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5
廷分裂,鬧得像契國那樣。還是說,讓大啟變成契國那樣,才是諸位卿家真正想要看到的嗎?”如果說以前大家還覺得神宗已經是比較放飛自我的狀態,那么今天他們才會明白,以前的神宗根本沒有發揮他最好的狀態。在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樣一個情況的狀態下,他依舊可以不緊不慢的說完他想說的,徹底耍賴到底。就是這樣充滿著明明很有槽點,但你就是吐不出來的神奇感。“如果不想,那就早點聽朕的,讓朕退位。太子又太過年幼,自然該由聶太后登基,暫管朝政?!?/br>神宗就差直說大白話:太子只有三歲,哪怕最后堅持讓太子登基,也還是聶太后監國。大啟有著最完善的傾向于虛君實相的政治套路,但也就只是“傾向于”而已,當皇帝想要說了算的時候,他總有辦法說了算,其實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換一個聽話的宰執。三歲的太子做不到,不代表聶太后做不到。與其讓聶太后在后面繼續折騰,給這個國家增加波折與苦難,不如一開始就如了她的愿,早還天下一個安定的朝堂。反正神宗的邏輯就是這樣的,并且試圖說服大家都相信他的邏輯,因為只有這一條里可以走了。不走,就是想讓國家亂,那你就是不安好心。這話流氓到讓人無話可說。唯一有立場可以打擊神宗,能夠站出來說話的大長公主,擺出一副正要說話的樣子。結果,沒等她開口,邵相顫顫巍巍的站出來,上書請辭了。舉朝嘩然,這是怎么一個cao作?邵執中給出的明面上的理由是太學生鬧事,是他這個當宰執的沒有做好,所以他引咎辭職。暗中的理由嘛,大多數人才猜測的是,邵相最終還是不那么支持聶太后登基,但大勢已去,為保大長公主,不讓她失去日后鉗制太后的能力,只能自爆。不少出入朝堂,腦子簡單的都要被邵相這一手感動了。但真正厲害的老油條做事又怎么可能讓人猜到他真正的目的呢?邵執中想了很多他爹對他說的話,也想了很多這些年一路走來的種種做法,他爹說的對,他本是以“行事緩”作為自己的保護衣,慢慢的卻仿佛真的被這個假面帶著入了戲,失去了那股沖勁兒,他已經做不來冒險的事情了。到最后也還是做不來,索性不如退讓讓賢,把這個位置留個更適合的人。而這次的請辭,也算是幫了神宗等人最后一把,讓其他人看到神宗退位的決心,讓大長公主繼續偽裝。朝臣們都在緊張的注視著神宗與邵執中之間的對峙,因為他們內心深處還是有點小期待,期待邵宰執的出招,只是以退為進,但凡神宗要一點點臉面,他就不可能同意邵相請辭,那么太后的事情也就要繼續押后再議。誰承想……神宗他根本不要臉的好嗎?雖然,咳,這話用很驕傲的語氣說出來總是感覺怪怪的,可是神宗是真的被謝介影響了很多。以前神宗還會因為被人污蔑他沒有做過的事情而玻璃心,如今卻已經無堅不摧了。做了皇帝這些年,給神宗最深刻的一個印象,那就是皇帝才是這個天底下臉皮最厚的人。隨便你夸我、罵我,我始終都是我,并不會被你們任何人影響,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隨了你們這群人的意愿。看我家豚兒,多年來一如既往的做自己,最后不也做成功了嗎?以前眾人有多詆毀他,如今就有多想跪下去叫爸爸求墨寶。早晚有天我也會變成這樣的,完全不用和你們這些人計較。神宗的心路歷程就是這么神奇。哪怕他并沒有徹底看清楚局勢,但還是做了最合適的選擇。既然邵執中是最大的障礙,而這個障礙又主動請辭了,那他為什么不同意呢?“準奏?!?/br>金齒玉牙,君無戲言,此話一出,塵埃落定。哪怕站邊站輸了,也并沒有讓人太過意外,本就不好翻盤,唯一驚愕的只有請辭的邵執中。但大驚之后就是大喜了。幾位副相均是心頭一跳,腦子瞬間靈活了起來,邵執中退位,那豈不是說他們有戲了?有機會當一把手的時候,誰又會想要當二把手呢?其中尤以孫參政心跳的最快,因為他是支持聶太后的。邵執中的離任,肯定會大大削弱反對派的囂張氣焰,聶太后也肯定很想要安排一個支持她的“自己人”上位,換言之,還會有比他更適合的人嗎!他要時來運轉了?!“臣有本奏?!背良旁S久的彥升在這個所有人心頭震蕩的關鍵時刻,站了出來。神宗一看到彥升,就頭疼牙疼全身疼,因為這貨每次開口,都是要參人的,但偏偏這就是他的本職工作,你還不能說他半句不是。明明平時看上去不聲不響,關鍵時刻卻總能言辭犀利、一針見血,靠著參人步步高升,都不用回首當年,就三年前,這彥升都還不是什么令人聞鳳喪膽的角色,可是如今呢?如今在大局已定的時候彥升鬧這一出,是要干什么?彥升沒管眾人看他匪夷所思的眼神,只是自顧自的說了下去,用那副四平八穩的語氣開口說話的時候,幾乎所有人大臣都跟著一陣頭發發麻,下意識的就希望對方參的不要是自己。彥御史的威名,已經靠參著謝介,參出了風格,參出了水平。在謝介才名之盛的今天,也就只有彥升還在繼續致力于和謝介過不去,連最近謝介把太子接出去住,都能被彥升參一本。眾人長舒一口氣,好的,又是老主題,太棒了,放心了。說起來,謝介能被彥升參這么多年,依舊屹立不倒,也算是他的能力了。甚至可以這么說,謝介與彥升之間的名氣,算的上是互相成全了彼此的那種。哪怕他們看上去是不死不休的對頭,可從獲利的角度來說,他們是相輔相成的。百年來的官場怪現象很多,倒也不缺這一件。但是,誰也沒想到,彥升這會參謝介,只是像例行公事一樣,說完拉倒,根本沒打算在謝介的事情上多做糾纏,他集火的是……房朝辭之前參加的宴會。就是那個支持聶太后的人私下的小聚會。到也不是所有人都被參了,對太后一事發表過支持言論的人,都是榜上有名。這個cao作就讓人很看不懂了,在太后即將登基的時候,他站出來打了支持太后的人。生怕自己不會被太后記恨上嗎?不過,很快的,眾人就反應過來,彥升這么搞,也有可能是在走耿直路線。就是哪怕支持太后,他也會有一說一,甚至暗暗懟了一下房朝辭。因為房朝辭也參加了宴會,可是卻沒有被彥升點出來。這不是說彥升和房朝辭關系好,反而更像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