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新帝誕生。人生就是如此巧合。“誰敢謀逆!”這女聲高亢聲響,不容置疑!柔儀公主進入大殿大門舉著先皇遺詔緩緩進來,所有把持侍衛無一敢上前阻擋。錯過人群,她與蕭琮邑一同上前殿堂中央。第11章計謀幾十雙眼睛看向他們倆,每個人表情不一。蕭琮邑遠遠就看見正在執筆的人,走在遠處就喊出:“長孫先生好大的膽子,您可是跟著皇爺爺出生入死明辨是非之人,下筆亂改遺詔不怕□□和先帝拿你是問!”長孫騏聽聞柔儀公主和蕭琮邑聲音手指一抖筆滑落地上,仰天握拳:“臣絕無半點忤逆先皇之意,大梁混亂內訌不斷,臣不領盡快了解只怕外族侵進,繁華盡失?!?/br>他和朱進都是最有名望大臣,柔儀盯著長孫騏小心翼翼把遺詔遞給他,“這是父皇親筆遺詔,皇帝之位早就定奪,爾等敢胡作非為格殺勿論!”說著又轉頭看向蕭瑾,“皇叔一同檢閱吧?!?/br>幾個資深文武大臣同三位還在世的皇叔一同鑒定,的確是親筆詔書。事情峰回路轉,太子同王皇后至始至終一言不發。章印玉璽全部都在,的確親筆無疑。長孫騏宣讀詔書,全部人跪下聽旨,一切真相大白。皇三子蕭琮邑登基。蕭琮邑剛接過,太子第一個跳出來:“蕭琮邑失蹤數日,不知做什么勾當,涂改造假也不是不可能!”人被逼急氣場都會變的不同,蕭琮邑手還持著劍,直接指向:“你是想造反嗎?!”太子長他三四歲,還是年輕,如此地位瞬間變換聲勢變得不同。誰也沒想過一向空靈仙氣飄飄不問世事的人立在那可以如此壓得住場,最重要的是柔儀公主表哥已經進宮。蕭瑾看到最透徹,他當即跪地擁護蕭琮邑做皇帝,說道:“先皇親筆詔書無可辯駁,三殿下也是嫡子做過儲君,名正言順?!?/br>七王爺都倒戈同意,其他人沒有不同意的道理。私語之時齊將軍來到清賢殿首先跪在地上叩拜新帝,“臣護駕來遲,皇上受驚?!?/br>蕭琮邑有了底氣把劍扔在地上,環顧四周,眼神犀利:“還有誰要反?”目光掃向王太后和瑛太妃,二人婦道人家這種形勢大氣不敢喘一下。“既然無人反對,本王擇日登基!”蕭琮邑做了皇帝,登基流程從簡,不是說他不想奢華,這幾個月動蕩不安,邊界開始零零散散交戰,國內大興教義,國庫并不算多富足。省去許多東西,諸侯進貢也減免許多。隨后昭告天下,諸侯各國,大赦。這是一般新君做的事情。論功行賞,肯定柔儀公主第一,七王爺最先擁護,然后是齊將軍護駕震懾。至于蕭瑾級別,蕭琮邑與柔儀公主商量許久,還是暫且升為王侯,蕭肅王。至于宰相人選,長孫騏自覺得顏面無存準備告老還鄉,沒想到蕭瑾與齊將軍同時推薦陳煥。他是先帝時幾個家族推選首位才人,一直在地方做官員,勤勤懇懇而且能力突出,調回京中輔助長孫宰相做事,極少出錯。為人相當嚴謹,而且地位又高,陳家一直是名門望族,這次也是一直站在柔儀公主這邊。蕭琮邑便答允了這件事。因為流落幾月,重新恢復元氣,且新朝新帝登基先祭拜先祖,再在佛堂讓僧人誦經三日,方可登大殿。皇帝朝服,華貴莊重,跪在朝堂,孝禮三天,平時只能吃些流失飲水以表哀思。接著就是皇家地位最高的僧人輪流念佛經,因為先皇對他不冷不熱,對學業上并無過多關心,他自小不愛佛義,一心在家修煉養道,追求風骨。所以誦經這三天煎熬遠遠比逃亡三月更加難捱。流程完結當了皇帝,才知道一切都不是想象中威震天下一言九鼎。不知是朝臣覺得他年幼還是沒什么威望,殿前商議政事吵得面紅耳赤絲毫不顧問他的顏面,最后又他們私自拿定注意,輕描淡寫的跟蕭琮邑說下利弊,幾乎要下旨去辦。人都有憋屈,臉色不會給多好。下了朝蕭瑾就獨自見了蕭琮邑一面。進來行禮,很勸慰的樣子說道:“皇上初登基許多事情未曾了解,宇文先生才華思想獨特,想必教授皇上一定會更快親政決策?!?/br>蕭琮邑聽他說話并無任何表情,他擅長自我調節自我融合情緒,從前再生氣也很難會動怒發脾氣。自從陷入奪嫡風波心境一日不如一日,早就不知安靜為何物,看著這群人就想著怎么打爆他們的頭,怎么讓他們對自己俯首帖耳。蕭琮邑手里還握著書,隨意的說道:“皇叔多慮了,你們都是大梁朝臣,國之棟梁,朕理應學習?!?/br>蕭瑾比他年長了十二歲,要輪是非滄桑自己更有體會,從□□皇帝去世先帝登基被流放游走在權利邊緣二十余年,近年回京沒想到不足兩年成了新君核心。誰又知世事無常?蕭瑾道:“皇上聰慧過人,假以時日定會威震四方?!?/br>“假以時日?”蕭琮邑微笑一下,“皇叔是覺得朕還有希望嗎?”蕭瑾長著一章文人墨客的臉,卻是個武將粗糙心聽不出蕭琮邑話里有話,還很真誠的叫起乳名:“承玄,你長兄戾氣重看不慣你,你二哥一直被先皇所制,只有你我同宗同族,將來成大事靠的就是蕭氏家族,外姓終將有異心?!?/br>蕭琮邑眼皮垂下看書,抿著茶說道:“朕知皇叔一腔抱負,父皇確實有意冷落于你,你也受了不少苦頭,朕公私分明?!?/br>蕭瑾見蕭琮邑說話情真,作揖埋頭行大禮:“臣自當為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br>蕭琮邑抬頭看了一眼,做了帝王思前想后,經歷那么多很難再被任何人情緒打動,“皇叔以后不必過多禮節,朕以后還要仰仗你?!?/br>新朝大臣出榜后,里面大多大臣安全不是他可以左右,蕭琮邑忽然想起幾月前心存之事,當即下旨把“護國大將軍”頭銜封給了李孤,俸祿八千石,不過這些都是虛職,東西也不會真給。真要的話自己過來。此人不明真身不見其人,原本群臣反對。蕭琮邑不愿過多解釋,奈何文臣武將都不同意,他在殿堂臉色一變,怒聲道:“誰敢反對荊條十下?!?/br>然后真有人反對,接著真的被打了。蕭琮邑又被攻擊,少年皇帝不懂世事,年少輕狂,不知所以。這幾個月夠受氣了,然后撤了幾個官職。本以為會繼續反對,想著方法對付這群人,沒想到突然無一人反對。蕭琮邑這才有了做皇帝樂趣。準備著手處理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