖子上肩膀都是血,眼睛寒霜一樣陰冷,仿佛他們從來不認識,直接伸手掐住蕭琮邑的脖子,怒喝:“你到底是誰?”蕭琮邑被他掐的說不出話來。作者有話要說:下一章要重點交待李孤背景,和神出鬼沒原因,ps,真作死第37章苦海他被掐的面目蒼白卻一點都不掙脫,見此李孤立馬松開手,隨后倒在地上。蕭琮邑咳嗽幾聲,單膝跪地拉他起來,卻怎么拉不動,于是摟住他的頭在自己腿上,手不停抹著他脖子上的血。李孤掙開看著他依然陰森的臉:“蕭琮邑,你知道他們武功高強?”蕭琮邑點點頭。李孤:“你聽見我喊你故意沒讓他們停下?”蕭琮邑還是點頭。李孤抓住他的衣領,聲音顫巍?。骸澳闶窍胱屛摇??”蕭琮邑使勁搖頭:“我沒有?!?/br>李孤怒極反笑:“那就是讓我生不如死?”蕭琮邑不想再違心,再一次點點頭。看到他點頭承認,李孤心如死灰,悲愴一般神情,眼神絕望而孤獨:“我對你不夠好嗎?為什么要這樣對我?我做的哪里不好,你是不是不想我再殺人……”他喃喃自語,捂著胸口吐出一口血來。蕭琮邑從來不覺得他會流血會傷成這個樣子,眼淚瞬間掉下來,低聲說:“我想你……你”他說不出口讓你留下的字眼,覺得自己太自私,弄成這個樣子,他不是戰無不勝嗎?不是天下第一嗎?不是要這些人不能傷著他嗎?為什么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李孤無言以對:“你真厲害,不讓我殺死他們。你告訴我,你怎么找到他們的?找到我的仇人,是不是貼名公告殺死我他們分文不???”蕭琮邑看著他嘴角的血,腦子短路根本聽不清說什么,一句話說不出來。李孤:“你是不是故意找他們的?”蕭琮邑垂目,就知道已經承認。李孤松開他仰天大笑,大約是急火攻心又吐出血來。“蕭琮邑,你現在滿意嗎?應該不滿意,我沒死?!?/br>蕭琮邑淚流千行,無語凝咽,不再是威風凜凜的帝王,像個可憐的少年,任由打罵不還一句。李孤用劍支住地,一身飛躍天準備離開,離開這個傷心之地,永遠不想回來只是那身子飛躍半空,弓腰彎曲重重摔了下來,蕭琮邑兩步并作一步接住他才沒摔在地上,直接昏了過去。蕭琮邑摟著他快哭昏過去。皇帝生氣,勃然大怒。一般站在權威頂處的人,即便知道自己有問題,還會遷怒于人。打的趙癸將軍半死,親自上去抽鞭子。不過蕭琮邑知道分寸,打了個不能動彈并不要命,還要他三天內把剩下李孤沒殺死的兩人追回來,詳細調查背景。云州七人當然是就是當年李孤血洗曹家時候留下的人,高遠自然也不是高遠而是曹遠,不過這七人中并非全是曹家人,其中三位是,其他是曹家少爺的心腹追隨,他們個個武功高強,不聯合起來也算是數一數二的高手。他們兩家的恩怨追到北邊國家周武帝時候,當年李曹二家在朝堂大臣高權在握,與帝皇聯親,勢力極為龐大,以李家最甚。李孤的曾祖和曹遠的曾祖同朝為官,皇帝頗為寵愛的兩位臣子,他們之間有摩擦但是關系還算不錯,李家為武,曹家為文,君子動口不動手,都算是正大光明的人。武帝立意要改革,私下與他們倆也商議許久,最終是想讓兩位卿家先朝堂提議起頭示范效應。李孤的曾祖準備的很充分,事無巨細,條條框框說的很清楚。曹遠曾祖也隨著皇上的心意表示附合。不料不知為何曹遠的曾祖突然反悔,哄騙皇帝李孤的曾祖居高不知收斂違反朝綱,列出五十大罪狀。皇帝本意不想殺他,卻不想朝廷之上群臣激憤,逼迫皇上下旨斬殺。李孤高祖死后,本來家族是可以支撐,因為李孤的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