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7
著臉,心底壓著滔天的恨意,恨大房將兒子逼迫至此,甚至想著是不是“梁大將軍”故意讓梁樺去送死。 梁樺卻十分得意,仿佛已經看到了不久的將來自己手握重兵,把大房狠狠地踩在腳底。 畢竟是自家兄弟,就算再看不慣他那些小肚雞腸,梁楨還是不免囑咐一番:“到了那邊別強出頭,也別覺得自己是梁家子弟就拿架子,要抓住機會,憑真本事讓底下的人信服?!?/br> 梁樺不僅不領情,還譏諷道:“兄長這是覺得我沒真本事,無法服眾?好歹我也是自小文武兼修,未必會比兄長做得差?!?/br> 梁楨皺了皺眉,沉聲道:“什么是你該要的,什么是你要得起的,你要想清楚?!?/br> 梁樺徹底撕掉兄友弟恭的偽裝,嗤笑道:“你知道我最討厭你哪一點嗎?目中無人,自大妄為,覺得誰都比不上你!大哥,這次我偏要讓你看看,這個家到底是你梁楨的,還是我梁樺的!” 好好的送別,就這么不歡而散。 回去的路上,梁楨的眉頭一直沒舒展開。 他忍不住挑起車簾,看向車內的小娘子,“你也覺得我‘目中無人、自大妄為’?” 秦莞輕笑一聲,不答反問:“你且說說,這滿京城的公子王孫有誰比你武藝高,有誰比你馬球打得好,有誰像你一樣年紀輕輕就鎮守邊關,一刀一槍地掙出一份功勞?” 梁楨想了想,還真沒有。 秦莞拿眼瞧著他,笑道:“所以說嘛,誰還能讓你放在眼里?” 春風拂面,帶來縷縷花香,小娘子眉眼彎彎,笑靨如花。 梁楨心底的陰霾突然就被這笑意驅散了,只余一片嬌暖,似乎還摻著綿綿清香。 他笑了一下,說:“其實我也不是目中無人,至少有一個?!?/br> 秦莞瞅著他,不問。 梁楨看著她,也沒再說。 答案卻已明了。 *** 三月里春光大好,總會發生一些喜事。 先是梁愉訂了親,是姚氏的娘家侄子,舅母變婆母,表哥變官人,自然不會讓梁愉受了委屈。 秦莞給梁愉準備嫁妝,十分盡心,姚氏看在眼里,一顆心漸漸地被捂熱了,不僅沒再受崔氏的攛掇,偶爾還會幫著秦莞說話。 崔氏一邊忙著給梁情說親,另一邊又有掛心西北的梁樺,也沒工夫找秦莞的麻煩。不過,就算她主動找事,秦莞也能叫她偷雞不成蝕把米。 秦茉家的小丫頭三個多月,漸漸長開了,還真是個粉雕玉琢的俊娃娃,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眨巴,叫人恨不得把月亮都摘下來給她。 宋丹青顯了懷,管家權又被紀氏要了過去,一家老小全都供著她,不肯叫她累著半點。 秦莞給舅舅捎信,叫他進著好的瓜果補品,給宋丹青補身子,沒過幾天韓氏商行就送過來好幾車。 四月間,秦莞參加了幾場馬球局,卻覺得不像從前那般有意思了。 閨中姐妹大多為□□女,端著大娘子的架子不肯上場。底下這些十幾歲的小姑娘又不是她的對手,贏球都贏得不痛快。 趙攸寧倒是想和她痛痛快快打一場,卻被安國長公主看得緊,日日的苦藥往嘴里灌,生怕她懷不上娃娃。 有一次長公主作局,魏家姐妹也到了。 魏欣臉上的疤消下去一些,脂粉還是涂得厚,似是為了掩住憔悴的面容。 席間不免說些閑話,有人笑話永安伯府,說他家千方百計想把魏然配給蘇澤,安國長公主愣是不松口。 還有人提到二皇子的側妃顧氏,年前剛生下庶長女,如今又懷上了。作為正妃的魏欣到如今也沒個動靜,難怪一臉憔悴。 顧氏就是秦耀的表妹,當初退了秦家的婚事上趕著給二皇子做妾。 別人只知她生下了庶長女,卻不知這兩年間她流掉了多少。若不是為了栓住二皇子的心,她又何必身子沒養好就這般著急地生一個懷一個? 想想宋丹青如今在侯府的境遇,再看看她,真是各有各的命數。 悠閑的四月就這么不緊不慢地過了,天氣漸漸熱了起來。 端午這天,金明奪標。 看著池畔人聲鼎沸、彩旗飄飄,秦莞不由想到兩年前的那場意外,若不是被“梁大將軍”所救,她和梁楨可還有今日? 這樣想著,她便不由去尋那個熟悉的身影,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瞧見了。 梁楨似有所感,抬起頭,沖她淺淺一笑。 那么多男男女女,就他生得最挺拔,就他長得最俊朗。 是她的人??! 秦莞拿帕子遮住微紅的面頰,將那份小小的得意悄悄地藏了起來。 就在這時,一個背插令箭的兵士騎著快馬闖入金明池,將一份密信送入官家手中。 高高的樓臺上,官家登時變了臉。 一個可怕的消息在私下悄悄傳開:梁大將軍早在一年前就死了,京中這個是假的! 所有人看向梁家人的目光都變了。 作者有話要說: 唔……要進入新的劇情啦! 接下來就是夫妻聯手,共渡難關啦! 第107章 107、對峙 密信是梁樺寫的。 具體的沒說, 只說梁大將軍死在了夏國, 如今尸身在夏人手中, 夏人要求大昭用錢糧贖回。 梁樺在京城中便已懷疑梁楨的身份,到了西北軍中更是處處打探終于讓他得到這一消息。他特意在端午這日將信送到金明池, 就是為了把事情鬧大。 不管是不是真相, 只要能挑到梁楨父子的錯處, 他就能取而代之。 梁樺并不擔心會受到株連, 不僅賢妃和二皇子指著他, 官家也需要留著他穩住梁家軍。 梁樺此舉可謂是煞費苦心。 他確實猜中了上位者的心。 官家早就忌憚梁家的權勢,嘉儀公主之事更是在他心頭埋了根刺, 如今有大好的機會拿住“梁大將軍”,不管是真是假他都不會放過。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他把梁楨叫到寶津樓, 當面質問:“信中所言可是真的?” 梁楨此時扮作梁大將軍的模樣,心如擂鼓, 面上卻十分鎮定,“一派胡言!臣好好地坐在這里,哪里就死了?” 二皇子先一步收到梁樺的手書, 信了梁樺的話,認定梁大將軍確實死了, 京城這個是梁楨假扮的。 所以,他心內極有底氣,“大將軍何必動怒?左右這信是你們梁家人寫的,說到底是顧念骨rou親情, 既然夏國要咱們拿錢贖人,哦,不,贖尸……” 說到這里,他頓了一下,似乎想從梁楨臉上看出端倪。 梁楨只是沉著臉,沒有絲毫慌亂——所有的憤怒與誤傷他都死死地壓在了心底。 二皇子有些失望,繼續道:“總歸要驗驗真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