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4
的,再叫外人套去話了,咋對得起主子們呢。別看他們是鄉巴佬,沒見識,這個道理還是懂的。齊寶和徐寄白倒是不明白他們心里想的什么的,雖然暖棚是他們的,畢竟真正干活的人卻是徐達徐發兩兄弟,連帶他們的哥兒,那也是家里的活兩肩挑。連徐淼都直抱怨,說他一天過得跟大戶人家的哥兒似的,啥活也干不著。徐淼不是個懶的,一向手腳勤快麻利慣了的,現在冷不丁閑下來,就覺得哪里哪里都不舒服。那連個哥兒手腳太快,他剛要去洗菜,菜籃子就被拿走了,想要擔水,找了一圈兒桶,最后發現水缸都是滿的。他又跑去周阿嬤那里想幫著縫補縫補衣裳,發現周阿嬤也閑著呢。還是周阿嬤能拿捏住事兒,直接牽著徐淼下山去了。徐淼嫁到他們家后,就沒回過家?;亻T那時候真趕上他們跑去鄰縣了,周阿嬤替他們送的回門禮。都知道當初徐淼出門子的時候跟家里的哥親鬧的挺不好的,周家再咋說,在別人眼里那也是齊家的家奴,所以對他沒回門的事兒,別人也就是拿著當個樂呵聽,聽完就過去了。這次周阿嬤突然領著徐淼下山,倒是叫之前猜測是不是徐淼太厲害了,跟夫家阿嬤不合,所以不叫他下山的人,很是吃驚了一番。周阿嬤跟著齊家老太爺來到這地方后,也是經常下山的,山下有不少熟人,如今也都是一大把年紀了。周阿嬤成親晚,周濤年歲不大,也剛成親,倒是比他那些老哥兒們們晚了不少。如今老哥兒們都已經是兒孫滿堂了,周阿嬤著實是很羨慕的。周阿嬤領著齊寶去的,是他一個剛剛得了個小孫孫的老哥兒們家,這個小孫孫已經是老哥兒們的第二個小孫孫了。周阿嬤拿了一筐雞蛋,算是給下奶的。帶著徐淼來,實際上也是有那么一絲沾沾喜氣兒的意思在的。畢竟徐淼和周濤雖然才剛成親,但是老人家們,總是希望能早點兒抱上孫子的。都是一個村子住著的,那家老哥兒也都認識徐淼,說了兩句話,問了問咋樣啥的,就放徐淼去看小不點兒了。這家姓王,是里正的本家,他們這大柳樹村,王姓人家還是不少的,后來逃荒啊、遷丁啊種種的,才有了現在這個樣子,外姓人家也多了起來。但是像徐家齊家這樣的,都是獨一姓的。周阿嬤也不跟王家阿嬤客氣,被他拽著上了炕,直接坐在了炕頭。這日子,雖然暖了些,但是天仍然有些發涼,老了,就受不得涼了。“老哥哥,這有了小孫孫的人了,咋也不見你高興呢?”周阿嬤笑著道。那王家阿嬤嘆了口氣,“你這日子過的好了,專門來氣俺們的么!雖說多子多孫是好事兒,可那也得養得起啊,就俺們家這樣,你也是知道的。俺家你大哥走的早,俺是辛辛苦苦把兩個小子拉扯大了,如今都成了親,老二也出去單過了。兩邊兒都有了孫孫,老大家的又爭氣,這又生了個二娃,咋說俺這心里頭能不高興么!俺也高興啊,但你瞅著,大娃才幾歲,咋得不也得再過三年五年的能算了半大勞動力啊,二娃更別提了,不得個十年八年的啊,俺這歲數也大了,也就能給看個娃,俺這是心疼俺家大柱和他那哥兒呢!”周阿嬤聽著也跟著上火,“說的也是,咱這旮旯,地少人少的,也沒啥來錢的道道。俺家小少爺這不是又雇人整樹呢么,你家大柱去沒?”這也算個來錢道兒了,“能不去么,如今又多了個小的,咋得不還得猛干幾年呢!要說你家那小少爺也是個好的,干啥都惦記著咱們這些人,要不上哪還不能雇著會整那啥枝椏的人呢,咋就用俺們這些啥也不會的?!?/br>說起他家小少爺,周阿嬤話明顯就多了起來,跟著王家阿嬤一起夸起來個沒完。王家阿嬤總能從周阿嬤口中聽見他說他家小少爺這好那好的,見怪不怪,笑呵呵的聽著,暫時把煩心事兒先放一放。周阿嬤說了半天,不好意思的捋捋頭發,“你瞅瞅俺,嘴里又沒個把門兒的,叫你看笑話了?!?/br>王家阿嬤抿著嘴笑道:“俺們還不知道你么!”周阿嬤捂著嘴跟著笑了,笑著笑著,突然想到了什么,可是又不大敢說,恐怕還要回去問問他們家寶兒的意思,也不急在一時,先放一放也是趕趟的。又閑話了一會兒,直到徐淼出來,周阿嬤才跟王家阿嬤道了別,父子倆說說笑笑的回山上了。☆、第52章要說那王家,在村里過去也是數一數二的,又有個本家的里正在,按說是不會到這般困難的境地的。王家漢子去的早,去的時候很是糟蹋了些錢。按說年景好,狠干幾年也是過得下去的,奈何王家阿嬤的家里兩個哥哥,見他們孤兒寡君的,就起了霸占的心思,騙走了王阿嬤家不少好地。周阿嬤一怒之下,與家里斷了往來,更是經了官,到底是自己親哥哥,阿嬤來家里鬧了兩回,他也丟不起那人,便只好作罷,只得自己咽下這口氣罷了。王阿嬤本家也姓王,這樣的事兒,按說里正就能管的,不過畢竟算是人家的家事,再加上王阿嬤家里三個兄弟,王阿嬤又是個嫁出去的哥兒,夫家這邊也沒有什么兄弟,誰也不愿意為了他得罪了另兩兄弟。后來王阿嬤家的二柱兒又娶了個厲害的哥兒,整天嚷著要分家,老大家的哥兒是個老實的,就勸著王阿嬤把家分了。家里的地是平分的,但是顯見的,老二家的地都站著好地方呢,架不住老二家的哥兒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啊。家里的老房子歸了老大,這個,老二家的倒是沒爭,都知道,房子歸了老大,頂上是王阿嬤也跟了老大了,將來老大是要給他養老的。老二家的精著呢,王阿嬤雖然年歲并不大,咋的還能干幾年的,但是也就是那么幾年,然后就基本是在家做飯帶孩子了,實在是劃不上。況且老二家的還有個寡阿嬤在,分出去之后,就包袱款款的直接搬去自己阿嬤家了。都是一個村子的,王家老二王二柱也頂上是入贅了,每次王阿嬤提起自家的二兒子,心里都覺得窩火。周阿嬤和徐淼回了家,齊寶徐寄白和周濤三個又上了山,上回吃薺菜餡兒的餃子沒吃夠,這不,三個人又去挖去了么。天現在漸漸暖了,家里存的rou所剩無幾,周阿嬤平日里也不敢多買,怕壞了,知道他們幾個想吃餃子了,不放rou倒是不好吃的,便又自己下山去獵戶家買了點兒兔rou,留徐淼在家里和面。果園里的活兒已經干的差不多了,周老爹給大家伙兒發好了工錢,這日也是早早回來的。周阿嬤高興,買了兔rou回來,又特意叫周老爹殺了只頭年兒的公雞,母雞是不舍得殺的,留著下蛋的。正好庫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