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4
喊“萬歲”,程瑜瑾也放下碗,端端正正行萬福:“參見陛下?!?/br> 皇帝瞧見程瑜瑾已經圓起來的肚子,擺手道:“你有孕在身,先起吧?!?/br> “是。謝陛下?!?/br> 皇帝坐在龍塌上,打量著下方。先前還不覺得,今日經楊太后一提醒,皇帝才發現程瑜瑾的肚子相比于同月份的孕婦,確實過大了。 程瑜瑾慢慢站直了,低著頭,恭敬說道:“今日多謝陛下為兒臣主持公道?!?/br> 程瑜瑾謝的是什么,皇帝和她心里都亮如明鏡。 皇帝的御醫醫術毋庸置疑,趙太醫都能診出來是雙胎,年紀大、經驗豐富的胡太醫怎么不能?胡太醫當眾說并沒有發覺,只不過是得了皇帝的授意罷了。 胡太醫只說沒發現,并沒有說不是。畢竟醫術之事,誰能擔保百分之百?等日后程瑜瑾生下雙胞胎,胡太醫和皇帝也能順勢改口,不至于落了御醫的面子。 今日之事確實事發有因,也不能全賴楊太后。但是楊太后和皇帝毫無血緣關系,程瑜瑾懷著的卻是皇帝的親孫子?;实巯蛑l,還用想嗎? 然而皇帝公然偏袒程瑜瑾是一說,并不代表皇帝真的不介意雙胎這個兇兆。 皇帝說:“李承璟不在,最近你辛苦了。你不必多想,從今以后只管待在東宮里養胎,每日去慈寧宮、坤寧宮請安也免了?!?/br> 皇帝的貼身御醫都親口說程瑜瑾受到了驚訝,應當安心養胎,楊太后和楊皇后怎么能聽不懂這其中的暗示。不消皇帝說,楊皇后就主動提出免了太子妃每日請安,楊太后本來就在養病,自然也一并免了。 有皇帝發話,程瑜瑾能名正言順不用出門,這當然再好不過。程瑜瑾蹲身,行禮道:“多謝陛下開恩,兒臣感激不盡?!?/br> 皇帝沒有應,過了一會,他緩慢開口道:“你先養胎吧,一切等孩子生出來再做打算。生男生女都是天定,如果是一對郡主,皆大歡喜。宮里已經好些年沒有小孩子出生了,若是能誕生一對姐妹花,委實吉利?!?/br> 程瑜瑾垂著眼,她緊繃了許久,此刻還是問了出來:“陛下,如果是一對男孩呢?” 皇帝停了片刻,徐徐道:“是對男孩,出生后,便溺斃身體弱的那一個。李承璟,只會有一個嫡長子?!?/br> 程瑜瑾聽懂了,皇帝今日授意御醫說她胎相正常,一來是為了應付太后皇后,二來,也是給日后鋪路。如果是對姑娘,胡太醫就改口說每個人脈象不一樣,當初不敢確定是雙胞胎;如果是對兒子,留一殺一,公告天下的時候,也只會是皇太子喜得長子。 太子妃只生下一個孩子,雙胎從來都是沒影的事。 皇帝的態度十分明白,程瑜瑾身子輕微地晃了晃,不等宮女反應就自己穩住,平靜地給皇帝行禮告退:“兒臣明白了。兒臣告退,皇上萬歲萬萬歲?!?/br> 第130章 歸來 有了皇帝親口發話, 程瑜瑾接下來的日子閉門不出,整日待在慈慶宮里養胎。連翹進來給程瑜瑾送點心,見程瑜瑾又坐在窗戶前描字, 忍不住嘆息。 她將點心放在桌案上, 輕聲說:“太子妃,您看了一整天了,歇歇神吧?!?/br> 程瑜瑾頭也不抬,只是點點頭, 看樣子并沒有聽到心里去。連翹嘆息,道:“太子殿下不知道何時回來。就是因為太子不在,這些人才敢這樣猖狂。若是殿下在宮里, 太子妃何至于整日待在慈慶宮, 寸步不出?” 程瑜瑾放下筆,說:“這不是挺好的么, 清清靜靜過日子,錦衣玉食,生活無憂, 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還不需要花精力應付其他人。我小的時候,最想過這種日子了?!?/br> 連翹當然明白懷孕期間,像程瑜瑾這樣清凈度日才是最好的, 然而總有些意難平:“但是太子妃好幾天連大門都沒有出去過, 一個人悶在宮里,都沒人和太子妃說說話,也太辛苦了?!?/br> 程瑜瑾聽到失笑, 抬起頭看了連翹一眼:“你不是人?” 連翹嘟嘴:“太子妃,您明知道奴婢不是這個意思?!?/br> 程瑜瑾卻只是笑笑, 繼續低頭翻帖子,并沒有搭話。過了一會,她說:“我又不覺得悶,這樣挺好的?!?/br> 連翹還是噘著嘴,低聲喃喃道:“要是太子殿下早點回來就好了?!?/br> 連翹說完后就知道自己這話不妥,妄議主子是丫鬟大忌。但是連翹偷偷去看程瑜瑾的臉色,發現太子妃并沒有呵斥她,側顏平靜,仿佛沒聽到一般。 連翹心里這就有譜了。果然,即便程瑜瑾喜靜,干什么事都獨自一人和有人陪著一起安靜,還是不一樣的。太子妃,也是期盼太子盡快回來的吧。 連翹放下碟子,悄悄退出去了。等書房里安靜下來之后,程瑜瑾看著眼前氤氳的墨跡,心里輕輕呼氣。 李承璟七月請命出發,現在,已經八月底了。不知道水災和瘟疫的事,處理的怎么樣了。 過了兩天,臨近黎明時下了一場雨,清早起來的時候,紫禁城里到處都是濕漉漉的。石板路被沖刷的干干凈凈,樹葉仿佛也更蒼翠了。 楊太后生病,纏綿了一個月還沒好,今日請尼姑進來做法。這等事情程瑜瑾向來是懶得關心的,何況她“奉命養胎”,有了皇帝親口特赦,連請安都免了,這些亂七八糟的場面更不必出席。但是今日法事結束后,宮里竟然流傳出一個消息,說太后之所以久病不愈,全是因為屬相相沖,被金相之人克制。 用師太的原話說:“金,銳也,雖然富貴,但是有兇煞尖銳之嫌。而且金行勢太沖,會妨礙到其他屬性,此消彼長,一家獨大,反而對整體不利。尤其金克木,木受到的沖擊最深。而木又主長壽,所以,會對家里老人不宜?!?/br> 最后師太算來算去,指出太子妃所懷之人,因為一出生便投胎在帝王家,而且還是太子嫡長血脈,福氣深厚,天生帶著旺盛的金屬性。而楊太后歷經兩朝,卻靠的是綿長后蘊之福,受土、木所溫養。金之相太旺盛了,就會克制到楊太后,才致使楊太后遲遲聚不起精氣,久病不起。 至于如何破解,自然是讓金旺之人和楊太后移居兩地,避開沖撞之勢,自然而然楊太后的病就好了。 楊太后這套說法沖著誰來,顯而易見。竇希音在程瑜瑾的針對下被禁足,成了京城的笑柄,而李承璟跑去江南,當眾拆楊首輔的臺。這口氣楊太后能忍下,她便不是多年來橫行無忌、不可一世的楊太后了。 程瑜瑾聽到所謂“兇煞”,所謂“不祥”的時候,氣得雙手冰涼。又是不祥,楊太后當年這樣迫害李承璟,如今,竟然還要用同樣的污名害她的孩子? 楊太后輩分高、身份尊貴,當然不可能主動移位,那顯然只能讓程瑜瑾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