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0
竇丙和竇丁也是奉命跟隨,楚歸行程慢,他們早在數日之前便跟上了,只是竇憲吩咐暗中保護安全便可,他們便也一直藏在暗處。很快找來了個本地大夫,大夫察看一番后道,“這小公子沒甚大事,醒來后吃副壓壓驚的藥便好了!”一旁的竇丁很不客氣地笑出了聲,竇丙狠狠瞪了他一眼。兩人過了明路,又是豁出去和劉暢的人馬干過的,曾經在楚歸跟前呆的時日也不少,剩下的一路上,楚歸索性便由兩人跟著了。有了竇丙和竇丁在,腳程快了很多。竇丙和竇丁兩人趕馬,張小球則專門在馬車里照顧楚歸。王太醫開的藥日日都在服著,眼看也好了很多,只是這藥沒剩多少了,張小球與竇丙竇丁幾人心里也急得慌。竇丙急急與竇鷹傳了信,讓竇家護衛從京城再送藥到蜀郡,他們再到蜀郡竇家行商的落腳點去拿便好了。只是這一切都只能幾人偷偷自己琢磨著來,沒敢告訴楚歸。竇丙和竇丁力氣大,又是兩人輪換趕馬,不出半月,他們便到了蜀郡。途中楚歸便與許然傳了書信,許然在城外接了他。師兄弟兩人自上次一別,幾乎是十年未見,再互相看看對方,已再不復當初年少時的意氣風發,憑添了許多滄桑,甚是感慨。卻說來接楚歸的卻并不只許然,竟還有當初在云中城一見的廉范。這廉范在蜀郡做郡守數年有余,章帝駕崩后不久才擬調任武威郡守,只是如今還在職位交接期,再過幾日,便要離開蜀郡至武威任職了。這許然在蜀郡任郡丞,一任便是近十載,其中大半時間倒是與廉范配合。廉范本善戰事,先帝將他調到蜀郡這塊無甚戰事但物資豐饒的地界,他本是不太樂意的,他所愿的便是駐守諸如云中、代郡、武威等邊關重鎮。不過自到了此處,有許然輔助,兩人倒也相處融洽。如今廉范調任武威任郡守,已經向朝廷請求許然隨任任武威郡丞,朝廷也已同意;若非楚歸途中與許然來了信,說不定兩人恰巧便錯過了。只是楚歸卻從他師兄與廉范兩人之間的相處看出些不尋常來。這些年來,他師兄顯得成熟了許多,但身上那股子逢事較真的書呆子氣還是沒變,行事也再規矩不過,自是不想在人前顯露出與廉范的丁點不尋常來。但廉范卻不是這般了,大概尋常便是拘束得厲害了,沒個能顯擺的機會,楚歸便不同了,是許然師弟,他也有過接觸,對他自是再信不過的,而且楚歸與竇憲之間的事他也是知道的,因而便沒啥忌諱,甚至頗急不可耐地硬要顯擺點他和許然之間的不尋常來。這樣一來,兩人的關系實在是再明顯不過了。師兄弟兩人多年沒見,晚間許然便撇下廉范來找楚歸一塊睡了。楚歸不禁有些好笑道,“廉大人心里要對我有老大意見了!”許然臉色漲紅道,“師弟,你就別拿師兄開涮了!想咱倆小時候經常一塊睡呢,自上次秉燭夜談京中一別后,我們都十年未見了!不久我又要去武威郡,這樣的機會是有一次少一次的?!?/br>楚歸見他師兄又當真了,只得告饒道,“好,好,好。你與廉大人之間的事,伯父伯母可是知曉的?”“自是不知。叔度在蜀郡威望甚大,家父家母心里都敬畏得不行,這廝在他們面前也是人模人樣的,他們也沒能察覺?!?/br>“可師兄你年事漸長,伯父伯母沒有逼著你娶妻生子?”“前些年自是逼得兇,但好在上有兩個兄長,早已兒孫繞膝,我這也不過錦上添花。有叔度為我掩護,倒也過去了這許多年。如今我年紀已大,家父家母也到了古稀之年,很多事都看開了,反倒沒再怎么逼迫與我。也許知子莫如父母,他們大概也看出了些什么。如今我要去武威郡任職,他們也未多說,只讓我好好報效國家?!?/br>“話說你怎么會突然離京呢?你的來信中說得不是太清楚,師兄我也沒弄明白?”楚歸將其中緣由三言兩語與他師兄說了通,許然只是感嘆道,“小歸你莫不是有什么誤會吧?!雖然以往我便不太喜歡竇憲,更是不愿你和他在一起,可這么多年過去了,別的不敢說,竇憲對你的心意卻是毫無疑問的。你也未問清楚,這其中說不定有什么內情呢?”“能有什么內情!全京城都知道他竇憲有一個玉雪可愛的女兒,一位賢淑美貌的嬌娘為他打理家事,救我不知道罷了!我還從不知道自己竟這么傻!”許然自是清楚楚歸因這事身體傷了元氣,到如今還吃著藥,一提這茬楚歸便又悲又憤得不行,許然也不敢多說怕引了他的病灶,連忙又轉移了話題。☆、6565收到楚歸的信后,他大爹小爹幾乎前后腳就趕到了蜀郡。他沒敢在信中提及自己身體的狀況,不知道他小爹是怎么察覺到蛛絲馬跡的,竟來時帶了許多藥材,命身邊的小廝熬好,一日三餐看著楚歸服下。那藥的味道也是奇葩了,真是喝下去都要命,偏他小爹一邊看著他,當他小孩子一樣,想偷偷倒點也不行。不過這藥倒還真是有效,連喝了半個月,楚歸的身體精氣神都好了很多。問他小爹里面是些啥東西,他小爹也不說,還裝得神神秘秘的。如今他兩個爹爹雖然都六十來歲了,只能從那眼神和神情,能看出時間漫長的痕跡來,但容顏上看著卻年輕得很,就像楚歸的兄長一般。畢竟楚歸也已過三十,這數年來不勝cao勞,尤其這次的打擊,更是神傷,看著便蒼老許多。而他兩個爹爹這十數年來,四處游歷,在西南之地過著逍遙日子,又恩愛異常,真是羨煞旁人。楚歸身體好得差不離時,廉范和許然便離開了蜀郡,往武威郡任職。不久,京城傳來都鄉侯劉暢被竇憲門客刺殺于屯衛之中的消息,朝野嘩然、舉國震驚。與上次刺殺韓紆之子不同的是,這次竇憲供認不諱,令太后大怒,緊接而至的便是傳來竇憲禁閉內宮的消息。前段時間傳得沸沸揚揚的竇太后與都鄉侯之間關系曖昧的消息也戛然而止,畢竟一方當事人都不在了,另一個貴為皇太后,尋常百姓也不再關心究竟是如何了,轉而關心起竇憲與都鄉侯之間的恩怨起來。但其中就里,一般人也不清楚,傳聞也只是各種想象猜測。遠在蜀郡的楚歸心里卻是百味陳雜,既沒法克制擔心,也沒法因此揭過不提原諒竇憲,每每聽到關于竇憲的消息都忍不住多聽幾句,可竇丙竇丁比其他閑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