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子積德。 咋的?不幫她求情就是不積德??? 這番話,每一句讓錢玉嫃聽來都很刺耳,想到這人是貼身伺候王妃的丫鬟,會說成這樣不奇怪,在錢玉嫃的認知里王妃以及王妃身邊那些人都挺不會說話的。 “王太醫說了,我懷著身孕不合適cao心,這些話你要么同王爺說要么同世子說吧?!?/br> 那丫鬟作勢要磕響頭,讓世子妃發發善心,萬嬤嬤實在看不下去了,喊了兩個婆子來拖著她就走,還吩咐在院里伺候的,再有這種人來直接攔下,驚擾了世子妃誰也承擔不起。 她這么鬧了一場府中其他人能不知情? 闔府上下最不愿意王妃回來的還不是錢玉嫃,而是兩位側妃。好不容易王妃進廟了,她倆掌了后院,世子妃又是個不貪權并且好相處的,最近幾個月日子賽過神仙,這時候她鬧著要回來,真讓她回來了王府還能清靜? 府上都知道王爺已經厭了王妃,沒廢她都已經給了情面,可側妃賭不起,她們不想看到任何的意外,都怕王妃回來之后又翻了身。 這么一想,兩位側妃坐不住了,跟著就到王爺那頭去吹了風。 不提別的,只是說貼身伺候王妃那丫鬟今兒個上世子妃跟前鬧了,問王爺是不是也讓太醫來看看,王妃生著病,丫鬟天天在那頭伺候,別給世子妃過了病氣。 側妃說得不重,架不住王爺想得深。 他也知道懷著孩子是不能隨便得病的,有點不舒服往往要硬扛,很多藥孕婦都不能沾,沾了或者孩子保不住,或者容易生殘廢生傻子。 這胎如此重要,他當爹的怎么能看兒媳婦冒風險? 燕王回頭就下了令,讓那頭把人看住,別隨便放她出來。至于說王妃的病,就交給太醫了,該扎針扎針,該吃藥吃藥。 這事,京里那些消息靈通的知道,魏國公府也知道,國公夫人聽說以后就下令封口不準往云陽郡主耳中傳。她是為郡主好,怕郡主聽說以后又鬧,然后禍及自身,可那么大個國公府,并不是上下全都一條心,總有人是盼她倒霉的…… 不知道誰往郡主房里塞了條子,捅穿了這事。 云陽郡主聽說她娘病了,病了都有好多天也不見好,都像這樣她爹還不讓去接人。一直以來郡主都很堅持,認為她娘是被錢玉嫃設計陷害的,又聽說人不好了,哪怕之前得了教訓,哪怕人人都讓她忍耐,她忍不了。 這回她沒敢闖到錢玉嫃跟前去鬧,她跑回王府來見她爹,之前大吵大鬧效果都不好,這次只得換種辦法,云陽郡主對著燕王一陣哭訴,回憶當初如何如何,說她娘可憐,她娘委屈。 “您不能把什么罪名都往我娘身上推。下藥的事不是我娘做的,您怪她沒管好后院可以,可這罰得是不是太重了些?她在廟里待了好幾個月,總該回府來了?!?/br> 云陽郡主說的很動情,燕王聽完卻沒任何波動:“那會兒沒查出鐵證,你就覺得王妃受委屈了,是有人要害她,你覺得是錢氏,可你不想想錢氏才上京城多久,她就帶了那幾個人,有什么本事做得這樣周全?因為你不服氣,非說王妃是無辜的,本王后來又往源頭上查了查,總算掌握了一點證據?!?/br> 云陽郡主不是想象不到她娘害人這種事,她不能承認,不可能承認,認下對她百害而無一利。 可現在,燕王說了這樣的話,郡主臉色變了。 她沉默下來,燕王又道:“這是我最后一次這么好耐心同你解釋說明,你再要鬧,本王也可以找個人去揭發王妃,重審當初的毒湯案,王妃若不愿意在廟里待,也可以換個去處?!?/br> 來的時候,云陽郡主想著無論如何都要讓她娘回到王府,回來就有希望。 現在她不敢了。 她敢折騰本就是仗著當初沒查到證據,得知他爹后來又找人去深入調查過,并且拿到她娘的罪證,云陽郡主總算是怕了。 她寧可失去娘家支持,也不能使自己背上這樣的污名。 其實現在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的認為毒湯案是燕王妃做的,可這是猜測,只是猜測對郡主影響還不太大,一旦坐實,她娘興許就當不了燕王妃了,她也會受到很多牽連。 云陽郡主來時陣仗不小,走的時候用灰溜溜來形容也不為過。 她不敢鬧了,她回到魏國公府就撞見守在前院等著的國公夫人。 國公夫人聽說人又跑回娘家去,誰也攔她不住,都氣瘋了。這次云陽郡主沒敢大小聲,解釋說只是回去問了一下她娘在廟里的情況,沒跟娘家人吵起來。 國公夫人還不相信,一臉懷疑看她。 云陽郡主難得那么乖順,說:“不騙您,是真的,我真的只是問了一下我娘的情況。聽說她病了很久,我擔心她?!?/br> 第61章 風寒是小病, 身體好一些的哪怕不請大夫不喝藥熬幾天也能自愈,像王妃這種一拖十多天, 眼看要好了又突然惡化,太醫能不明白是咋回事? 常言道事不過三, 她病情反復三回以后, 羅太醫忍不了了, 找上燕王。 他問王爺知不知道做大夫的最怕遇到哪種病人? 燕王聽出他話里有話, 順著問他哪種。 羅太醫說別人不一定,他最怕不愛惜自己不著急好的病人, 遇上這種人,他只想說大夫都是很忙的, 不看診也得研讀醫書參詳古方,還要配藥制藥,沒那么多空閑功夫給她白糟蹋。 “本王聽出來了,你是說王妃吧?” 羅太醫彎腰拱手求王爺另請高明:“區區一個風寒在小臣手里反復了三回,眼瞧著快好,歇一夜又惡化下去。估摸是小臣同王妃八字犯沖, 這病, 小臣治不好啊?!?/br> 燕王準了他,但沒有換人去的意思,讓他看來既然你想得病就不用救, 你不想活便別活了。 本來只是小小一場風寒, 王妃幾番折騰把自己搞嚴重了, 太醫卻不再來, 她意識到算計被人拆穿,心里總算怕了。王妃一度燒到人事不知,丫鬟還想去搬救兵卻沒人信,還是廟里人心好,他們之中有個識草藥的,參照羅太醫開的方子給王妃煎了碗藥,才救她一命。 命是保住了,從那之后人總是病懨懨的,時不時還咳嗽兩聲。 王妃以前過的是富貴生活,沒吃過苦也沒遭過罪,她身體不差的,就是這場病總不好,拖垮了她。上了九月天一日較一日冷,若是在王府,她有用不完的銀霜炭,廟里沒有,不光沒炭還得日日誦經念佛,這個冬對她來說太難熬了。 有個說法叫難兄難弟,擱在王妃和五皇子妃身上就成了難姑難侄。 那場秋雨沒讓秦嫣染上毛病,后來京中大降溫,她兒子珩哥兒把自己鬧病了。 這時候皇上已經給他們看好去處