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2
的胎記,同樣的年紀,這孩子偏偏又是在宣王遺孤被送入京城時失蹤的,怎么看……都像是戲文中的貍貓換太子。宣王部下用阮家孩子代替了宣王遺孤,讓他去送死,等一年后又將真正的宣王遺孤送到阮家身邊,代替了阮家長子,給了他一個便于隱姓埋名的真實身份?!?/br> 如若是年長些的孩子,要做到不被發現是很難的,因為每個人的相貌都不盡相同,兩個毫無關系的人之間就算有相似的胎記,也不可能長的一模一樣。 但宣王遺孤被送走時還是襁褓嬰兒,那些追殺他的人過了好幾個月才追到他,過去了這么久,除了那些整日把他帶在身邊的宣王舊部,誰還能從五官分辨出這到底還是不是當初那個孩子? 所以要瞞過宮里其實很容易,只要有那胎記就夠了,反而是瞞過阮家比較難,因為在那之前阮家人是看著他們自家孩子長大的。忽然間換了一個,別人不說,孩子的親生母親不可能分不出。 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那“失蹤”的一年。 這一年宣王舊部把年幼的小主子暗中養育著,一年后才送到阮家面前,讓阮家自以為找到了當初丟失的孩子。 但他們不可能自此就對小主子不管不顧,真由著阮家來教導他。 晉王想到這,笑意更濃,一邊欣賞著文劭帝越來越凝重的臉色,一邊丟出了最后一記重擊。 “剛才那些如果都只是猜測,不能算數的話,陛下不防去查一查鎮國公當年的師父?!?/br> “此人姓吳,是阮家在長子失而復得之后專門請來保護他安危,并教導他武藝的?!?/br> “阮家很多人都叫他吳師父,但并不清楚他具體姓名?!?/br> “他的賣身契上寫的名字是吳洲,而當初宣王身邊有一親衛,乃太宗親自為他挑選并賜名的,名喚‘五洲’?!?/br> “十幾年前,您和先帝被宣王余孽圍困在歸云山上,正是這五洲在背后一手安排。而他們之所以選在那里動手,并不是巧合,而是為了復仇?!?/br> “因為四十多年前,你的皇祖父,就是在那里,殺了宣王?!?/br> 作者有話要說: 時間線出了點BUG,前面個別章節我要改一下~劇情沒有變動~大家可以不用翻回去看~就按照新章的時間線來就行~ 今天太晚了我先睡了~明天再修改前面的~大家看到修改提醒不用點進來~是我在改BUG…… 明天本章繼續~感謝在2019-11-23 03:01:13~2019-11-25 03:01:4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糖炒栗子、笑寒、安涔梣岑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天馬星空 10瓶;張敬軒是我的神 9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意外 文劭帝許久沒有說話, 直到確定晉王要說的都已說完, 才道:“你剛才說的這些,還有誰知道?” 晉王本以為他會質疑自己剛才所說的話,提出許多疑問, 沒想到他最先擔心的卻是這個。 但他也明白他在擔憂些什么,便回道:“陛下放心, 知情人本就沒有幾個,在臣入京前就都已經處理干凈了?!?/br> “臣這一脈, 如今只余一個孫兒, 臣可以自己去死, 但絕不會拿我孫兒的命開玩笑。只要我孫兒無恙,我保證不會有任何人將這件事說出去?!?/br> “但臣的孫兒若是不能平安長大成人……那臣留在外面的部下便會按照臣留下的地址去取出一封信,屆時……可就不能保證會有多少人知道此事了?!?/br> 鎮國公的身份若是鬧得人盡皆知,必然天下大亂。 現如今就已經有很多人擔心國公府功高震主,若是知道阮劭東是宣王遺孤,國公府上下都有宣王血脈, 那怕是 會立刻彈劾逼迫他們交出兵權。 若國公府愿意交還,朝廷也就此放過他們, 與他們相安無事,那還算是好的結局。 但這層窗戶紙一旦捅開, 又怎么可能真的相安無事? 文劭帝聽了臉色果然稍稍緩和一些,微微頷首,又問:“可你剛才說了這么多全都是國公府的事,這跟你又有什么關系呢?你的封地離京城千里之遙, 你與國公府素來也沒有什么瓜葛,為什么會忽然去查他們?” 晉王嘴角的笑意僵硬幾分,眸光也變得陰沉,恨意轉瞬間便溢了出來。 “原本跟臣是沒有關系的,臣也不關心鎮國公到底是什么身份。宣王遺孤也好,阮家長子也罷,都與我無關?!?/br> “臣這一生老實本分,從未想過要去爭權奪位,尤其是十一歲那年看過諸位兄長為了皇位而彼此戕害,血流成河之后……我就只想找個遠離京城的地方,當個閑散王爺,安安穩穩地過完這一生?!?/br> 那時他作為年紀最小的皇子,又是庶出,是最沒有可能繼承皇位的,所以壓根也沒想過要去爭搶,只希望能在兄長們的爭斗中保全自己。 后來安王拔得頭籌,戰勝宣王登基為帝,他便立刻遞了折子,主動請求離開京城,前往封地。 又過了二十年,先帝那一代人陷入同樣的奪嫡之爭中,他這個皇叔為了避嫌,數月未曾踏出王府一步,沒有接觸任何朝廷中人,更沒接觸任何兵馬,直至京城塵埃落定,他才重開王府,并給京城的新帝送去了請安的折子。 他一生沒有大志向,只求做個庸人,守著自己的妻兒平安順遂地過完這人生短短幾十年。 可就是這么簡單的愿望,還是沒能達成…… “陛下應該記得吧?臣如今已經年近六旬了,膝下卻只有一兒一孫……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二十年前的一場意外。我的兩兒兩女,和一個已經有了身孕的兒媳,都死在了一場大火中?!?/br> “著火那天,我攜妻兒一同去位于城郊的溫泉山莊避寒,結果當天夜里,我那已經出嫁的長女忽然早產,且有難產之勢,情況危急?!?/br> “我和王妃心急如焚,帶上府里的大夫匆忙趕回城中,沒有驚動已經在莊子里歇下的孩子們,想著等他們長姐平安了,就回來繼續陪他們在這里住一段時間,等開春了再回去?!?/br> “可就在我們離開之后,莊子卻失火了……等我們又匆匆趕回時,山上已是一片火?!f子里的人出不來,外面的人進不去” “我幾次想沖上山把我的孩子們救出來,可是不行啊,火太大了……火太大了!” 山火滔天,別說是沖進去,只是靠近都會被那熱浪灼回來。 他的衣裳被燒焦了,下人怕他出事,死死地拽著他不讓他再往里沖。 下人們徒勞的從附近的河里打水來滅火,不過是杯水車薪,半點用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