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
自報家門道歉賠禮。李頡聽了知道是李家的人,心中也暗道不妙,縱然兩家勢力紛爭,卻都未曾放在明面上,他今日險些把金家的人打了,若被借著這個由頭翻起賬來倒也不好,只得放下身段,曲意諒解。金天元見了此景,愈發覺得李頡為人有趣豁達,心中更加喜歡,忙叫人重新上了酒菜,一半賠禮一半示好,又與他吃了半日酒。李頡未曾與人打過太多交道,縱然才被輕薄,看他如此誠懇,便也不再放在心上,偏生金天元整日混跡此處,慣會油嘴滑舌,說起笑話兒更是信手拈來,每每聽得李頡連連捧腹。是以,兩人也算不打不相識,不顧兩家的仇怨成了一雙好友。后來到了冬日間,有一回金天元得了母親的囑咐學著cao辦年貨,回府途中卻在一處枯草垛中拾得一只小白貓兒,金天元因想著李頡素喜貓,又見這貓兒奄奄一息委實可憐,便揣進了懷里捂著帶回了府上。將養了幾日,那貓兒果然活過來,雖是路邊拾得的野貓,卻很通人性,并不怕生,又或者知道金天元救了它一命,因而對金天元十分親昵。金天元心中喜歡,見他一團白絨,像個雪球兒似的,便隨口取名喚作雪球兒,派人約了李頡吃酒,準備將雪球兒贈給他。不料臨出門赴約時,大哥家的小侄子忽然來尋他玩,一見雪球兒就喜歡非常,偏生祖父和父親都管教得嚴厲,只一味愛不釋手,也全然不敢開口討要。金天元一貫心疼這小侄子,又想著不過一只小貓而已,若只為贈李頡,再去挑了好的貴的便是,何苦與小孩子相爭,便大方地將雪球兒送與了他。而這一送,便送出了雪球兒這一段天降的仙緣。李頡應了金天元的約出門,口上便扯謊說要去兵營,碰面之后方知送貓這一事,聽得原委后便笑道:“也是趕巧你那侄子喜歡,我雖也愛貓,可是我家府上你還不知?能讓我養這種頑物?你便是送我我也不敢收的,遲早要給老爺打死?!?/br>兩人因此吃了些酒,金府又派人尋金天元回去,李頡也知年關正忙,便也不留,自歇了一會兒,便往兵營去轉轉。誰料才一進到里頭,就見著幾個老兵在欺負新兵,寒冬臘月的,竟叫人家光著身子舉著冰桶罰跪。李頡最見不得這等事,立時出面喝止,叫那新兵穿好了衣裳,反罰那幾個老兵脫光了跪著。那新兵畏畏縮縮立在一旁,不住地拿眼去看老兵,老兵雖垂頭認罰不敢言語,但眉眼間滿是不屑與不服。李頡知道待他走了,這新兵肯定要被百倍的欺負回來,便令人將蘭翎長喚來,整頓了營中所有正在cao練的軍士,訓話道:“我自四歲起便在營中長大,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事未曾見過?老人帶新人,不服管教,打、罵、罰,都是有的,但是作惡的事,我一件也容不得!今日你們幾人為例,我且輕罰,若再有這等事情給我知道的,輕者,褪下這層戎裝,重者,自交去刑部法辦!”說罷又轉頭向那新兵問道:“你叫什么?”新兵結結巴巴答道:“卑……卑職……仲……仲良儉”“打今日起,誰敢再欺負仲良儉,就是同我李頡過不去!”此后,仲良儉因禍得福,忽的有了李頡這座靠山,不但再沒人該欺負他,還不出半年便升至了百夫長,又過一年便升成了協領。仲良儉對李頡感恩不已,晉升后特意到李府送禮求見,到了門口卻被門房請了出來,打聽之下才知李頡因染了斷袖之好,被李侍郎好一頓打,打得幾日都未能下床了。仲良儉聽及此事,頓時臉上發熱,連忙將禮物煩勞門房轉發,急匆匆地自回兵營去了。概因他從未想過李頡會有此好,可細細想來,又覺得他的確與旁人不通,天生得風流可愛,又兼如此心善可親,同時又不失男兒氣魄,愈想,心中愈發躁亂,原本的感念之情,竟不知不覺種成了情根。而李頡自然是因與金天元之事被父親發覺才挨了一頓毒打,其實李侍郎自然早已察覺李頡的不同,在兵營里摔打了十幾年仍不成個的兵樣,他便心中已有了數,只是偏偏看上的竟是金家的人,自然惹得他暴怒不已。金天元當然也未能逃過一頓打,好男風倒也罷了,何苦非要招惹李家的人?金員外一介讀書人,手上沒力,卻也硬是打斷了幾根笤帚才肯罷手。其實兩人雖一心交好,也相處了三四年的光景,卻從未越雷池半步。金天元這等萬花叢中過的,對李頡有著無比的珍重之情,甚至舍不得與他有什么肌膚之親,怕玷污了他的風骨。李頡雖欣賞金天元的氣質人品,卻并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傾心于他,且他自己也不愿于做那孌童小倌兒之事,便只視金天元為摯友而已。然而兩人交好的事給家人知道,挨了這樣的打,兩人反而愈挫愈勇,死命非要走到一起。只是世事難料,還未等得及兩人終成圓滿,金宰相忽然發動金殿兵變,弒君奪位,忠慧王平息叛亂后登基稱帝,滅金氏三族。可憐金天元一家上下十數口人無一幸免,抄家斬首,連李頡一面也未曾見得,便倉惶赴了黃泉路。而李家也未能僥幸,因兵變之時李將軍平叛不利,致使皇帝命喪金殿,新帝繼位后,李太后撒手人寰,李氏一族再無靠山,也立時分崩離析,一時權傾朝野兩大家族瞬間倒臺,樹倒猢猻散,好不凄涼。李頡因金天元驟然殞命深受打擊,一下病倒在床,接著又遭遇家道中落,幾位兄長為了分家的事爭得不可開交,氣得李侍郎一命歸西,卻連個喪事都辦不起來。因此接連幾道打擊,不過數月光景,李家也家破人亡,只剩李頡一人攜著幾名忠仆蝸居在鄉下舊宅,靠收莊稼租子過火。而那起莊稼人因見李家失勢,又看李頡病弱可欺,愈發踩到了他頭上,非但拖著租子不交,整日還要冷嘲熱諷,直氣得李頡嘔出幾口鮮血,身子一日差似一日,未扛過年關,便也撒手人寰了。仲良儉在李頡過世數日后才終于尋著了他,原是金殿事變時平叛有功又受了晉封,而后便被新帝派去平息赤氐sao擾,耽擱了一段時日,再回京城時方知李家已經衰落,他一心苦尋李頡的下落,卻終究還是晚了一步。仲良儉心內自責不已,悔恨未能救下李頡一命,自此心中再放不下旁人,終生未娶。新帝好戰,頻頻對外發動侵略,仲良儉孤身一人了無牽掛,便在戰場拼死殺敵,直殺得赤氐人聞風喪膽,被稱作“屠夫”,最終力竭死于沙場,追封為定遠將軍。歷經輪回時,判官因仲良儉殺業太重,需判墮入畜生道。仲良儉黯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