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話氣得吹胡子瞪眼睛,手伸出來恨不得再狠狠將他打一頓。“這是干嘛呢?”藺盛的夫人寧氏帶著丫鬟過來了,看見了母親藺齊仿佛看到了救星,連忙躲在母親身后。“你看看他不爭氣的樣子!”藺盛氣道。“再不爭氣總歸是你的兒子!你不能好好說話嗎非得動手!齊兒之前被你打出來的傷還沒好呢?!睂幨辖z毫不懼藺盛的怒氣,心疼的摟著兒子說道。躲在母親懷里藺齊連連點頭。“真是慈母多敗兒!”藺盛生著氣扔下這句話拂袖離開了。“來,齊兒,跟娘去娘房里,娘給你燉了雞湯給你好好補補?!睂幨蠐еA齊往外走,藺齊乖巧的點頭,她接著說道:“但是你父親說的話也沒錯,你往后和那些酒rou朋友斷了聯系,好好做出一番事業給他看看知道嗎?”藺齊點點頭,扶著寧氏走遠了。第十二章廟堂之上初藺爭看到兒子如此不爭氣,藺盛無奈的搖了搖頭,又想起了今早在朝中他與初彥謙的爭執。初家三將此次是因為匈奴的處置問題被皇帝急招回京,此次回京后皇帝按照慣例大力的封賞了初家三名將軍,因為這次匈奴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而他們大獲全勝。早在匈奴開始敗退之時,匈奴王哈哈爾赤就向林王朝遞來了求和書,請求停止戰爭,皇帝就是因此才賜下圣旨,要求初家將軍回京。“此次匈奴求和之事諸位愛卿如何看待?”皇帝坐在高大的龍椅上看著底下數十名官員緩緩問道。先皇去世得早,當時的太子也就是現在的皇帝早早的登基了,皇帝年幼只有幾歲,只好太后垂簾聽政。當今太后不是別人,正是藺盛的親meimei,從此外戚專政,藺家一家獨大,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只有從太祖就一直顯赫從未衰敗的初家,可惜初家一直都是武將,在外鎮守,在朝廷上也說不上話,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這些年在藺家的有意為之下皇帝和初家慢慢離了心。現在皇帝已經初長成男兒模樣,眉眼間也有了天子的威嚴,近些日子由太后做主娶了藺盛的女兒也就是他的表妹為皇后,一時間藺家的風頭無人可阻。初老將軍抬頭深深看了一眼年輕的皇帝,幼時的稚氣已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王者的鋒芒與威嚴。“臣有話要說?!背趵蠈④娤蚯耙徊?,彎著腰說道。“老將軍請說?!蹦贻p的皇帝對初老將軍還是很客氣。“臣認為,匈奴此次求和只是緩兵之計,蠻夷人未通文明,只知燒殺搶掠,若要他們改變本性老老實實待在自己的國土肯定是做不到的,所以臣認為應當趁勝追擊,一舉剿滅,才無后顧之憂?!背趵蠈④娬f得真心實意,言辭懇切。一時間朝堂上諸位大臣交頭接耳,贊同聲不絕于耳,但藺盛還未發話,誰也不敢真正站出來同初老將軍說一句:“臣附議?!?/br>藺盛是丞相,站在百官之首。他回頭看了看喧鬧的大臣們,向前一步走,沖著龍椅上的皇帝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說道:“臣有話要說?!?/br>“愛卿請講?!被实垡滦湟粨]說道。“臣以為初老將軍所說有失偏頗。匈奴雖然罪不可恕,一再侵犯我朝邊境,但是若是像初老將軍所說的那樣一舉剿滅,先且不說是否能將匈奴一舉滅國,光是要用到的人力物力就不知道有多少,如今國庫雖不空虛,但若是要投入如此多的財力,恐怕是得不償失啊陛下?!碧A盛一字一句將要害之處說個清清楚楚。“藺丞相此言差矣,匈奴狡詐,如今我們好不容易將他們打得一退再退,若不及時斬草除根,同意了他們的求和,只怕是放虎歸山,給了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相信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卷土重來?!背趵蠈④姴慌酝?,說話擲地有聲,一時間沒人敢反駁。藺盛輕笑一聲繼續說道:“邊關有初老將軍在此鎮守,我等同僚是放心得很,相信老將軍既然能打退匈奴第一次,就能打退第二次第三次?!?/br>“你!”初老將軍,上前一步,伸出雙指氣得渾身發抖。“好了,兩位愛卿的意思朕已知曉,其他卿家還有什么其他的意見嗎?”皇帝出聲制止了藺盛和初彥謙的爭執,開口問其他人道。皇帝發話了,兩人只好各退一步,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站好。“臣有話要說?!北渴汤缮锨耙徊秸f道,“臣附議藺丞相的觀點,主和不主戰。如果要繼續追擊匈奴那么勢必要加大兵馬,這不僅對朝廷是個極大的負擔,對百姓來說也是極重的負擔,兵役一旦加重,百姓必定會有怨言,到時候于國于民都不是一件好事啊?!?/br>聽到這番話藺盛低著的臉上露出了一個淡淡的笑容,而初老將軍藏在寬大繡袍里手則是暗暗握緊了。“臣也如此認為?!睉舨渴汤缮锨耙徊?,跪下說道:“如今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安康,若是貿然挑起戰爭,對我朝廷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加重了人民負擔,若再要增加賦稅,只怕會引起百姓反抗,從而對陛下有怨言啊?!?/br>初老將軍氣勢洶洶上前一步對戶部侍郎兵部侍郎說道:“爾等人物,目光短淺,只看眼前利益。若是這一次成功打敗匈奴,便可讓他們替我們耕作,不僅擴大了王朝的領土,還能讓以絕后患。若是等匈奴修養好了再度攻打過來不知道又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這些都是你們看不到的!”然而兵部侍郎對初老將軍視而不見,上前一步與戶部侍郎跪在一起,兩人一起說道:“臣附議藺丞相所言?!?/br>不多會兒文武百官紛紛下跪道:“臣附議藺丞相所言?!甭晞莺拼?,為人側目。只留下初老將軍一人還孤零零的站在朝廷之上。藺盛見此情形低頭滿意一笑,也不再藏著掖著,上前一步說道:“臣以為蠻夷之地終究是蠻夷之地,匈奴未通文明,他們來我朝邊境作亂是因為物資缺乏,匈奴王朝所居之地土地貧瘠,不適宜耕作。且匈奴人兇狠好斗,若是貿貿然讓他們與我朝百姓和居還不知道會鬧出何種事端。所以微臣主和,而且匈奴王送過來的求和協議上說愿每年向我國進貢良駒百匹,糧食千旦,還有絲綢等各類物資還愿與我過永結同盟,做我們的附屬國。匈奴人本就物資缺乏,如此一上供還能剩下多少呢?可能也就供他們勉強生活吧,一個附屬國是萬萬不敢向主國進攻的初老將軍所擔憂的那些恐怕是杞人憂天。另外陛下若是同意了此事,豈不顯得我林王朝人杰地靈,對區區彈丸小國不屑一顧,也體現了陛下的寬宏大量,顯示了陛下的龍威啊?!?/br>低垂著腦袋的藺盛皇帝看不清他的神色,坐在高臺龍椅上的年輕皇帝看著自己腳下跪滿的文武百官和像一棵松一樣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