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7
畢竟,那可都是高中生,成績再差,那也都畢業了。 還有很多是家里有些關系的,所以用人單位并不缺高中生。 但卻缺大學生。 畢竟,高中能夠畢業,不代表就能夠考上大學。 再少的大學,那也需要一定的能力,那成績肯定是差不了的。 而且,大學也分本科???,而用人單位真正缺的卻是本科生,而不是大專生。 當然了,哪怕就是大專生,那在平安縣城,也是比較吃香的,并不缺工作單位。 只要拿出大學文憑,不管是本科還是大專,那都是毫無疑問,都會有工作。 這就是大學和高中的區別。 但如今呢,竟然停止了高考了。 這怎么說呢?沒辦法高考,那就說明,以后就沒有大學生了。 也不知道這種高考是停一年還是停兩年呢?或是一直停下去。 如果一直停下去,那等到那些老的大學生都消耗完了,后繼不是無力了嗎? 這才是最讓人頭疼的。 對于用人單位來說,這無異是一場災難了。 而對于學生來說,這也是一場災難。 畢竟,高中生和大學生能比嗎? 本來前途無量,這會都變成了高中生,大家不管是高低不同,終點都一樣了。 家里有關系的,自然不怕沒工作,但家里沒關系的呢? 比如像蘇然這種? 其實家里的關系真的并不太好。 哪怕她有一個抗日英雄的爺爺,哪怕她的爸爸如今在鎮醫院混得還不錯,都是沒有太大后臺的。 如果想讓她去一個用人單位,關系并不一定能夠用得上。 這才是真正讓人頭疼的事情。 但不管怎樣,蘇然都沒有辦法。 因為和她一樣頭疼的人,并不少。 現在不僅僅是高中畢業與否的事情,因為學校也停課了。 而且不只高三的學生都拿到了畢業證書,就連高二都提前畢業了。 這就面臨著,以后求職更困難了。 人才多了,用人單位就那么幾個,這工作還怎么找呢? 這才是真正讓人頭疼的事情。 但是又有什么辦法呢? 不管頭疼還是不頭疼,找工作肯定是更加的困難了。 不過,蘇然對這些,其實也不是特別的關注。 因為她知道,也就十年,國家就會開放大學,恢復高考的制度。到那個時候,她就不怕考不上大學。 而至于有沒有工作的事情,那到時候再說吧。 人不能讓尿憋死,總會有辦法的。 慢慢來,就算沒有工作,她還有空間呢,到時候想辦法去賣點兒種植的東西,或是做成什么更有利于買賣的東西。 至于現在能不能賣,她也不急。 黑市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過就看你的膽子大不大了。 而讓蘇然真正擔心的,是她的婚姻問題。 她已經十七歲了,按照農村來說,她該嫁人了。 但蘇然并不想這么早就嫁人。 十七歲,還年輕著呢,這么小,要按她前世來算,十七歲只是一個高中生,都還沒有成年呢,談什么戀愛,結什么婚。 但是,她也知道,她的太婆,她的奶奶還有爸爸mama們,都已經幫她在相看人家了。 只要覺得對方合適,就可能安排她相親。 對于相親這個詞,蘇然再熟悉不過,前世的她就相親過很多次,在前世作為剩女的她,又怎么可能會少不了相親呢? 她活了二十幾年,在前世就沒有相中什么人。如今穿到了這個時代,十幾年前,她并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但現在這個問題也被家人們提上了日程。 在家人們的眼里,她現在十七歲,年齡剛剛好,青春貌美,這個時候如果找找人家,自然是不會差的。 而且她還有高中文憑,那也算是知識分子了,在現在這個不能高考的金時代,這個文憑再加上這個年齡,那真的是非常出眾呢。 找對象肯定不會太難。 哪怕她是農村人,就算找一個城里人,那問題都不大。 蘇太婆和蘇奶奶,并沒有把眼光往農村看,而是把目光看向了城里。 要知道,蘇家的條件并不差,雖然沒辦法跟那些富貴人家比,但是在農村里,那也算是一等一的人家。 不說蘇家頗有家資,就說蘇爸爸在鎮醫院上班,那可是正式工,更不要說蘇爺爺那還是抗日英雄呢。 那可是根正苗紅的革命家庭。 這樣的運動,雖然可怕,但蘇家一點問題也沒有,沒有誰比蘇家更讓人覺得根正苗紅的。 也正是因為這許多的條件綜合,蘇然的條件真的一點也不差,哪怕是在城里人,那也算是可以說得上話的。 只要不是特別富貴的人家,一般人家,蘇家都可以算門當戶對了。 至于說沒有城鎮戶口,這些蘇太婆一點也不在乎。 沒有城鎮戶口怎么了?難道她曾孫女那么優秀的一個人,還抵不上人家一個城鎮戶口? 正是因為這樣想,所以蘇太婆的目光一直都放在城里,并沒有在鄉下找曾孫女婿。 蘇然還不知道這個,如果知道了,真的不在意是城里人還是農村人。 對于她來說,三觀吻合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這才是真正的門當戶對,至于說到家資問題,她倒不是那種在乎人家是富貴還是貧窮的。 她在乎的只是那個人,而不是對方的家庭。 至少,要跟她結婚的人,能夠跟她有共同語言,否則就是結婚了,夫妻兩人也說不到一塊去,那才是真正的受折磨呢。 等到蘇太婆跟蘇然說起這個事情的時候,蘇然說“太婆,我不在乎對方是不是城里人,我只在乎對方的人品,還有對方能不能跟我三觀吻合?!?/br> 蘇太婆說“什么叫三觀吻合?” 前面那個條件她聽明白了,這個不只蘇然關心,她這個做太婆的更關心。曾孫女嫁過去,如果人品不好,那后半輩子怎么過? 但是這個三觀吻合是什么? 蘇太婆也是上過洋學堂的人,但是哪怕她上過洋堂,也一時之間沒有搞明白這個三觀是個什么東西? 蘇然一時之間不知道怎么解釋,三觀吻合,這是現代的說辭,但是在這個時代,可沒有這個詞。 她解釋“三觀這東西,就是說我和他的思想境界要一樣,要有共同的語言,我能夠跟他想一塊,思想要一致,還有他也不能是文盲什么的?!?/br> 真的一時之間無法解釋這個三觀,只能以這種蘇太婆能夠聽得懂的語言來解釋。 也不知道能不能夠解釋得清楚,但大意是解釋清楚了。 蘇太婆聽她這么一解釋,也算是明白了。 自己的曾孫女眼光高著呢,一般的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