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9
一輩子,可王府又不會養著閑人,要是歲數太大干不了活,哪怕錢玉嫃愿意花錢養著她們,還住在王府也不合適……一旦歲數大了問題有不少,看著別人兒孫滿堂自己孤苦伶仃沒準還會后悔。 作為丫鬟你一輩子全貼在主子身上,主子卻沒多少心思可分給你,只怕你需要關懷了,她忙著其他事,顧不上你,想想也挺難受的。 其他那些小丫鬟錢玉嫃不太過問,想嫁人的她自己會想法子出府。白梅跟青竹不一樣,跟她太多年,不說情同姐妹,這兩個她是往心里去的,想著自己若是不提,她倆恐怕永遠也不會提就這么一年一年干下去,錢玉嫃才抽個時候提起來。 “你倆別在沖動之下做決定,夜里躺下沒睡著的時候多想想,嫁或者不嫁都琢磨清楚?!?/br> “聽我說,不是你們哪兒做得不好,正是因為你們這些年做得很好我才給你們自己選擇。不用著急來給我回話,多想想?!?/br> 兩人私下商量過,她倆很猶豫很糾結。 既不愿意離開世子妃,又擔心老無所依。 萬嬤嬤知道這事,看她倆愁成這樣給點撥了幾句:“你們是陪嫁丫鬟,哪有放出去的道理?嫁也是嫁府上的人?!?/br> 做丫鬟的有兩種出路,或者想法子為自己贖身,或者一輩子在府上伺候。 一輩子在府上伺候的也分兩種。 有終身不嫁的老嬤嬤,也有得臉丫鬟嫁給府上管事,往后添了兒女還能伺候小少爺小小姐。 要是在小門小戶伺候的,想法子脫了奴籍才是上選,主家才不過馬馬虎虎奴才能有什么好日子過? 擱王府則不同,雖說嫁個奴才生出來的兒女也都是奴才,在王府里做得臉奴才卻比很多人家的小姐日子還要好過。有小丫鬟伺候不說,還有人上趕著阿諛奉承。除此之外,主子三不五時發下的賞賜就不是普通人敢肖想的,逢年過節總有金瓜子銀花生拿,還有以前打的花樣有些過時的首飾,吃那口就不說了。 萬嬤嬤的意思是,最好是點個頭,至嫁給誰由世子妃做主,結果不會差的。 都說女嫁郎跟男入行似的,就怕選錯。 自己嫁風險很大,由世子妃做主那就一點兒不用擔心,對方也是府上的管事,敢虧待世子妃的陪嫁丫鬟?他哪怕根子不好,也得裝出個人樣來。 白梅跟青竹不是錢府的家生子,是趕上災年讓家里賣了,兩人歲數相仿,差不多一個時候進的錢家,進來學了幾天規矩就被派去錢玉嫃跟前,最早是陪她玩的。 也是因為小時候太苦,后來跟著姑娘就跟進了福窩窩似的,在錢家過得已經很好,別提陪嫁出來之后……她倆是知道感恩的人,才想著要一輩子守在姑娘跟前,現在伺候姑娘,以后伺候小少爺小小姐。 本來以為嫁了人就不能在姑娘跟前,聽萬嬤嬤的意思是,嫁了人以后她倆會從貼身丫鬟轉成女管事,還是在府里做事,以后有了兒女還能求個恩典讓自家兒女去伺候小主子。 雖然說不能時時刻刻都在姑娘跟前,能在府上待著天天能見著人就很好了。 白梅跟青竹懸著的心才落到實處,她倆回頭就給錢玉嫃回了話,說愿意嫁,一切任憑姑娘安排。 錢玉嫃對王府里的大小管事還不是特別了解,為這兩個丫鬟,她抽空問起掌事的兩位側妃。認識兩年互相也知道對方是什么人,側妃看出錢玉嫃不是會主動搞事情的,你不惹她兩頭就能相安無事。再將關系拉近一些以后還能多一分保障。 都想到這兒了,這點小忙她們還能不愿意幫?到底是在府上生活了三十年的人,隨便就點出幾個還不錯的人選,都是前院的年請管事,還有為王爺管理別莊和鋪面的。 錢玉嫃將名字記下來,又仔細了解了一下幾個管事的出身來歷背景情況,還親眼看過,這才選出兩個人來。 她看好了,把這事告訴謝士洲,讓謝士洲去問的那頭。 府上人人都知道世子妃是什么分量,讓他們娶世子妃的陪嫁丫鬟,誰不愿意?事情就說定下來,錢玉嫃負責給她倆cao辦的,是奴才嫁人談不上什么排場,她找人擇的吉日,給白梅青竹各添了一套銀首飾,還做了兩身紅嫁衣。 用得最順的兩個丫鬟要嫁出去了,錢玉嫃同萬嬤嬤商量,讓萬嬤嬤負責提拔兩個上來。 這些天白梅青竹一邊盡心盡力帶新人,告訴她們世子妃的習慣和喜好,一邊暢想未來。萬嬤嬤說讓她們做管事比做丫鬟強得多,丫鬟是跑腿伺候人的,管事是聽主子吩咐安排丫鬟做事情的,當管事責任是大些,做的事少,很多時候只不過動動嘴皮子吩咐長個眼睛盯著。 “讓世子妃這樣費心為你們安排,你兩個都是好命的,往后好好干,嫁了人還是要以主子為重,私心可以有,別太大了?!?/br> 萬嬤嬤見過太多人,有些當丫鬟的時候盡心盡力,嫁了人就跟男人一起將主子的東西往自家摟。這種奴才下場多半不會好,主人家又不是傻子,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是看在過往的情分上,情分這東西要積累不易,敗活起來確很簡單,只要觸及底線,被清算是一定的。 萬嬤嬤說那么多就是指望這兩個丫鬟能清醒些,當年鬧災沒餓死被賣去錢府做丫鬟誤打誤撞跟了世子妃,這命也算好,不走歪日子好過。 雖說已經準備起來,也不是三五幾天就嫁出去,錢玉嫃請人擇的兩個日子,一個在秋冬那會兒,一個要到明年。 青竹先嫁,白梅還要在跟前伺候一年。 半年一年的說短也不短,過起來又會很快,白梅青竹兩個最近越發盡心了,用她倆的話說,以后就要換活計,要珍惜還在主子跟前伺候的日子,有一天就干好一天。 正好錢玉嫃要寫封信回去讓爹娘不必擔心,唐瑤的事對她沒什么影響。她順便在信上提起白梅和青竹到歲數了,再不嫁人要成老姑娘,她做主給兩個丫鬟放了人,對方是王府管事。 喬氏看完念叨好幾回,說這閨女心太好,事事為別人打算,用得順手的丫鬟說放就放了。陪嫁丫鬟不許人的大把的有,人呢,沒嫁的時候更純粹一些,有了小家容易生出私心來。 喬氏只盼那兩個都是好的,往后的作為能對得起嫃嫃為她倆盤算這些。 萬嬤嬤和喬氏想得多,錢玉嫃其實沒想那么多。 在她看來人要是好嫁不嫁人都好,要說沒兒女就沒私心也不絕對,若是到了歲數她心里不踏實哪怕沒生也能認個干兒子。干兒子給她養老,她給干兒子謀好處。 用攔著不讓人嫁來預防她生出私心過了一點,很多事還是順其自然。 錢玉嫃給兩個丫鬟打算好,又接著教她女兒明姝,明姝開口并不算早,后來的進展卻稱得上神速,才一歲零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