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這樣滋甜味美的草莓相提并論。沒聽周濤說么,這可是從海外運過來的品種,整個大朝國上下,只此一份兒,別無他家呢。倒是有人家想種來賣的,齊寶也說了,并不拘著,想買秧子他也是賣的。只是花那么多錢買那么兩棵秧子,種出來后的草莓果子太不好保存了,等運到縣里,幾乎沒有幾個完好的,也賣不出好價去,實在是掙不了幾個錢的。沒看齊家都沒把這個當主業么,都是賣別的水果時捎帶著賣點兒,那還會壞好多呢,也就能掙出個車馬費罷了。而且這草莓太能串根子了,也就長那么一季,卻要耽誤園子里不少菜的生長,算來算去咋算都不合算,便除了幾家有錢的買了兩棵回去圈著養了自家香香嘴兒,要么就是大戶買了樣子回去種了圖意吃個新鮮,便再也沒有其他人種植了。保存的問題是個麻煩事兒,齊寶也沒有什么好辦法,畢竟現代的技術方法他不會,即便會,可能也無法運用到古代來。“行,那就這么安排。另外你再給我弄十盆草莓栽子,大哥在上京那地方可能都沒吃過草莓,弄去給他嘗嘗鮮兒?!?/br>反正自家草莓栽子多,也不在意這十盆八盆的,周濤便應了下來。如此,給齊老大的見面禮便定好了:四壇自家腌的青杏,五斤榛子,十斤蘑菇,一車李子,一車山里紅,外加十盆草莓栽子。齊寶看了兩圈兒,這還真不是一般的寒酸,雖然在他們青城縣,這并不算是輕禮了,但是齊寶還是覺得:真是夠寒酸的了。算了,他家又沒有什么值錢的古董,他也沒那個眼力去逛古董店,實在挑不出啥值錢的東西給他大哥,總不能直接送去個幾箱子銀子,然后告訴他大哥,你弟弟現在窮的啊,只剩下滿滿一山洞的銀子了。太欠抽了,想想這樣的場面,齊寶頓時掌不住大笑起來。還好周濤沒在邊兒上,否則定以為自家少爺瘋魔了呢。齊家老大派來接齊寶的一隊人到的倒是快,臨行前當家主君特意吩咐了一番,這幫人哪里還敢怠慢,日行夜行的,足足趕了一個半月才到大柳樹村。得虧了上京是在北方,這要是在南方,恐怕到這時候雪花都要飄下來了。不過他們到這時,已經是夏末了,草莓栽子上原本還長著的那幾顆草莓,早就凋零了,就剩下綠色的葉子還□的支棱著。還好李子和山里紅都是齊寶掐著時間現摘的,保存妥當的話,很是能放一陣子。齊寶既然敢做這水果買賣,自然也有貯存的方法,否則果子運到京城和西域時,豈不是都要壞到半道兒上了。大柳樹村突然來了好幾輛馬車,裝飾的金碧輝煌的,那馬車上的人個個都穿著綢布的衣裳,一看就是大戶家子。馬車上下來一個頭頭模樣的人,詢問了幾個嚇得有些傻了的漢子哪戶是齊進齊家時,漢子指路的手都有些發顫,得了賞銀后,更是腳下打著哆嗦的回了家。齊寶還在跟周濤掐算著日子,指揮著周濤將處理好了的各項物品擱置好,只等著齊老大派的人來了,直接就能裝車拉走。周阿嬤聽見叩門聲去開門時,嚇了好大一跳呢。還是周濤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并不懼于將軍府的氣勢,只愣了會兒,便安排著人將他二人剛剛拾掇妥當的東西往車上搬,足足裝了三車才裝好,主要是盆栽怕磕怕碰的占地方。齊家派來的人,是上京齊府的副管事,姓齊名赦的,以前是個罪人,后來跟著齊宇打仗,好容易立了點兒小功,卻被人告了之前犯的事兒,先皇明智,赦了他的罪,仍許其跟著齊宇,后來兵士解甲歸田,他便做了齊宇的副總管,感念皇帝恩德,便改名為赦。徐柳兒早先不過是派了幾個家丁來,后來臨時換的齊赦,也算是對齊寶態度的改變了。徐柳兒那日被齊宇鬧了一夜后,也想開了,自己已經是三個孩子的阿嬤了,他最小的孩兒,都比這個弟弟要大,只當自己的孩兒看待便是了。不過一個鄉下小子,想來也是不難伺候的,好好管教著,免得丟了齊府的人,反叫夫君丟了顏面。☆、第10章提到貯藏運輸水果,少不得要提一提前朝的那個荒yin皇帝安煬帝了。前朝的滅亡與今朝的建立,倒是與隋朝的滅亡與大唐的建立類似,大朝國的開國帝王也就是先帝原是朝陽郡的郡守,因前朝統治時的荒yin無道,導致郡內出現易子而食的局面,先帝便起兵造反,討伐無道昏君。先帝用了五年時間,便推翻了前朝的統治,可見前朝的不得人心。雖然如此,安煬帝卻與隋煬帝一樣,都做了件于后世國民有利之事,隋煬帝開鑿了京杭大運河,溝通了南北的交通與往來,而安煬帝則為國家修了平整寬敞的官道,這才使得齊寶的水果運輸更加方便快捷了。不管怎么說,齊寶覺得這點還是很值得感謝的。大朝國當今皇帝是一個年約七八歲的孩子,他五歲時登基,尚未親政,朝政是由當今攝政王李君澤,也就是小皇帝的三皇兄輔佐處理的。據說這個攝政王是個癱子,原是先帝的三子,太子一派的人物,太子被二皇子暗殺時,受了牽連,從疾馳的馬匹上摔了下來,再不能站立行走了。老皇帝也是因此才將二皇子軟禁,一擊一怒一氣之間,不久便病逝了。先帝共育有六子,三個成年三個未成年,三個成年皇子或死或殘或被軟禁,還剩下三個未成年的。四子李天佑八歲,蕭君所出,不過他是個天憨,也就是傻子,自然是不能做皇帝的。五子李弘文,楊君所出,時年五歲,雖不如頭前三位皇兄那般聰慧,卻勝在勤奮好學。六子李鴻煊,年君所出,出生不過一年,尚在襁褓之中。不過年君乃是前朝煬帝寵君,李鴻煊是不是先帝的種,還真不好說。就連平民百姓,時不時說上兩句皇家秘聞,十回里有八回都是要帶上這個皇六子的。因而先帝駕崩,太子身亡,二皇子幽禁,三皇子腿殘后,這帝王的位置,便落在了皇五子李弘文的身上。因其年齡幼小,又未習過帝王術,因而便由腿殘的三皇子珉王為攝政王統攝朝政。自然,這些都是民間的說法,政權更迭,自然不是這樣幾句話就能帶過的,其間的腥風血雨,也不是平常百姓所能夠相像出來的。在現代,受著各種宮斗題材電視劇熏陶過的齊寶,可是不認為那個攝政王就是個簡單人物的。小皇帝才幾歲,皇太君因需要避嫌后宮干政,而與其他太君一起被送去了寺廟修行。整個皇宮中,就只有那么幾個小孩子,還不是攝政王說什么是什么。這些個老百姓實在是太單純好騙了,不過,誰當皇帝跟他可是沒有什么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